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 中国企业非洲投资财务风险成因及对策分析论文

中国企业非洲投资财务风险成因及对策分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4-02

中国企业非洲投资财务风险成因及对策分析

  一、前言

  近些年,非洲投资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热点地区之一。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非贸易额对非洲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流量大幅增长31%,金额超过25亿美元。非洲已成为中国海外在欧美和日本之后的第四大投资目的地。在此良好背景下,很多中国企业都已经或者筹划对非洲的投资计划,走出国门去非洲投资建厂。但是过往案例和经验告诉我们,不是所有的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都能满载而归。2016年非洲经济增长率降至近20年以来最低值,虽然未阻碍中国对非洲投资快速发展的脚步,但是中国企业非洲投资必须产生警惕,引起重视。

  由于不同国家地区在经济文化社会风俗、宗教信仰等多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许多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新投资环境其本身茫然性的风险就已经很大了,再加上非洲地区近年来受疾病、战乱等影响,选择投资非洲更是高风险的行为。如果再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投资风险控制机制,去防备投资非洲的高财务风险发生,中国企业走出去可能更多的不是机会,而是灾难。

  财务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侠义的风险被决策理论学家定义为损失的不确定性。广义财务风险指的是企业在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面临的一切风险的财务表现,是由于引起内外部环境多变的各种难以预估无法控制的因素造成的,主要体现在财务和经营状况的不确定性,其后果通常导致企业蒙受亏损。由于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企业不可能完全消除财务风险,因此只有充分认识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将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危害降到最低。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风险形成原因,本文从广义财务风险的角度对非洲的现有投资案例入手,分析导致我国非洲投资财务风险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针对性意见。

  二、风险种类及其?Σ莆穹缦盏淖饔没?理

  1.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指东道国出于政治因素的斟酌而对境外投资造成的风险,在发展中国家主要体现为政局动荡或战争冲突。2012年非洲埃及、利比亚等北非国家的民主运动诱发的新一轮政治风险将中国企业带向了水深火热中,政局动荡不安使得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部分非洲国家当局出台政策,严格限制中国在非投资或没收中国企业在非资产,比如以中石油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因2011年的利比亚政治动荡,直接导致中石油在利比亚大量的已建或在建海外项目被迫停止,据统计损失金额高达十亿元人民币。政局的不稳定往往性意味着投资的不确定性和违约性,一方面新的领导集团会颁布一系列新的规章制度,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之前的合理化变得不合理,企业为了更好地投资,不得不调整原有的战略计划,以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在这过程中,完善的计划决策和仓促的时间相矛盾,为了减少损失,保证投资正常运行,企业会缩短调整时间,然而时间紧迫又使得企业无法正确评估所处市场环境,导致企业决策偏向盲目性,投资的不确定性随即产生;另一方面由于各政党之间的矛盾纠纷,企业往往会成为旧执政力量的残余物,新的政府是容不下旧势力在眼皮下投资获利的,这一矛盾根源是不同政党的纠纷,企业本身并没有选择权利,简言之,新执政党是火热的,他们刚刚从阶级斗争中取得胜利,对于如何治理国家、发展经济还是有所欠缺的,因此企业成为仇视的牺牲品,无论该企业给当地带来或即将带来多大的财富,都是不允许的,因此导致企业投资无疾而终,默默承受违约所带来的巨额损失。

