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品管圈在精神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论文

品管圈在精神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2-11

品管圈在精神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精神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精神病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手段,试验组患者采用品管圈健康教育手段,即由精神科医护人员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健康教育”探究课题的设定,分析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的小组健康教育质量低下的原因,利用实施对策拟定的方式,探讨两组患者健康教育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健康教育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有效提高精神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提升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团队作业能力,改善临床护理质量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6.049 文?I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6-0088-03

  在临床医学中,针对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是开展患者临床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更是提升患者健康指标的关键手段,从而健康教育成为医护人员当前关注的首要难点[1]。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是采取全员参与的方式,通过对自身管理水平、工作环境的改善,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其关键在于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利用轻松、愉快氛围的营造,使圈员能够自主参与到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并在工作中获取相应的成就感、满足感[2]。针对此,以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精神病120例患者为例,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对患者健康教育知晓度进行详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精神病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60例。纳入标准:在精神科住院;年龄在16岁以上(包含16岁);意识清楚;自愿参与临床调查;住院时间超过5 d(包含5 d)。其中对照组患者男32例,女28例;年龄16~80岁,平均(47.5±0.5)岁;体重40~82 kg,平均(60.5±0.5)kg;住院时间4~18 d,平均(10.2±0.8)d;文化程度在小学~大学之间。试验组患者男30例,女30例;年龄18~82岁,平均(47.6±0.8)岁;体重41~83 kg,平均(60.7±0.7)kg;住院时间5~17 d,平均(10.5±0.9)d;文化程度在小学~专科之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手段,即利用报告或咨询的方式,对患者宣讲精神科疾病相关知识;结合照片、图画、录像等传播途径,提高患者疾病治疗依从性,同时定期对患者身体指标进行检测,缩减患者疾病痛苦,减轻患者心理负担[3]。试验组患者采用品管圈健康教育手段,其具体措施如下。

  1.2.1 成立小组 由精神科医护人员自愿组建品管圈活动小组,其中圈长(1名)为本科室组长、辅导员(1名)为本科室护士长,圈员10名。由圈长带领圈员开展各项临床护理工作与管理制度统筹分配;辅导员对各项活动的开展实施严格监督;圈员实际参与每项品管圈活动。

  1.2.2 选定主题 结合“头脑风暴法”,依据内容可行性、紧迫度与圈员能力等指标,由全体圈员采用“分值赋予法”的评定标准,将多个备选主题依据总分高低的差异,最终确定此次品管圈活动主题为“提高精神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4]。

  1.2.3 制定计划 品管圈活动共持续1年,即2015年2月-2016年2月,每2周开展1次品管圈活动。第1个月对活动主题进行选定,同时制定活动内容和相关计划;第2个月对实施活动现状与质量进行把控,采用目标设定的方式,为目标实现构建圈员努力计划[5]。第3个月对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较低的原因进行分析;第4~6个月,通过对策方案的拟定,做好实施和检讨工作;第7~11个月,对参与品管圈活动的患者实施问卷调查,分析活动效果;第12个月,依据数据调查结果,对品管圈活动不明确环节进行探讨或改进,同时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

  1.2.4 把控现状 通过健康教育知晓率调查表的制定,其中问卷调查表包含疾病症状和饮食计划、入院宣教、治疗护理与康复锻炼等8项内容,每项内容设定3个备选答案,即“能陈述”、“不全面”、“不知道”,分别制定1分、0.5分、0分三项分数;在患者住院1、5、10 d、出院当天时,开展问卷调查,根据多次调查数据结果,取其平均值;健康教育知晓率=调查分数/总分×100%。除此之外,依据圈员能力、目标设定等标准,将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提升至89%以上。

  1.2.5 要因 小组通过“鱼骨图”绘制的方式,将健康教育知晓率影响方向确定为人、资料与方法三项,详细分析后总结出20项提升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要因,结合临床研究结果,将护理人员培训、护理意识强化和健康教育资料完善、宣传方法优化等认定为患者健康教育质量改善方向[6]。

  1.2.6 对策 利用业余时间,对本科室所有医护人员实施系统化培训工作,结合由浅入深、由至难的原则,使医护人员快速了解患者个性化需求;通过主题例会的开展,以护士长为首开展管理机制强化工作,促使医护人员认识到健康教育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采用统一宣教、图文并茂的方式,针对患者疾病未知晓内容给予细致化讲解;以患者需求为核心,对健康教育时间、内容、方式进行科学融合,以期实现预定目标[7]。

  1.3 观察指标

  患者临床治疗工作结束后,本院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健康教育护理质量进行调查,其中健康教育知晓率分为完全知晓、部分知晓、不知晓三个方面,知晓率=(完全知晓+部分知晓)/总例数×100%。而健康教育护理质量包括情绪稳定、知识掌握、护理满意度、主动咨询、遵医行为等内容,结合匿名调查的方式,确定问卷100%回收。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低于试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护理质量比较

  对照组患者情绪稳定人数43例(71.67%),知识掌握人??40例(66.67%),护理满意49例(81.67%),主动咨询人数44例(73.33%),遵医行为人数50例(83.33%);而试验组患者情绪稳定人数53例(88.33%),知识掌握人数55例(91.67%),护理满意58例(96.67%),主动咨询人数56例(93.33%),遵医行为人数57例(95.00%)。试验组患者健康教育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患者在疾病就诊中,自身思想发生着显著变化,常规护理手段,虽然能够起到疾病缓解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因医护人员自身的态度与职责分布不明等原因,使得常规护理手段难以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广泛认可[8]。在本次研究试验中,为了有效分析精神科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通过对照组与试验组的设定,通过常规健康教育手段、品管圈活动小组教育两种方式,可知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66.67%,而试验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91.67%;同时在健康教育护理质量评定中,对照组患者情绪稳定人数43例(71.67%)、知识掌握人数40例(66.67%)、护理满意49例(81.67%)、主动咨询人数44例(73.33%)、遵医行为人数50例(83.33%);而试验组患者绪稳定人数53例(88.33%)、知识掌握人数55例(91.67%)、护理满意58例(96.67%)、主动咨询人数56例(93.33%)、遵医行为人数57例(95.00%)。

  总结上文,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有效提升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与护理质量,并可促进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的提升,通过患者需求、满意度的及时反馈,可针对患者健康教育质量不确定因素实施解决,提升对医院的信任度,具有临床价值。

品管圈在精神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论文搜索
关键字:科健 精神 应用 教育 管圈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