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通识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究论文

通识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2-01

通识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究

  【Abstract】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as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national strategic development and the core target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has become the focus of educational circle.As the center of general education,cultivating the talents of free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knowledge,ability as well as personality,complied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We explore strategies of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concept of general education,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and teaching staff of general education.

  【Key words】General education;Innovative talents;Curriculum provision

  1995年,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决定国家的生存发展,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可见,创新型人才乃社会之所趋,国家之所需。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高校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1 对通识教育的理解

  随着专业教育对人才培养带来的诸多弊端,教育界越来越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但受不同价值?^的引导,很多人片面地认为,通识教育就是尽可能全面地把各领域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掌握的知识面越广,通识教育的实效性就越大。

  事实上,通识教育起源于自由教育,但与通识教育又有着本质的区别。自由教育注重人身心的全面发展,把追求知识作为载体,通过学习知识,获得心灵的自由和发展,自由教育倡导教育内容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反对职业教育或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观,也是一种教育理念。它是一种非专业性的、广泛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教育。[2]

  从知识层面上讲,它旨在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知识体系,但并不与专业教育对立,而是将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在学有专长的基础上,综合地了解世界、了解人类历史和科技发展。从能力和素质方面讲,通识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创新能力和灵活处理事务的能力,并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为他们成为身心健康、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理想人才打下基础。

  2 对创新型人才的理解

  关于创新型人才,学术界和社会各界都有不同的理解。如吴贻春指出,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较强创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在创造活动或过程中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成果,也可以是新技术、新产品。[3]

  教育界认为,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和灵活的思维方式,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才。科学家认为,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型思维,能够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新的理论、新的知识,或发明新的成果。

  综合不同学者和各界专家的观点,发现创新型人才具有一下几方面特征:a)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知识是创新的支撑和源泉,没有知识,创新就会变成无本之源。从知识结构讲,创新型人才应该在具有一定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广泛摄取其他学科或跨学科领域的知识,并将专业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形成动态的、专博兼具的知识结构体系。b)创造性思维。创新就是要突破定势思维,扩展思维空间,运用开放式、聚合式、立体式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c)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对新知识的渴求,对真理的探索,是创新型人才发明、创造的源泉和动力。不满足现有认识,不断追求新知识,敢于打破常规,探索新的规律和方法,是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创新精神。d)创造性的人格。人作为主体,既有社会性,又有个体性。而人格作为人个体性的重要特征,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体能否成为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创造性的人格是指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活而不失严谨的思维方式、强烈的好奇心、较强的责任心、出众的意志品质。[4]

  3 通识教育与创新型人才的关系

  第一,通识教育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广泛,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且各领域知识并非单独分开,而是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加之通识教育虽然重视非专业教育,但并不反对专业教育,而是将两者有机结合。这有利于学生构建专博兼具的知识结构,为创新型人才提供强有力的知识基础。第二,创新型人才除了要有为创新提供基础的丰富知识外,还要有为创新提供支撑的实践能力和坚韧的意志力。而通识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将学生培养成能够独立解决问题,有思想、有道德、有责任担当的现代新人。它注重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和毅力的培养,使他们有良好的道德风尚,有为社会付出的奉献精神的同时,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以顽强的毅力应对困难,以创新的思维解决困难。由此看来,通识教育对创新型人才综合能力和良好品格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通识教育强调,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获取知识,更多的是想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和个性发展,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供创业实践机会和场所,举办人文学科类讲座和自然科学类讲座等,成为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主要方式。这为创新型人才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和轻松的创新氛围。   4 加强通识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

  4.1 转变传统教育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通识教育观

  受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的教育越来越倾向于专业化,高校更是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地对专业作出调整,专业之间也是独立的,没有提多关联,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多为只具备单一方面知识的专业型人才。这种类型人才也许能在短时间内解决我国不同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但从长远眼光看,培养具有专博兼具的知识结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良好的道德素养、强烈责任心的创新型人才,才是国家实施人才战略的长久之计。以人为本的通识教育观,就是发挥教育的本体功能,通过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从而为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的人才基础和创造氛围。

  4.2 调整通识教育课程内容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课程设置,根据通识教育的理念,通识教育课程应该为学生提供非专业性的,重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课程。纵观各高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发现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所占学时比例并不低,在30%左右,但课程门类过于单一,多为政治类和部分基础学科类,如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想道德修养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其中,政治类课程占整个通识教育课程的80%左右,人文、社科、自然学科类的课程匮乏,且课程的应用型较强,基础性较弱。这显然与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目标是不符的。在此,可将通识教育课程分为基础必修、核心课程和创新选修三大类课程,其中基础必修是指学校分别在人文、社会和自然学科三大类学科中选取部分经修改、适合全校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作为每位学生都必须修习的通识教育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基础。核心课程是指打破学科壁垒,开设若干门跨学科课程,通过跨学科课程的设置,有效地将不同专业的知识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突破思维僵局,激发创造力。创新选修课程是指开设一系列创新理论,创业技能级创新创业实践类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机会。

  4.3 建设一批实力雄厚的通识教育型师资队伍

  现在高校教师多都在专业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其知识结构相对较为单一,加上高校整体重科研轻教学的大环境,很多教师将自己的精力都放在某一?R档姆⒄股希?导致通识教育型教师短缺。对此,高校要转变观念,重视通识教育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从各学院挑选出教学方法独特、业务水平高、综合实力强的教师,组建一支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并从教育理念、知识结构、教育方式等方面对这些教师进行专门培训,使其能适应通识教育的发展要求。也可以为这些教师提供出国进修的机会,通过学习、借鉴国外关于通识教育的先进理念和工作模式,来完善我国在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通识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创新型 人才培养 人才 教育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