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浅析高校大学生死亡的原因和预防论文

浅析高校大学生死亡的原因和预防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2-26

浅析高校大学生死亡的原因和预防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6-0092-02

  大学生死亡事故不时见诸报端、常浮现在百度新闻首页中,有运动猝死的、有江河溺亡的、有坠楼而亡的、有自缢身亡的、有死于车祸的、有死于情杀的、有死于劫财的、有死于劫色的……凡此种种令人揪心不已,而且我国高校大学生死亡事故有增加的趋势。每一起大学生死亡事故都给家庭、学校、亲属、老师和同学带来无尽的悲伤和哀痛。除了家庭培养外,国家在每个大学生的培养上也耗费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学生的死亡不仅给家庭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围绕大学生死亡如何找寻它的发生原因,如何做好预防工作,如何高效应对和处置这种危机,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死亡原因分析

  1.大学生人际关系不和谐。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2015年11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发布《2014-2015学年度心理咨询分析报告》白皮书,统计数据显示:在2014-2015学年度,该校心理中心接待了463名学生,前来咨询的学生中女生占75.16%,大一和大三的学生较多,咨询人际关系问题的频率最高[1]。白皮书报告可以看出,人际关系问题给大学生带来最多的心理困扰。复旦大学投毒案,林森浩与黄洋同为2010级硕士研究生,同住一间宿舍。林森浩因日常琐事对被害人黄洋不满,决意采用投放毒物的方式加害黄洋[2]。实际上,案发原因就是两者人际关系不和谐导致的命案。

  2.大学生恋爱观不够成熟。大学生一旦陷入热恋之中,往往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任其随意放纵,缺乏理智的驾驭能力,对恋爱对象过分依赖,稍有波折就痛苦万分。一旦恋爱受挫,即会情绪失控,无法自拔,轻则学习造成严重影响,重则痛不欲生自杀身亡或谋害对方。

  3.大学生不堪学业压力。大学学习和高中学习不一样,老师管得少了,作业少了,课余时间多了,不少同学因此放松了学习,导致挂科、留级。有的同学学习方法不对导致学习困难,挂科后一蹶不振,频频挂科多次留级,引发休学甚至勒令退学。有的同学为了蒙混过关,铤而走险考试舞弊,引来学校取消学位处分。有的同学所学专业是被调剂过来的,学习兴趣很低,没有学习动力,导致严重的学习困境,自己想退学家长又不同意。面对这些后果,有的同学一时想不通而选择结束自己生命。

  4.大学生不堪就业压力。与不堪学习压力相关联的是不少学生承受不起就业压力。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是个很普遍问题。大学生择业过程中遇到性别歧视、薪水不高、面临分手、缺乏实践经历等都给临近毕业的大学生造成巨大的压力。大四毕业生即将走向社会,奔赴工作岗位,同时他们又处在“大四毕业综合征”的气氛中,呈现出迷茫、困惑、焦虑、不安、沮丧等各种不良心理状态。如果不良心理状态长期得不到缓解,导致大学生失眠、抑郁,严重的引发大学生恶性事件发生。

  5.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发布2010国民体质检测结果表明,大学生身体素质25年来一直在下降,尤其是心肺功能。与1985年相比,肺活量下降了近10%,大学女生800米跑、男生1000米跑的成绩分别下降了10.3%和10.9%。这与他们在高中阶段忽视体育锻炼有直接关系。高考的压力让他们基本上没了锻炼的时间,身体素质下降。到大学阶段,又延续了高中的惯性,对锻炼不重视,因此身体免疫力也逐渐下滑。这导致青年学子在体育运动中频频发生意外,甚至引发猝死。

  6.大学生沉迷网络世界。大学生体质下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沉迷网络,缺乏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有些大学生沉湎于网络虚拟世界,将网络社会视为“精神家园”,以此来逃避现实社会,并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这类情形久而久之会严重影响大学生正常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还可能导致人格的扭曲和分裂。这也是诱发自伤、自残等行为甚至自杀轻生的重要因素。同时,过度沉湎于网络将造成大学生多种生理疾病的发生甚至猝死。

  7.大学生安全意识不强。一份来自关于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全国性调查表明,大学生对交通、卫生、防火等与出行相关的安全意识不容乐观。调查显示,分别有24%和21.7%的接受调查学生很注重人身和财产安全,但对防火、交通、卫生等方面安全具备较强意识的学生均不足10%。同时调查还显示45%的意外伤害事故是因为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引起。

