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经全麻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论文

经全麻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2-07

经全麻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

  4月需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49例,给予经全麻下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护理。结果:本组49例患儿手术均成功,术后仅3例见室上性心动过速,治愈率??93.9%。结论:经全麻下射频消融治疗一般用于反复发作、药物治疗效果差或不能耐受长期用药的心动过速的患儿。术前做好各项准备及访视工作,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成功的可靠保证。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2.0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2-0080-02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上小儿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它往往因患儿反复的心室率快,药物治疗无效,而导致患儿出现心衰、心脏扩大等一系列临床表现[1]。心脏射频消融术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治疗方式,其主要是指经动脉或静脉血管将电极导管送入心脏内部,通过释放射频电流的方式促使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发生脱水、变性、坏死现象,律性及传导性均发生改变,从而达到阻断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的效果[2]。将经全麻下应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9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进行研究。其中:男32例,女17例;年龄11个月~12岁,平均(6.3±0.5)岁。

  1.2 方法

  患儿平卧于DSA床,协助麻醉医师行全麻术后,给予插入胃管和尿管,并行双侧锁骨下区及双侧腹股沟区常规消毒铺巾,以Seldinger术穿刺锁骨下静脉、股静脉或股动脉,留置鞘管,静脉注射肝素抗凝,沿鞘管分别送入冠状窦十极、右室二级标测电极,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后确定引起心动过速的异常结构靶点,在CARTO3三维标测下,沿管鞘置入射频消融导管,释放高频电流,通过热效能促使局部组织内水分蒸发,进而达到部分组织干燥坏死,从而实现治疗效果。术后对患儿体表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等进行严密监测,消融后30 min。检查手术是否成功。若反复重复术前诱发条件均无法诱发心动过速,则判定手术成功,结束手术,即可拔除电极导管,压迫止血。必要时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麻醉苏醒后护送至ICU。

  1.3 护理

  1.3.1 术前护理 (1)加强心理护理:孩子作为家庭的重要成员,一旦出现异常现象,家长极易产生焦虑情绪,且该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故而极易导致患儿家属情绪烦躁、紧张,迫切希望通过手术解除病痛,然而又担心手术效果,害怕手术失败。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对患儿家属心理护理干预的重视,了解患儿家属的性格特点,并根据具体情况为其开展有效的健康宣教,耐心地向患儿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例如发病原因、手术方法、手术效果、注意事项、治疗成功的案例等,以消除患儿家属的紧张感,提高其治疗信心。导管室护士及麻醉医师于术前1 d至病房访视患儿,及时了解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状况及需求,做好再次宣教及心理疏导工作。(2)术前准备:术前护理人员应协助患儿进行凝血检测、血常规检查等,并且需严密观察患儿血压、心率等情况,并进行记录;另外需做好皮肤护理,必要时给予备皮;详细询问患儿家属患儿有无药物过敏史;术前禁食6~8 h;患儿进入导管室前最好排空大小便;年龄较小患儿由1名家属陪同进入导管室等候区,以减少患儿紧张恐惧心理。(3)导管室的准备:术前常规检查各种监护仪、除颤仪、电生理记录仪、射频消融仪、麻醉机、吸引器、临时起搏器等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协助麻醉医师准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如阿托品、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以便迅速准确地配合抢救。室温及体温的护理:患儿进入手术室前半小时开暖气,控制室温25 ℃左右,湿度50%~60%,并注意非手术区的保暖[3]。

  1.3.2 术中配合 协助患儿平卧于DSA床上,做好甲状腺及生殖系统的射线防护,贴好心电监护电极,连接好CARTO3三维标测仪、心电生理记录仪、射频消融仪。协助麻醉医师摆好插管体位,行全身麻醉,必要时插入胃管及尿管,当护理操作中需要搬动患儿时,切忌头部过度摆动,防止导管脱出。麻醉后建立静脉通路,根据患儿的年龄、静脉分布特点选择合适的静脉留置针穿刺,并妥善固定针头,以防手术后麻醉未完全清醒时患儿烦躁不安而造成针头脱落。协助医生进行消毒、动静脉穿刺置管、心内电生理检查、标测定位及射频消融。术中密切观察心电图的变化,患儿的心率、心律、血压、尿量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严重心律失常、心包填塞等严重并发症,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如注射抗心律失常药物,或进行电除颤,安装心脏起搏器、心包穿刺、扩容、升压等。

