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加强高校大学生预备党员继续教育的思考与探索论文

加强高校大学生预备党员继续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8-15

加强高校大学生预备党员继续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作为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大学生预备党员能否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对于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普通大学生能够成为预备党员,必然有其先进的方面,而成为预备党员后,能否继续巩固先进性并不断发展,是高校党建工作者必须正视和关注的问题。当前,各高校对学生入党前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分细致周到,但对于预备党员的继续教育相对薄弱,存在着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的现象,使得预备党员队伍出现了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战斗力。因此,正确认识高校大学生预备党员继续教育的现状,对于找准存在问题的切入点并切实加以改进,探索加强预备党员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大学生预备党员继续教育的目标

  共产党员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支队伍在政党、社会、国家中的定位,要求其必然体现时代所赋予的先进性。当前,高等院校一方面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地,另一方面肩负着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高校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力量。做好高校党建工作,关系着即将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共产党员的发展,关系着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和活力。从现实情况看,大学生预备党员是学生党员的主体,因此,对预备党员培养阶段的关注程度,决定大学生党员的整体素质,决定着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的培养和发挥。

  大学生预备党员是学生中的优秀群体,但相对于正式党员,他们有一个继续接受党组织教育、考察的过程。在当前政治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大多数预备党员没有经历过艰苦环境的摔打和磨练,缺乏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生活经历的简单使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停留在表层,社会责任意识相对淡薄,对现实生活和未来理想缺乏理性的把握和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眼界和气魄。因此,在预备党员的继续教育和培养中,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发展观,尽可能在这一阶段解决好入党动机、自我发展、社会责任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坚定他们为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心和决心。

  预备党员继续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将大学生预备党员培养成为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优秀的改革者和建设者。

  二、高校大学生预备党员继续教育的现存问题

  1、教育对象“参差不齐”

  大多数的预备党员同志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拥护党的政策,能够不断学习、刻苦钻研,但我们在充分估计预备党员积极向上的基本素质的同时,也应看到他们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如部分预备党员入党动机不纯,入党后尚未树立党员意识。有的预备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但在思想和行为上没有完成角色的转变;有的预备党员总希望入党能带来个人好处,而对于党的理想、信念、宗旨理解不深;部分预备党员认为入党后就进了“保险箱”,出现“松口气”的思想,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2、教育管理“前紧后松”

  《党章》第七条明确规定:“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党组织对预备党员应当认真教育和培养。”目前,在高校基层支部普遍存在着“重入党前的发展,轻入党后的再教育”现象。在发展前,对发展对象进行重重考察和层层教育,但发展后就认为任务完成了,继而忽略了预备党员的再教育工作,导致部分党员“入党之前拼命干,入党之后松一半”,一些思想上的深层次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而继续教育的薄弱使得这些问题没有在预备期内被发现并解决,以致一年预备期满,就如期转正,失去了一年预备期的真正意义。

  3、教育形式“乏善可陈”

  部分党支部对党员预备期教育采取了一??模式、一个面孔和公式化的方法,往往是“学习―讨论―总结”三个步骤,步骤完成了,教育就算完成了,至于预备党员是否入耳、入脑、入心,则另当一回事了。目前,虽然也有不少党支部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如参观、实践等,但也存在着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预备党员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被动心理,对党组织生活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现象,使得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也间接导致了部分预备党员政治修养不高,理论知识贫乏。

  三、高校大学生预备党员继续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目前在预备党员继续教育中存在着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的社会环境的因素(多元价值观的冲突、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等);又有预备党员自身90后青年的时代特点(个人主义、思想开阔等);同时也有高校预备党员继续教育机制和模式的原因。由于前两方面的因素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并结合这些客观因素,深入剖析高校预备党员继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原因,才能切实解决预备党员的继续教育问题。因此,这些原因概括起来大致有四个“不”。

  1、教育目标不明确

  根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延续性、阶段性的特点,对大学生预备党员继续教育应重在抓提高。一方面有的高校没有清楚的认识到预备党员继续教育的必要系和重要性,忽视了对预备党员预备期的着重考察培养,没有明确预备党员继续教育的目标;另一方面,由于预备党员个体的差异,存在问题的不同,对其应加强党员意识、党性意识和模范意识的教育,还是要端正入党动机、加强政治理论水平等都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制定教育计划,即使开展了活动也不能达到继续教育的目标。

  2、教育形式不丰富

  基层党支部进行教育和交流的平台主要是开展党的民主生活会,但往往民主生活会成了党员发展会、党员转正会,为数不多的民主生活会采取的方式也多为理论学习和室内探讨。同时,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多为支部书记或指导教师单方面灌输,预备党员被动的学习,即使有参观、讲座等其他形式的教育活动,也因为是单方面的教育灌输而让预备党员有抗拒心理,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只有调动起预备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双向互动的教育方式,让预备党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使继续教育的效果更加深入。   3、学习机制不健全