  8.大学生生命敬畏缺乏。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有关生命的教育,仍十分缺失。学校教育,教会同学们爱祖国、爱他人,却并未教会他们爱自己。自杀身亡表明他们忘记了生命不仅是自己的,也事关父母亲朋。传统孝道中明确指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人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予的,不敢损毁伤残,这既是孝的开始,更是对自己生命和身体的珍惜和敬畏。

  二、预防大学生死亡举措

  1.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安全主题教育。高校应要求学生工作人员安全问题逢会必讲同时还要注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宣讲。各个学院应利用班主任会、班会、学生会干部例会等各类集会,充分利用QQ群、微信群、微博等新型传媒,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各类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诸如交通安全、用电安全、涉水安全、防火安全、饮食安全和网络安全等。

  2.进一步加强特殊群体学生管理。学生工作者应该把握人才成长的特殊性,坚持“重点关注,深度引导”原则,加强对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困惑、就业困难等特殊群体学生思想状况和行为特点的调研,研究制定关于特殊群体学生的管理办法,做到分层次分批次约谈重点关注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应要求全校教职员工主动缓解学生在学习、就业、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和各方面的困境,师生之间建立起信任关系,建立起固定的联络和帮扶机制。   3.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应建立起校、院、班三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机制。加强对班级心理保健员的培训与指导,让他们能又好又快又准地把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报送给辅导员,二级学院视情况请求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心专职老师支持。心理咨询中心利用“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文化节”活动平台,大力开展贴近学生需求、在学生中有较大影响力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恋爱观、成长与适应、人际关系等),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平台拓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影响力,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和课程建设。

  4.进一步加强危机干预和生命教育。高校应建立学生工作处、心理咨询中心、校医院、保卫处、体育学院与各学院等单位的联动机制,实行学生心理健康数据与学生身体健康(体能)数据、安全稳定数据的整合,形成学生身心健康年度报告,逐步建立立体化的危机干预与生命教育体系。生命教育就是要在全校开展各类讲座、宣传、文体活动等,使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意义,感悟到生命的可贵,进而学会关心和尊重自己、他人及他类的生命,最终形成“珍惜自己、尊重他人”的生命价值观,使大学生真正健康、快乐地生活,继而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最终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

  5.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体育工作。高校应该出台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应要求:建成科学规范的学校体育评价机制;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总体达到国家标准;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形成学校体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确保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下降,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扎实有效开展学生体质测试工作,毕业年级学生测试成绩及格率达95%;最终形成学校主导、部门协调、全员参与的学校体育工作良好氛围。

  6.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90后大学生已经离不开网络,他们伴随网络而长大,网络成为其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2010年全国两会上15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大力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积极推动网络素养教育进学校、进课堂,把网络素养教育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教学内容,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和网络道德规范[3]。其实不仅仅是基础教育阶段,高校阶段也应该重视网络素养教育和养成。高校应该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素养,让大学生学会网络知识和技能,掌握网络信息的理解、分析和评价能力,提升网络沟通交往中的法理与伦理道德修养。

  三、为预防大学生死亡提供保障

  1.成立领导机构。高校应要求成立大学生死亡预防与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小组应由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分管学生工作校领导为常务副组长,成员由学生工作处、党政办、财务处、保卫处、校医院、宣传部、后勤处等部门负责人以及各二级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组成。

  2.制定应急预案。大学生死亡案例已不是个案,已经成为一种现象。各高校应该针对它制定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包括从事故预防、发生、发展、结束各个环节来明确任务、流程和规范,从而最大限度地把事故“扼杀”在摇篮中,即使一旦发生也能依规依据、有条不紊地高效高质处置事故,维护好学校和社会的安全稳定。

  3.加强队伍建设。大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由辅导员老师来承担。安全教育和管理是辅导员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为做好该项工作,首先在辅导员数量上应该参照教育部师生比1∶200的比例来配备;其次在辅导员能力和水平上,应该针对大学生死亡预防和处置进行相关的培训,提升工作质量和效果。加强队伍建设不仅要围绕辅导员等教职员工来进行,还应该围绕学生干部队伍来进行。

  4.加大经费投入。预防和处置大学生死亡需要硬件和软件建设,因此必须要有相应的经费投入。经费投入首先用于学校场所、设备和设施方面的安全隐患的解决。其次经费投入应该用于教职员工培训和激励。建立专门培训费用才能进一步优化队伍,提升其工作的优质性;建立专门奖励费用才能进一步强化队伍,提升其工作的积极性。

浅析高校大学生死亡的原因和预防

论文搜索
关键字:原因 高校 大学生 大学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