  1.3.3 术后护理 (1)手术完毕,麻醉终止,手术医生予拔除鞘管,局部压迫止血,必要时给予弹力绷带包扎。协助麻醉医师拔管,备好吸痰管,必要时给予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对麻醉未清醒的患儿,应去枕平卧,将头偏向一侧,注意保暖。手术结束后由麻醉医师及手术护士携带氧气袋及简易呼吸气囊护送回ICU,术后平卧6~8 h,保持穿刺侧肢体伸直,避免因过早活动而引起出血,对于烦躁的患儿,必要时给予水合氯醛镇静处理。(2)伤口观察:术后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儿伤口情况,若有渗血现象发生需及时更换敷料,并且给患儿加压包扎处理,同时需严密观察患儿双足背动脉波动情况,且应注意患儿皮肤温度及颜色变化,若有异常需及时处理。(3)生命征观察:术后给予患儿持续24 h心电监护,对患儿心律变化进行严密观察,若有心律失常现象发生需及时进行处理。测血压,术后每半小时1次,6次测量平稳后改为每4小时1次。(4)饮食及排尿护理:术后6 h可叮嘱家属给患儿进食,避免由于长时间进食而引发低血糖,另外,护理人员可指导患儿掌握排尿改变,可通过听流水声、热敷等方式诱导排尿,并且鼓励患儿尽量减少导尿,以减少感染概率。(5)预防感染:次日用安尔碘消毒伤口后更换止血贴,注意观察体温有无异常。(6)并发症的观察及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穿刺、插管等均属于有创操作,会对患儿的机体造成影响,且会增加栓塞、出血、心包填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故而术后护理人员必须要加以重视,严格无菌操作,尽量减少插管、穿刺等引发的不良反应现象发生;另外,若患儿有呼吸困难、运动障碍等现象发生需及时进行处理。术后嘱患儿多饮水,以稀释血液;鼓励患儿于拔管6~8 h后下床活动,防止静脉血栓形成[4]。(7)心理护理:患儿术后到ICU观察,由于无家属陪伴,产生恐惧心理,给予心理安慰,言语轻柔,通俗易懂;术后患儿往往会产生胸部不适症,需告知患儿家属其属于正常现象,减轻患儿家属的心理负担。   2 结果

  49例患儿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有1例患儿术后1周再次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有2例患儿于出院后再次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治愈率为93.9%。

  3 讨论

  经全麻下应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行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小儿室上性心动过速非常有效的方法[5]。其经导管向心腔内导入的射频电流损伤范围在1~3 mm,不会造成机体危害。射频消融术目前已经成为根治阵发性心动过速最有效的方法[6]。针对小儿年龄小,术中不能很好地配合手术,采用在全麻下应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凭借其定位记忆、实时监控及电激动图等功能揭示心律失常的?l生和维持机制,可以在非X线透视下安全监测消融导管移动情况,从而提高疗效和手术安全性,减少手术时间及X线的危害,显示出了显著的优势[7]。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减少患儿恐惧心理,避免患儿留下手术过程中不适的心理阴影,减少手术时间及X线的危害等优点[8]。但由于多数患儿及家属因缺乏麻醉及手术的相关知识而焦虑不安,在护理中笔者对患儿及家属采取积极的心理护理,加强术前宣教,完善术前准备,严密观察术中病情和给予周到全面的术后护理,以解除患儿及家属的心理负担,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本次研究结果可以证实,所有患儿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1周有1例再次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出院后有2例再次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治愈率达93.9%。

  综上所述,经全麻下射频消融治疗一般用于反复发作、药物治疗效果差或不能耐受长期用药的心动过速的患儿。术前做好各项准备及访视工作,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成功的可靠保证。

经全麻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

论文搜索
关键字:消融术 全麻 阵发性 过速 射频 小儿
最新临床医学论文
大学附属医院组织使命内涵研究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疗效探析
浅谈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进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诊治
1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分析
浅论护士分层管理结合目标管理模式在耳鼻喉
小针刀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197例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不同药物治疗临
浅析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效果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
热门临床医学论文
上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教育体会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表现及分析
全肺切除术后护理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的辨治体会
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及治疗
围麻醉期哮喘、支气管痉挛
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效果
当前乳腺癌诊治中的病理学新发展
如何作好新形势下临床医学教育工作
浅谈麻醉教学中重视麻醉安全教育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