  目前,部分预备党员存在主动性不足、惰性较大等问题,然而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学习或者党支部活动等多为普遍性的教育,对于预备党员的接受程度、教育效果等没有机制保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也不能促进、监督预备党员的主动学习和党支部发展。因此应健全预备党员积极学习、主动参与的学习机制,以加强继续教育的实施效果。

  4、党建监督不严格

  监督机制是保障基层组织较好发挥作用的有力保障。由于党建监督制度执行力不足,使得部分预备党员即使放松了对自我的要求,出现了一些错误也得不到监督和惩罚,使得更多的预备党员没有“后顾之忧”而理性信念淡化、进取心减退,错误的认为预备期只是一种形式,只要预备期内不犯大错误就一定能如期转正,对于党组织指出的缺点和不足,不仅不去努力克服,反而增添新毛病。因此,完善对预备党员的监督考察制度,是预备党员继续教育实施的制度保障。

  四、加强高校大学生预备党员继续教育的实践探索

  为了有效解决高校预备党员继续教育中存在的四个“不”,通过对预备党员继续教育问题的深刻分析,集思广益,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探索以加强预备党员继续教育。

  1、明确教育目标,制定科学计划

  在预备期的一年时间里,通过预备党员的继续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发展观,尽可能在这一阶段解决好预备党员的入党动机、自我发展、社会责任等方面的问题,使其符合党员的标准。依据这个目标,制定相应的教育和培养计划,特别是针对不同预备党员的差异,制定纯化入党动机、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增强党员意识等教育计划,有针对性地解决预备党员身上存在的问题,也为进一步?M行预备党员继续教育指引方向。

  2、“1+X”民主生活会,创新教育形式

  基层党支部定期进行的民主生活会是加强预备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为增强民主生活会集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创新集中教育的形式,采取 “1+X”的模式,即每次民主生活会都以政治理论学习、时事政治研讨为中心,根据预备党员的需求,采取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一方面加深对政治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进行某种知识和能力的培训。教育和学习的内容紧扣时代脉搏,紧密结合预备党员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以便于接受和理解;充分调动预备党员学习的积极性,根据自身的需求主动提出学习的形式,以锻炼和增强这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例如,支部成员可以采取“新闻发布会”和“答记者问”的形式对某一时事进行回顾和深刻探讨。在准备内容、进行演讲、回答他人问题的整个过程中,预备党员充分了解我国的国情和国内外局势。作为当代大学生,特别是党员,要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能认清事实本质,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同时,这样的过程也锻炼了预备党员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诸如此类的民主生活会,大大地调动了预备党员参加学习教育的积极性,增强了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预备党员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同时提高了预备党员的综合素质,增强了预备党员继续教育的效果。

  3、借鉴项目化管理,建立学习机制

  根据“三结合”原则,即党员与预备党员相结合、男性党员与女性党员相结合、不同专业党员相结合的,可以把党支部划分为几个学习党小组。结合支部“1+X”模式,将每次的民主生活会作为一个“项目”,由各个党小组轮流负责,进行项目化管理,尤其是发挥预备党员在团队中的作用,“项目”结束后,由党支部其他成员对这一期的主题把握、过程控制、实施效果、形式创新等方面进行评价,帮助预备党员进一步提高。平日里,以学习党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学习,充分利用电脑、网络、声像资料等方式,针对预备党员欠缺的地方进行学习和交流,使不同层面的预备党员都能学有所悟,有所提高。借鉴项目化管理方式,采取这样集中与分散的学习机制,将严格履行规定与灵活发挥自选结合起来,加强了预备党员继续教育的实施效果。

  4、完善考察制度,保障发展质量

  预备党员的监督考查制度,不仅仅要强调思想汇报制度,与培养联系人的汇报制度,更要从整个预备期内,记录考查预备党员的思想情况、学习情况、工作情况、党风党纪、群众关系及各方面的表现情况,作为是否转为正式党员的依据,保障预备党员高质量发展。为了将监督考查制度落实到位并有效执行,需要将监督考查制度的各项规定进行可操作性的划分及量化处理,有效避免因人为差异而造成评价的不公平。

  预备党员的继续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高校都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和新任务,只有坚持“以预备党员发展为本”,不断创新大学生预备党员继续教育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才能全面提高大学生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持。

加强高校大学生预备党员继续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论文搜索
关键字:预备 党员 高校 大学生 大学 教育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