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3-2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6-0211-03

  根据2016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高校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师培训体系实现制度化、专业化、网络化”[1]的总体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应以此为风向标,以“互联网+教育教学”的改革理念为引导,实施以学生为根本的、富有时代特色的、最具实效的新型教育教学改革方案,使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更加高效。

  一、网络化生存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思想观念等变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为此,笔者编写了《当代大学生网络化生存状况问卷》,调查对象为徐州四所高校(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工程学院、徐州医学院)的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网络在线问卷和纸质问卷共发放1 500份,有效回收1 328份,最后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单变量的统计分析、双变量的交互分析及相关性的分析统计。

  (一)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1.大学生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的改变。调查显示,近90%的学生在百度上搜索问题的答案,超过80%的学生通过百度下载文章资料,利用“中国知网”“记单词app”等专业性网站检索的学生比例占71.17%,这表明利用网络获取学习资源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新渠道。超过70%的学生赞同“网络海量信息促成了‘浅阅读’现象”;55.83%的学生表示“依赖网络会带来创造力的下降”;有66.33%的学生认为“网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文字书写能力”,这表明过分依赖网络有碍大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如何应对当前大学生学习方式的新变化,探索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教学方式方法已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目标。

  2.大学生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感知。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平台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但试行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调查显示,61.33%的学生认为“当前高校网站缺乏吸引力”,对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良好”的观点的赞同率(31.83%)小于不赞同率(41.67%),这表明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吸引力不足,效果不佳。“将线上与线下教育相结合,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服务指导”成为大部分学生的呼声,这表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与大学生群体不相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亟待改革与创新。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创新的必要性

  1.大学生主流思想观念受到冲击。调查表明,63.83%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海量信息造成‘信息迷航’”,65%的学生赞同“青少年往往会出于好奇或冲动心理刻意寻找一些色情、暴力信息,这些信息垃圾会对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产生误导”,部分大学生难以分辨信息的真伪而进行选择性地吸收,造成价值取向的误导。调查显示,34.3%的学生在网络空间经常是“沉默的大多数”,这表明部分大学生对网络舆论存有听之任之、随波逐流的心态。57.83%的学生认为“网络主导价值观欠缺、多种思潮盛行成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念养成的不利因素”,尤其是西方精心包装的霸权主义政治理念及其“人权牌”攻势模糊大学生视线,造成部分大学生的信仰迷失。因而,如何提高大学生信息辨识能力来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如何提高自律、承担社会责任等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课题。

  2.网络诱发的大学生心理异化与性格异化。在网络世界里,大学生暂时摆脱学业“桎梏”,消除现实中规矩“枷锁”,但却以偏离现实生活学习为代价。48.33%的学生认为“如果出门不带手机或手机只剩一格电我会觉得非常没有安全感”;30.83%的学生表示“我感觉我已离不开手机和网络,依赖性越来越强”。显然,部分大学生由于过多地上网,缺乏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交流,生活懒散,导致“心理异化”。当大学生将网络思维定式运用于现实时,造成心理落差,导致孤僻、冷漠以及欺诈心理,形成“性格异化”。大学生逃避现实而沉溺于网络世界的背后是人生目标和社会责任的丧失,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正视这两种异化现象,引导大学生回归现实。

  二、网络化生存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顶层设计”欠缺,院系“底部探索”无序

  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了统一的顶层设计,各院系之间的教学任务、课程设置以及教学侧重点等整齐划一,这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教学水平,但“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受教育者的差异性,没有考虑文理科背景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水平的迥然相异,忽略了院系、性别等群体间差异。不同院系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网络平台建设标准参差不齐,成为教学资源无法共享的“技术壁垒”,导致网络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与浪费,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

  (二)教师非“主导”,学生非“主体”

  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中,现实课堂与网络课堂教学需秉承“双主”的理念,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两者却有失偏颇。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认为适应?W络信息时代的教学方式只是将教材文本直接转化为PPT图片,教材课本内容完全“搬家”到网络,之后开始“照本念经”授课,缺少人文关怀,陷入机械化教学的怪圈,学生听之枯燥无味。在网络教学平台中,部分教师对学生在网络中的真实情感表达熟视无睹,还有教师或出于被动应付教学的心理,表现出将课堂视频上传到网络的形式主义错误、将学生思想动态弃之脑后的经验主义错误。这两种教学方式都没有将教育主体――学生变化着的思想动态作为其教学重点,不重视与学生互动,没有发挥教师的指引作用荡然无存。   (三)学生的思想重视不足,学习投入不够

