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研究论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8-0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04-03

  基金项目:本文为青岛农业大学2015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课题(S1524)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肖兰兰,女,山东潍坊人,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是指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头脑,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公信力和信任度[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研究对于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全面落实,保证教学的社会主义方向,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意义重大。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评价的特殊性

  1.评价目标的多维性

  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着更多维度的目标定位,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培养能力,同时引领“三观”,进而灌输意识形态知识,充分体现该课程的思想性和价值性。换句话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目标包括传授知识为重的知识之维,关爱生命为重的意义之维,发展为重的能力之维,心灵为重的情感之维[2]。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无疑要经过“知”与“行”的两次根本性转化。一是“知”的过程,即将书本知识内化,表现为学生对课程概念、内容及相关理论的记忆、理解和把握程度;二是“行”的过程,即将所学知识外化,表现为引起学生思想观念、道德素质及行为层面的变化,并进而表现为对集体、社会的积极影响[3]。第二个转化以第一个转化为前提和基础。

  2.评价时段的综合性

  与上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目标多维性相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即时效果和延时效果两大块,这就决定了在现实教学实效性评价中不仅要关注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测验及卷面成绩的表现等,还要关注其延时性效果,包括学生思想素质、道德水准的提升,“三观”的变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的养成等。如果评价只注重即时效果而忽视潜移默化的延时效果,则失去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最为核心和关键效果的评价,意义不大;如果只关注延时效果而忽视立竿见影的即时效果,则必然使延时效果失去作用基础,结果只能是既没有延时效果,又没有即时效果。所以,必须将即时效果与延时效果结合起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时段的综合性。

  3.评价原则的多元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决定了其教学实效性评价原则的多元化:既注重科学性,又注重政治性,同时关注价值性。这些特性决定了其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与一般专业课程评价体系的巨大差异,不仅要侧重书本知识和内容的掌握及应用,而且要考查背后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以及该变化背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调整和转变[4]。简单来说,就是不能仅从学生的卷面成绩和课堂表现僵化地看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问题,而是要考量和评估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立场观点、道德规范是否内化为学生的意识理念和价值导向,是否有助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是否有助于他们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路的信心增强。

  4.评价方法的双重性

  思想政治理论?n教学实效性评价是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对教学质量实证评估作出的质的鉴定。要对学生的有关书本概念、知识点及相关内容理解、记忆和掌握程度进行考查,无疑要增加量化指标,对其整体效果和业绩做数量化说明。但同时要看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要处理的还包括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意义等主观层面很难量化甚至不可量化的指标,具有质性评价的内涵属性,只能用语言予以直观表述,只能定性分析,难以量化判断[5]。

  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中,要适当地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力求实现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全面性 。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

  1.偏重显性效果,忽视隐性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可能显露于外,也可能潜隐于内。学生的课堂表现及卷面成绩更多反映的是有形的、可知的、外在的效果。而在实际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往往是潜隐于内的,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未来行为准则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疑都会产生深远且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这种内在影响难以捕捉衡量,但在其评价过程中却不容忽视。在实际教学评价中,人们往往看中外在的、直观的卷面成绩及课堂感受,而忽视内心的、思想等深层面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带来的长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隐性效果得不到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影响对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真实评价。

  2.偏重近期效果,忽视长远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近期效果主要是指学生能否记住和理解所学课程的概念和基本观点,以及是否具备运用相关理论认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效果的测评主要通过练习、考试、考核等方式来检验,并且往往以分数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除了近期效果,其远期效果更不容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远期效果主要包括学生思想水平、道德素质及日常行为变化,以及其思想行为变化是否对集体和社会产生积极影响。根据意识决定行为的理论,学生行为上的变化反映的是学生内在素质转化为外在行动的程度,而这一转化往往在教学过程完成后很长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现实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最终衡量标准,往往偏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是否学会了、真懂了、真信了以及是否主动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实践缺乏监测和跟踪。   3.偏重直接效果,忽视间接效果

  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有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之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引起学生知识结构、思想观念、道德素质、精神面貌的积极变化,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和工作,这是直接作用效果;由直接教学效果带来的学生精神面貌的改变、工作积极性提高往往会在物质层面或精神层面对集体和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不仅影响当时,还会影响未来,这是间接效果[6]。一般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间接效果的作用要远大于其直接效果。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现实教学实效性评价中却往往偏重直接效果,忽视间接效果,很大程度上存在“本末倒置”现象。

  4.偏重定量评价,忽视定性评价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内容只注重对学生所学书本知识、概念和知识点的考核和评价,相对忽视对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养成程度的衡量,忽视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程度的评价,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主要是一种质性评价的内涵属性[7]。这种评价方法静态单一,无法体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进行评价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考查需要做到多方面、多角度、多形式评价,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的特殊性和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构建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性质和教?W目标的实效性评价体系意义重大。

  (1)评价目标方面,构建知识、能力及价值的多维度考查目标。就知识而言,具体表现为学生对课程中牵涉到的概念、术语、理论、信息的理解、记忆和掌握程度;就能力而言,除了一般意义的技术和能力,在此更多强调的是政治层面上的敏感力、鉴别力、判断力,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就价值而言,取决于其是否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正确的“三观”,并将其作为一种精神支柱、价值内核、理想信念去身体力行[8]。

  (2)评价时段方面,将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结合起来,既要看到学生课堂表现、卷面考核成绩这一即时教学效果,又要关注学生思想道德、“三观”变化以及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养成情况等这一相对长期的教学效果。

  (3)评价原则方面,努力实现科学性、政治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考查,既要考查其作为专业课程的科学性,即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概念、内容及理论的理解与把握,又要考查该课程在满足国家意识形态教育方面的政治主渠道作用,同时,还要考查该课程相关理论和规范是否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价值导向,并作用于其未来“三观”的确立。

  (4)评价方法方面,实现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既涉及基础知识、理论观点这些可以量化而且能够量化的指标,又要处理人的思想观念、道德素质、价值理念等主观层面的难以量化甚至不可量化的指标[9]。对于前者,我们在现实的实效性评价中要充分发挥定量分析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的特点,在评价过程中增加量化指标,对其整体效果和业绩作更为明晰的数量化说明;对于后者,我们要意识到其需要质性评价的内涵属性,充分发挥语言的直观陈述评价作用。

  因此,要想客观、全面和科学地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必须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在不同的要素领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并以适当方式予以巧妙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理论课 实效性 实效 思想政治 评价 理论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