  2.安全隐患

  企业的人身安全和疾病风险是引起企业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诱因之一。

  当一个市场面临着严重的供求关系不对等时,但凡理性投资企业都知道该市场有利可循或危机四伏。非洲不同于一般主权国家,在医疗保障,人身安全方面一直以来都是极度欠缺的,因此非洲成了各种传染病诞生或蔓延和暴乱发起的主要地区。例如疟疾这一疾病,虽有药物可治,但对人体造成的上海不容小觑,一些国家因为疟疾的影响,免疫力异常低下,居民的平均寿命只有30多岁。南非是非洲投资炙手可热的地区,同时也是疟疾肆虐的地方之一。自曼德拉政府执政后,黑人在南非的地位逐渐上升,然而由于历史造成的贫富差距过大,南非成为抢劫等刑事犯罪的重灾区,顽固而庞大的黑暗势力使得政府已经无法委会正常的社会治安,很多西方公司因此都撤出了在南非的投资,南非的经济总体相比之前白人统治时倒退了近十年,可以说疾病和战乱造成的人身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南非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由于非洲国家经济条件落后,医疗救助缺乏资金支持,同时当地医疗人员人数不足且缺乏精湛技术的原因,非洲国家成为了不少疾病诞生或者最猖獗的地方。不少中国企业看见了非洲市场巨大的市场前景,他们抓住机遇想在这些人弃我取的市场中独占一角,然而他们忽视了疾病的伤害力,很多中国劳工付出了健康甚至生命的代价。一般进行海外投资的都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和少量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员工在海外工作是受到企业安全保障的。员工的身心健康是企业盈利的可靠保障,一旦员工生命健康得不到有效保障,那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也就被迫停止。首先,企业员工担忧自身健康安全,工作时心神不灵,长时间处于焦虑和担忧状态导致员工身心健康均受挫,企业经济效率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财务状况;然后,员工若不慎染上疾病,那企业的劳动力就会减少,原有的人员安排就不再适用,员工生病或死亡企业需承担一定的责任,因此企业将面临着一系列赔款与纠纷,会导致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企业内部治理的混乱其次,真实发生的健康问题使得生命受威胁的担忧变成近在咫尺的现实,这势必会动摇企业员工的信念--要钱还是保命,人心惶惶可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军心不稳了还怎么打仗?因此企业的财务风险进一步加剧。   3.法律风险

  劳动法律风险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特别是收购并购后面临的典型法律风险,主要体现在高级雇工的缺乏和非法用工的问题上。在非法用工方面,中国企业历来是被当地劳工所诟病和投诉的对象,由于缺乏有效的政府监管和社会责任意识,一些中国企业无视非洲当地的法律,在合约签订和劳务报酬等方面严重违反劳动法,企业根据自身需求,随意解聘员工,为了谋得更多利润,剥削员工的工资福利,甚至低于了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企业一味追求自身利益而忽视了对员工基本权益的保护,不仅影响了中国企业在当地的形象,更是给国家形象严重摸黑。

  非洲历史很大一部分都是殖民统治史,因此文化、价值观也深受西方文化影响,他们崇尚自由,强调自我权利,因此中国企业的不法之举必然会受到当地劳动者的愤慨和抗议。由于殖民统治造成的文化冲击等诸因素影响,非洲的法律制度比较特殊复杂。为了维护黑人的合法权益,避免贫富悬殊过大激化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非洲地区的政府部门出台了很多特殊的政策法规,比如黑人经济振兴政策(BEE政策),很多中国企业投资南非面临着很大考验,一方面,由于企业事先对非洲法律不尽所知,事先并不了解BEE政策,也没有重视该政策,实际开展业务时常常因为政策法规限制而使业务进展缓慢。一些长期在非洲摸金的企业,按常理该企业应该很了解当地的政策法规而纵横商场,盈利可观。然而事实却由于该企业一直未达到BEE的评级,在政府主导的很多重大项目上都失去了投标的机会。另一方面,不少大中型高科技企业自身实力雄厚,对人才的要求十分严格,鉴于非洲整体落后的教育水平,雇佣到企业需要的人才已经是非常困难,再加上雇员本身的法律意识极强,十分注重自身权益的保障机制,很多中国企业在工人压力下不得不成立工会,然而却因此面临着被本地员工举报、与黑人纠纷打上官司、员工集体罢工和巨额罚款等问题,劳动力的短缺以及劳动合作中出现的各种摩擦现象,无疑给企业的正常业务活动造成了阻碍。