  当前,各高校大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学习缺乏正确认识,忽视其重要性。大学生学习呈现功利性,他们更愿意将精力花费在专业课、考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上,为日后升学就业做准备,而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视作“无用”的课程。加上网络负面信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冲击,某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态度冷漠、不以为然,甚至存有质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一些院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安排在晚上或周末,更是加剧了大学生认为其可有可无的想法,课堂玩手机现象随处可见,已成为所有课程中学生出勤率最低的课堂。

  三、网络化生存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观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者的角度来说,要从网络化生存的大背景出发,立足长远,紧跟世界发展潮流,抓住信息时代脉搏,在挑战与机遇的博弈中释放高校网络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力量,切实把网络平台建设作为搞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之基础,从学校高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建设的“顶层设计”,同时与院系的“底部探索”相结合,扩大宣传力度,凝聚广大师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共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建设在各院系的普遍实现。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者要将“以学生为根本”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理?知识的内化为教学落脚点,这要求教师必须树立“双主体”“双中心”的全新教学观,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消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绝对权威,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和引导学生建构与时俱进的知识体系。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网络平台建设

  要有效推动高校教学管理网络化进程,进一步提高网络化建设的水平和质量,促进各院系之间的网络资源共享,就必须要加强统一的标准化网络平台建设[2]。学校相关人员必须从技术标准上和教育教学内容上统一把关,共享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组织校级层面专门人员定期召开院系专题会议,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平台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题研讨。有研究资料表明,很多网络课程资源仅为申报时上传,多年未更新,资源的实用性也不强[3],指定学校和学院层面的负责人管理与维护系统平台,确保网络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以及平台运行的流畅性,建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型学科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为一体的网络整合型平台。

  加强思想政治学科资源数据库建设,为学生提供充足学习资源,激发其学习热情,提升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意识,培育学生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对网络负面信息、垃圾信息予以“防”和“堵”。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要将科学完整、条理清晰的理论知识与大学生喜闻乐见、关注的热点信息相结合,增强动态交流,让学生卸下心理包袱,实现师生间情真意切的思想沟通,找出学生问题症结所在,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

  (三)增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在教育形式上,网络化生存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掌握多媒体网络课件、视频课件等多种教学软件技能,将严肃的思想政治理论生动活泼地传受给学生,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在教学内容上,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与信息感知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应有素质,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完成大学生思想观念的重塑。同时,积极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引领文化基本走向,有效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社会意识形态导向和整合作用[4]。也可让学生从网络课堂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学习,加强爱国精神、民族精神教育,共同构筑抵制不良观念侵袭的坚固长城。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从学生具体实际出发,对不同专业背景学生实行差别化教学,如文理科学生的思想认知结构相差甚远,教师授课既要把握学生关注问题的“共性”,又要了解其需求、思维特点等的“特殊性”,因人而异地安排教学进度与教学内容,选择更贴近学生知识结构和兴趣的案例进行专题教学,采取分组讨论、协作学习等教学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和发展自己的能力,让层次化的教学形式达到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5]。

  2013年第2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沪会见教师时说:“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6]要加强对相关从业教师的培训与激励,提高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发挥其教育教学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将教师分类,进行定期专项培训:对专职教学教师开展基础网络软件应用培训,提高对网络多媒体、办公软件等的操作熟练程度;对教育管理者进行心理咨询培训、网络管理培训,以保障系统流畅运行。建立教师考核激励机制,对每学期成绩突出的教师予以奖励,激发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热情与责任感。

  (四)拓展学生的考核内容

  加强学生考核,促进学生整体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提升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形成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机制,摒弃传统“一考定输赢”的考核办法,提升学生日常课堂出勤率、课堂互动情况、作业情况所占成绩比重。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理伦课考核要采用闭卷形式,加大题量以提高知识点的覆盖面,出题内容应灵活多变,以时政热点为案例,全面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以及应用能力,避免学生产生思想政治课无足轻重的错误认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思想政治 教育教学 思想 改革 政治 高校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