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的路径研究论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的路径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2-01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的路径研究

  2016年,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下发《关于印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通知》,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是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是在青少年群体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客观要求。[1]依托成熟的教育平台和丰富的教育资源,通过系统的教育与引导,有针对性地提升大学生的法治素养,是高校教育活动中的重要职能。我国目前主要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来进行高校法治教育,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

  1 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必要性

  1.1 依法治国方略特别强调公民的法治素养提升

  依法治国一直是我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依法治国、依宪治国,更是提到稳国体、保改革的关键性地位,为了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党的各级组织和各级政府机构,都把完善法治建设、推进法治化进程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国家司法体制改革也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法律在处理国家事务中具有全局性、根本性、规范性和长期性,是一个需要社会全员参与广泛实施的常态化过程,不仅需要法规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健全,而且更为基础性和紧迫性的是要求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具备相当的法治素养。

  依法治国方略也给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标准。作为教育机构职能中社会人养成的最后一个环节,高校是法治教育的重要平台,通过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使大学生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掌握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法治素养,为其今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这在依法治国的系统性工程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法治中国中最具有文化素质和道德标准的当代大学生,理所应当在这一重要历史时期,通过自身的法治素养提升,为法治事业贡献力,自身的法治素养必须走了全社会的前列,为整个社会树起标杆,做出样子。

  1.2 大学生法治素养还存在诸多问题

  随着依法治国执政理念的深入人心,社会对人的法治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具体,特别是随着法治建设领域的不断改革与扩展,法律对于社会活动的规范、指导、评价作用不断深化,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娱乐等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法律的保护和约束,可以说,法律已经贯穿到一个人从生到死的方方面面,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道德,拿得出、用得上的工具。但就是在这种法治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却越来越引起社会的不满与反思,尤其是近年来,几起特别重大的大学生故意杀人、伤害案件,更让人唏嘘。这些案件的背后,无不透露出大学法治教育的无助与无奈。另外,针对大学生的侵权伤害行为时有发生,譬如大学生落入电信诈骗陷阱,财产严重受损,甚至导致自杀;还有的大学生缺乏基本的是非判断能力,陷入校园高利贷的泥潭,个别学生为了获得少量的贷款而被别有用心的不法份子利用,出现“裸贷”、“肉偿”等严重损害个人权益的行为。一部分大学生自身防范意识不强,对不法侵害缺乏必要的预防,侵害发生时又缺少有效的应对,导致大学生被不法分子伤害,失踪、遇害案件屡有发生。大学生作为受害方,往往处于弱势,加上自身维权意识不强,对救济权力和救济渠道不掌握,难以及时制止伤害发生,事后又难以主动维权,使弱者变得更弱,本该及时终止的侵害行为被加剧,最终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这些问题的出现,虽然都是个体行为,具有一定的偶发性,但发生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就必然要引起全社会对大学生法治素养甚至是个人素质的担忧,进而引发对当前大学教育效果甚至机制的质疑。对于一个群体来说,特别是正在接受集中教育的大学生群体来说,通过积极的引导,系统的教育,正面的示范,真正使其法治素养得到提高,就一定能够强化其内心对法律的敬畏,也能养成依托法律工具解决矛盾冲突,维护自身权益的思维意识。

  2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具体担负法治教育任务

  2005年中宣部?C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要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法制观明确成为评价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该文件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既加强法治教育是手段,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增强遵纪守法观念是目的。这个目的,一直与党和国家的方针要求同频共振,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构和相关课程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工作依据和动力源泉。按照该意见的总体部署,四年制本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4门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同时,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另外,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是各高校对大学生开展法治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平台。除了法律专业及其他与专业配套的法治课程外,普通高等学校基本没有开设专门的法治教育课程。   2016年,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下发《关于印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通知》,明确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系统规划和科学安排法治教育的目标定位、原则要求和实施路径。该通知为高等教育阶段的法律教育设定的目标是:进一步深化对法治理念、法治原则、重要法律概念的认识与理解,基本掌握公民常用法律知识,基本具备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牢固树立法治观念,认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想和信念。[3]从《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总体要求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具体方案来看,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已经变得更加重要和紧迫。为了实现国家政策要求的末端落实,作为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的主要平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法治教育必须要有更高的站位,并且能够在较短的时期内,取得明显的效果,使之与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相呼应。

  3 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的路径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深化法治教育,必须落2005年中宣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教学要求,合理利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同时还要创新和发展教育力量和教育机制。

  一是拓展教材内容。充分利用好2005年中宣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政策性导向、强制性要求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必修课程的重要地位,在教材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上下大力气,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突出对法律知识体系的构建,在理论上突出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和作用,在教学内容(知识点选择)注重实体法与程序法相结合,在学科定位上实现法律信仰与法律技能同步提升。

  二是??新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既要体现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共性,又要突出法律知识的专业个性,既要在讲深讲透法理知识上打牢基础,又要在法律知识的实践与运用上求突破,在教学技巧上要克服单一灌输的陈旧方法,充分用足用活各种教学手段,努力实现师生互动,学生主动参与,同时,还要从法律教育的专业特性出发,向学生传授灵活机动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习活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实现课堂教育与自我教育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三是发掘教学资源。在现有的制度机制和教学内容手段的基础上,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以更加灵活多样的形式,更加宽广深遂的视野,将思想政治课程内的教学资源进行必要的清理整合,对校内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深入的数量发掘和功能开采,通过校园文化、硬件设施等,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另外,还要注重对社会教学资料的拓展与延伸,使各类教学资源都能够有针对性地服务于大学生法治教育。

  四是提升教师素质。在思想政治课程中讲授法律知识的教师,绝大部分都只有思政教育的相关专业知识,本身的法理水平和法治素养也尚未达到专业化水平,教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为制约大学生法治教育发展的瓶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总体要求和发展思路不变的前提下,要突显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就必须探索如何在现有思政教师中提升法律专业教学水平,探索优秀法律教学人才的引进与保留机制,岗位素质的巩固与提升机制,以及内部激励与牵扯引机制,通过岗位锻炼与人才引进的同步展开,提升广大思想政治课程教师的法律专业教学水平,既满足法治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现实需求,又能反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

  五是营造良好氛围。文化熏陶是学生法治素养提升必不可少的环境因素,良好的法治教育氛围,光凭学校的一己之力,还远远不够,需要从政府、社会、家庭三个方面共同发力,形成“三位一体”的辅助力量,结合自身的优势特点,共同为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贡献力量。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的路径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理论课 思想政治 素养 法治 路径 理论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