  4.信誉危机

  2016年广东省在全国首推出口商品质量可溯源,这不仅是广东自贸区制度创新方面的一项重要成果,更是我国建立和完整进出口商品全球质量溯源体系迈出的重要一步。质量问题已然成为我??转型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我国企业想要更好地扩张海外市场必须清除产品质量问题这一大障碍。

  我国产品在非洲的信誉已经受到严重威胁,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出口非洲产品存在着质量不合格、标识不准确、售后服务体系不健全、假冒知名品牌、涉嫌商业欺诈等诸多问题,进口国政府甚至认为我国在出口产品质量控制和贸易政策上存在歧视性待遇,有意向非洲国家倾销劣质产品。产品质量问题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经营发展,还影响着我国其他企业在非洲甚至其他地区的投资。一方面,我国企业发展过渡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缺乏对长期生存发展的重视。只着眼在产品这一基础层次的获利,并打造更高层次--品牌的规划,所以企业不在乎在外投资能获利多久,只在乎获利多少。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将社会责任最小化,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是不可取。另一方面,我国对外投资的企业大多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和少部分具备一定实力的民营企业,在意程度上来说,我国企业对外投资代表着国家形象,换言之,企业实力多大,地位就有多重,企业的投资姿态直接影响着被投资国对我国在当地所有企业投资的态度,经济全球化使得国家与国家之间贸易往来密切,而进行这些经济活动的前提是国家之间的相互信任,一旦这种信任受到的破坏,海外投资将很难甚至无法进行。再者,在非洲投资的企业来自世界各地,一旦中国企业信誉受损而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企业就会倍受青睐,如果企业不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投资姿态,不重新树立良好的信誉,那么企业将很难走出马太效应导致的恶性循环。

  5.经营风险

  汇率风险是经营风险中首当其冲的一个。中国企业在非洲的项目一般都以美元计价,由于中国企业外汇风险意识不强,在这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这一周期波动的过程中,外汇变动无疑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巨额的损失,例如2015年石油价格的暴跌导致外汇收入减少,因为银行体系流动性不足,资金供应不足,市场需求巨大,资金流动性受阻,企业的资金链条出现中断,债务偿还压力加大,,安哥拉本地贬值高达50%,很多中国施工企业因此项目亏损严重,有些施工方不得不中断项目施工。当我国人民币升值时,人民币将变得更具价值,虽然看起来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成本降低,但实际上我国企业在价格上的优势被削减,在市场上竞争力有所下降,由于我国长期处于贸易顺差地位,汇率上升对于长期从事出口的企业来说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外汇风险管理的好坏已经成为项目盈亏的关键因素,直接作用于企业的财务状况。

  此外,税收一直以来都是企业一个承重的负担。在企业既定的投资回报下,税务成本占比是不可变的,承重的税收支出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很大压力,资金链的紧缺导致企业面临决策时会优先考到如何减少税务支出,企业会担心税务支出过大而放弃很多高赋税投资方案,因此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不少经济损失,也会使企业的经营决策变得短期化。此外,供应链管理风险也可能带来经营成本的增加。许多非洲国家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企业生产所需的材料以及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对非投资的中国企业如果对此认识不足,则后期在本地采购和国际物流等方面付出高昂成本,从而大大提高企业投资成本。

  6.文化差异

  在赞比亚南部科蓝煤矿,赞比亚矿工和中国投资者之间曾发生了一生暴动,1位中国籍监工被当地工人碾死,2位中国经理在暴乱中受伤,16名赞比亚工人被捕。文化差异成了导致这场暴乱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货车发生故障时,中国工人会选择扛起了货物,而赞比亚矿工则会选择一旁观看,在中方管理人员眼里,赞比亚工人就是在浪费时间,因而会对其而进行训斥,但当地工人看来,选择不负重载只是为了安全起见,因而双方会产生争议。由此不难看出在价值观上中非存在很大的区别,一位长期在非洲的中国老板总结:“中国人认为如果不努力工作,就赚不到钱;而南非人认为明天会死,所以得活在今天。我们说人家好逸恶劳,人家却说我们欲壑难填。”   中非文化由于受历史和地域影响,其间的差异可谓是根深蒂固。由于非洲人长时间被西方殖民者长期奴役,在很长一段时期,他们因为不是为自己干活,是为殖民者干活,所以他们尽量少干活,没钱就不干活。这都是历史造成的无法避免的文化差异,然而很多中资企业的管理者熟视无睹,一味地责备非洲人民懒惰,甚至动用很多粗暴的手段进行驯服。这导致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即中资企业在非洲劳动市场的口碑普遍不佳,因此,许多本来稀缺的优秀人才更愿意选择西方企业。

