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社会主义论文 >>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路径的思考论文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路径的思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2-26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路径的思考

  一、现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现状分析

  首先,从理论渗透角度看,“95”后大学生对当前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等不甚了解,特别是随口就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说出来的同学更是寥寥无几,作为新一届大学生,他们还主动了解、掌握国家最新政策与动态的意识,只觉得大学公共思修课程与自己未来的学习就业生涯没什么实际价值,只在专业课程上拿到好成绩就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精神导向,涵盖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不少大学生认为,这只是政府为达到阶段性发展目标提出的口号,与自身没多大联系。还有的认为这二十四个字不接地气儿,太“高大上”了,自身无法亲身理解、亲自体验、亲自反省、亲自感悟。

  其次,从实践渗透角度看,很多大学生出现消极堕落、郁闷浮躁的心理,主要表现在: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社会责任意识欠缺;时事热点和新闻了解少,政治参与热情低,缺少政治信仰和社会理想;攀比心理较强,物质利益至上,消费观念偏颇。社会上出现的“救不起”“扶不起”的炎凉世态,和网络里靠“比丑”“自黑”博出位的是非扭曲,没有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这些不仅事件本身缺少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它也从侧面侵蚀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变得格外重要,文化软实力的高低从另一个角度彰显了我国整理实力的强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适应了当前我国发展的实际需要,怎样更好的将其精神实质渗透到每一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需要我们去摸索、探究和思考。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存在问题的原因

  首先从主观原因看,第一,尽管当今大学生在理论学习的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但“95”后大学生在个性张扬和学习目标务实化、理性化仍有自身的独特标记。但集体主义观念意识淡薄,知识的多元化,使得他们面对传统理念存在叛逆心理。针对“95”后大学生的这些新的特点,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式仍然是老套理论灌输模式,那么大学生从心里会排斥和屏蔽;第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不全面。一方面,通过教学实践的亲身体验,主要表现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认同存在差异,即文科类学生普遍比理科类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认知程度有片面性,认为国家的政策和自己无关,如此“高大上”的价值观不接地气儿,无法落实到日常生活去。

  其次从客观原因看,第一,教育环境应试化。现今教育模式打造了一批应试考生,他们像考试机器,一味的被动接受失去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仅高考制度如此,很多高校的期末考核方式也是如此,特别是对于思修课程的考核,大部分考生只是机械记忆,根本无法深入人心;第二,传统文化教育的忽视。改革开放以后,西方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削弱了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重视。很多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已偏离轨道,比如:重物质轻精神、重个利轻奉献,有的甚至诚信缺失出现道德滑坡的危险;第三,高校教育模式落伍。通过了解可知,思修课程在高校中只作为选修课程,而非必修课程,这就给学生带来轻重、重要不重要的筛选和评判心理,因而对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和认知相对薄弱。最后,学校很少提供大学生实践体验的平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想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必须要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而学校提供实践平台的机会比较少。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路径的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犹如一把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利剑,而新一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不仅有利于明确国家建设的理念,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个人成长道路,更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和人格魅力。

  第一,学校教育理念做到“以人为本”。当今教育模式应与“95”后的大学生心理成长特点相结合,首先要改变原有枯燥的教学模式,让教育“活起来”。通过榜样的力量来激发学生内心的真善美,比如雷锋、焦裕禄等先进个人,通过这些具体的事例来无形的给学生传递正能量;第二要打破单一的理论教学。比如带领大家进行“红色教育”宣传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红色电影”的观看和赏析,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第三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通过校园歌剧舞剧的形式向大家传播传统思想的精华,如舞剧《孔子》,形象生动的展示了儒家以“仁”治国求“大同”的思想和“仁义礼智信”的做人标准等。最后培养优良的学风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障。大学生能够在健康、浓厚的育人氛围里,受到知识潜移默化的熏陶,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每一个大学生内心有着潜在的影响。

  第二,加强社会文化环境建设。首先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除了以往社区宣传海报、信息橱窗展览等形式以外,还要依托现代网络信息平台,让网络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载体。其次强化社会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自己民族传统节日和日常生活的人文环境中,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时刻保持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这在无形之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为大学生实践认知提供平台。中共天津市滨海新区党校的教育模式值得学习,这种新活的教育方法结合动画的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的含义与要求淋漓尽致的展现给我们,并通过省察室,在古乐伴奏和低深吟诵的环境中,反省自身、领悟真谛,进而将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渗透至心。提供亲身体验的实践平台是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学校和社会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体现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上,不仅能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文化内涵,更能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风貌。生活中勤俭节约,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爱护环境等,都体现了大学生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这些不仅让大学生体会到社会主义价值观就在身边,且“我”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人。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路径的思考

论文搜索
关键字:价值观 路径 社会主义 主义 核心 价值
最新社会主义论文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平等的内涵及其当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短视频平台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策略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加强大学生诚信学风教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途
浅析“红色影视”对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浅析
社会主义古巴发展道路与“中心—外围”论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
热门社会主义论文
学习十七大精神论文
学习十七大论文
学习党的十七大论文
学习十七大报告体会
学习十七大精神征文范文
高举旗帜、坚定不移地信仰中国共产党(十七大
简论“亚洲四小龙”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浅析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简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