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会计审计论文 >> 审计论文 >> 大数据下审计工作改革研究论文

大数据下审计工作改革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5-20

大数据下审计工作改革研究

  一、引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伴随着会计信息技术化的不断成熟,以ERP为代表的企业信息系统的高度集成开始逐渐兴起。企业信息系统的建立,将采购,生产,供销,财务合为一体。多种数据集成所带来的便利和挑战将大数据这个概念引入到了会计的工作当中。相应的,作为对财务报表提供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合理保证的审计工作也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和挑战。审计工作在不同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可能存在不同的审计流程和审计方法,大数据的处理更多的让审计人员面对的是整个数据,反映的是整个被审计单位的交易和事项。因此在面对大数据分析这一新兴学科时,注册会计师等审计工作者有必要思考大数据环境对审计方法的改变以及可能在未来审计方法变革中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大数据下审计工作面临的改变

  早期的审计工作主要是对每项交易事项,账户余额和披露进行详尽的检查,更多的是对会计信息的全部项目进行追踪。完全进行实质性测试的审计工作方法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断受到注册会计师的质疑,认为这样的工作没有考虑到了环境风险的因素,增加了执业风险。自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风险导向审计风靡一时。风险分析,控制测试,抽样和流程图、重要性概念已经成为审计工作的主流。然而风险导向审计过分重视基于环境基础的风险测试和评价,忽略了实质性测试,大量复杂的固定的测试程序固然可以减少了执业的风险,但是对于具有鲜明个性的审计对象而言,发现问题的可能性大大降低。除此之外,注册会计师成为了一个工作机器,分析性测试和职业判断变得稀缺,这种被动工作降低了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能力,影响审计质量。大数据的出现使得对被审计单位全部交易事项、账户余额和披露的获取成为了可能,审计工作本身面临的变化可能非常巨大。

  (一)审计工作基本概念的变化

  就审计范围而言,审计准则制定是考虑到对被审计单位不可能进行100%的测试这一假设进行设计的。然而在大数据环境下,数据的提取、处理和分析更多的依赖于数据中所包含的字段。通过过滤字段可以从大规模的数据源里提取相关的有效信息,就为处理繁冗信息的工作提供了可用的手段。审计范围从被审计单位的抽样会计信息有可能转变成为全面的审计测试。

  大数据的审计环境下,审计工作的时间安排将会更加合理准确。一方面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的增强,缩短了注册会计师等审计人员与管理层和治理层在审计工作进展、预期性质以及其他事项上的沟通,有利于合理的安排审计工作。另一方面,审计工作的时间安排更加倾斜于数据分析方面,现场审计时间将会被压缩。

  (二)审计工作信息质量的变化

  审计质量的来源在于对审计证据的分析和相应判断的质量,这种质量的高低,并不依赖于对于审计证据的处理。大数据下数据信息容量大,既有可能因为信息来源多而提升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同时也可能因为信息量大而导致虚假信息和无效信息进入到备选的信息源当中,影响审计的质量,审计质量的高低就对注册会计师等审计人员提出了更为专业的要求。但从长期来看,审计工作可以将大数据分析后台和现场审计相结合,精确寻找可能导致财务报告错报的问题所在,提升了审计工作的质量。

  (三)审计工作业务流程的变化

  互联网下和大数据融合背景下的审计工作更多的依赖于自动控制和自动信息系统下生成的信息,那么对于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不同的复杂程度,不同的业务流程,不同的控制环境,不同的信息规模这四个维度,审计人员就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设计不同的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策略。对于信息系统比较简单,可以清楚地识别其对应的内部控制且经过测试确定运行有效后,审计人员就应该相应的减少内部控制的实质性程序。对于信息系统比较复杂的环境,审计人员就要借助更多的审计技术和审计工具开展审计工作。

  三、对未来审计工作的构想

  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审计全覆盖”的要求。审计全覆盖的更多的是对于审计范围的界定。如何在审计范围全覆盖的大范围基础上合理确定审计的时间安排和优化审计的资源配置?大数据的出现为这一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一)审计数据平台的建立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审计信息的质量更多的依赖于审计数据源的质量。数据平台下分别建立存储单元,分析单元和审计决策单元。数据存储单元主要由审计署等类似机构对数据进行甄别和预处理,将相应的数据录入到存储的平台上。分析单元对于相对应的数据进行审计测试,提供审计证据,而审计决策单元将产生的有用信息提供给审计人员,由审计人员对数据做出相应的职业判断。这样的审计工作流程更多的将时间集中于审计人员发挥职业判断和职业怀疑的工作方面,减少了审计人员在现场审计工作和搜集审计原始资料的时间,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使审计人员能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审计工作。

  (二)审计组织模式的变化

  未来审计工作实现全覆盖更多的可能实现不同部门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交叉审计。在传统的审计过程中,交叉审计由于地区差异,人员之间的沟通问题影响到审计信息的质量。除此之外,两个交叉审计单位之间可能由于存在着某种非正式关系,由此可能带来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问题。大数据平台下的审计就在最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审计单位由于审计人员前期不进行接触,数据的预处理及数据的获取在于上级审计单位的授权和平台上的预处理,审计工作人员只有在进行职业怀疑和职业判断时,可能会与被审计单位进行联系,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所需信息。与此同时,上级审计单位也对审计工作进行着监督,最大程度上保持了审计工作的独立性要求。

  (三)??计预警标准的形成

  审计数据平台收集了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和各个地区之间的不同数据。由此在大数据平台下建立的数据分析单元根据收集的历年数据(纵向)和本行业、本地区数据(横向)形成一个审计数据矩阵。针对可接受的财务报告编制标准中的关键指标,分别建立不同的预警标准。在审计过程中如果某些指标集中出现了异常值,则针对这些指标所指向的可能问题进行专门的测试,由此降低审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检查风险。

大数据下审计工作改革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审计工作 审计 改革 数据 研究 工作
最新审计论文
浅谈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途径
疫情影响下对推进远程审计的探讨
浅谈大数据发展背景下的企业财务内部审计创
房地产去库存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研究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农村财务审计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审计探讨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成因及防控措施研究
大数据技术下金融审计管理探讨
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研究
会计师事务所如何开展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业
热门审计论文
浅析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审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国家审计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建立健全企业内控制度首先应强化内部审计工
公司治理下的内部控制与审计
论我国审计体制的改革与重构
论上市公司的粉饰行为及其审计风险
审计理论研究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