  三、非洲财务风险防控对策

  基于以上总.结的财务风险的诱因,中国企业应该清晰认识到投资非洲可能面对的风险原因,然后仔细研究应对这些问题的措施,在此基础上,建立全面的非洲投资的风险控制体系和风控模型。为更好地防范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的商业风险,提高非洲投资的成功率。

  1.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境外投资与境内投资区别很大,中国企业面对的是极其复杂、陌生的法律环境。如果不能事先了解相关法律、政策和规则,境外投资不确定性将十分巨大,很多国际评级机构例如穆迪,标准普尔,惠誉国际等国际评级机构每年都会发布世界各国信用的评级报告,这些评级报告对于中国企业投资非洲是个不错的参考,但是中国企业也不能完全听信评级机构的评级,应要结合国家政策、行业情况和自我风险承受能力做出最优决定。

  2.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

  项目可行性分析是投资非洲最为核心的一项工作,也是尽职调查结束后商业决策前的必须工作。鉴于非洲国家的投资环境很不完善,在这一阶段,要将公司设立、资金来源、项目收益、交易形式、税务支出、生产链条、本地配套等投资策略进行落实,以保证项目投入的可靠收益。中国企业在项目开展前应该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其中可行性分析应该特别引起重视,从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长远发展来看,这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因而企业不应该为了省钱或者项目进度忽略此阶段,更不能象征性的草草了事。

  3.实施本地化战略

  尊重非洲的文化风俗以及宗教信仰等,给予当地人民认同感和尊重感,建立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的友好关系。中国企业非洲投资的本地化上一直做得不是很好,本地化率也很低,这成为制约中国企业非洲投资做大做强的一大瓶颈。扎根当地,面向国际,一方面可以通过中介机构,了解市场动态,掌握最及时准确的投资信息;另一方面,在人才应聘、资料采购等方面实施本土化战略,增加与当地居民、企业、政府以及媒体的联系,真正融入当地,实现互利共赢的友好合作关系。

  4.积极完善风险转移机制

  向保险机构投保、善用双边或多边投资保护协定完善人员人身安全保障机制,通过人身保险给员工提供安心的工作环境,增强在特殊环境中企业内部凝聚力。对于境外投资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法律风险及其他风险,积极向保险机构投保是化解和转嫁风险的一种常见方法。

  5.推动出口商品质量提升

  积极推进进出口商品全球质量溯源体系,狠抓出口商品质量提升,建立健全完善的产品质检机制,保证源头可溯,去向可查,风险可控,责任可究,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闭环,实现了科学精准监管

  6.企业加强自身文化建设,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

  在中国企业利益面前应该懂得取舍,而不是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发展理念秉持于心,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有助于企?I内部的抗风险抗打压能力,也能维持企业外部良好的信誉,增加企业的行业竞争力,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中国企业非洲投资财务风险成因及对策分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财务风险 非洲 成因 中国 对策 风险
最新企业研究论文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以中国
企业员工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探讨
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探讨
试论企业绩效的优化管理
浅谈体育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
关于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合理配置与管理研究
互联网时代如何提高纺织企业的销售管理
新媒体在国有企业新闻宣传中的实践和思考
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热门企业研究论文
民营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中小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我国高星级酒店服务质量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研究
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人为本——论国有企业改革
浅析企业内部货币资金的控制与监管
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成因及对策
浅谈企业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