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浅谈乡村住校生家庭教育缺失论文

浅谈乡村住校生家庭教育缺失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9-26

浅谈乡村住校生家庭教育缺失

  一、 引言

  ?е鲁鱿窒绱遄⌒I?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跟随父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农村学校撤建等原因。住校生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都存在一定的两面性,首先对于正面性来说,寄宿制可以快速地帮助学生独立起来,对于目前较多的独生子女来说,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锻炼其独立生活的能力,其次可以帮助学生对锻炼人际交往能力,使其良好的适应日后的社会生活。而作为反面作用来说,首先其使得良好的家庭关系出现疏远的现象。其次使得家长对于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不能做到全面的了解。最后是导致家长对于学生的家庭教育跟不上,使得本身对于对错观念判断较差的学生来说,出现错误决定的情况,容易使学生误入歧途。

  二、 住校生的教育缺失的表现

  (一) 社会教育缺失

  所谓的寄宿制学校,即是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和学习都在学校进行,在正常的学习工作日,学生不可以离开学校,使得学生出现教师、宿舍、食堂、操场的四点一线生活,对于学生的生活范围有了一定的局限性。而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是高年级学生还是低年级学生,都有着活泼好动、好奇、喜欢接触未知思维的表现,所以在学校对其认知出现阻碍的时候,学生会出现较为强烈的叛逆心理,使得对于学生的培养出现不利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使得学生的思维模式固化,知识得不到扩展,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思维局限,导致了学生高分低能、创造力差。

  (二) 家庭教育缺失

  对于寄宿制度来说,其对于学生产生的最大影响即为学生的家庭教育缺失,对于学生来说,在其成长和发育阶段,离不开家长对其管理和教导,但是在寄宿制的学习生活中,寄宿学生大部分时间会寄宿在学校,虽然有生活教师对于其日常生活进行管理,但是由于住校生人数较多,所以生活教师也无法全面的关注到,并且教师的关心和帮助亦不能和家长的关心相比。使得学生在学校出现或遇到挫折时,缺乏倾诉对象而不能进行合理的情感转移和情绪宣泄。经过调查发现,我校住校生家庭教育缺失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三、 勐秀乡中心小学住校生家庭教育的问题

  勐秀乡中心小学住校生家庭教育的实施状况堪忧的主要责任在于家长,这些家长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 “无能为力”型

  长期在外的父母因现实所迫,无法亲自照顾孩子,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无能为力。随着勐秀乡劳动力的流动,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表现突出,家庭教育缺失严重,家庭教育状况堪忧。以我任教的教学班为例,我班一共31名学生,其中父母常年在孩子身边的不足十人,十余个孩子的父母亲有一方在外地打工常年不回家,另有几个孩子的父母因为离婚形成单亲家庭,甚至这个单亲也长期不在家在外打工。另有几个是父母吸毒都被抓,直接寄宿在亲戚家,学校其他班级的情况也大抵如此。

  据了解,勐秀乡“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大致存在着三种结构类型:一是“单亲教育”型;二是“隔代教育”型;三是“寄养教育”型。“留守儿童”在这三种新型家庭中所受的家庭教育是粗放的、残缺不全的,主要存在两大缺失。第一、父母亲长年在外,亲情关怀缺失;第二、监护人素质偏低,家庭教育缺失。一方面是监管人监管不力,主要表现在:祖辈监管力不从心;亲戚监管责任不到位;单亲教育精力不充沛。另一方面是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想认识有偏差,导致“留守儿童”不仅是学习上的“后进生”,而且是心理、行为上的“问题生”。勐秀乡家长一门心思地扑在生产和创收上,每天起早贪黑,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孩子,更谈不上对孩子开展家庭教育了。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勐秀乡出现了许多“空巢家庭”。“空巢家庭”的孩子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亲属看管,多数是“看而不管”“管而不教”或根本“管不住”,家庭教育几乎空白。

  (二) “不管不顾”型

  家长过分依赖学校,没有明确的家庭教育意识,对自己承担的家长角色责任和义务没有准确的定位。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责任是送孩子上学,将他抚养成人,没有什么明确的规划和期望。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后的一句话是:“老师,我把孩子交给你了。”一些家长还有这样的口头禅:“成龙上天,成蛇钻草”,让孩子自由发展。特别是不少农民以及少数民族家长不能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是学校、老师的责任,自己的责任是将孩子抚养成人,只负责孩子的吃、穿,能否成才就看孩子自己。而我们勐秀乡少数民族居多,有德昂族、景颇族、傈僳族等,因而对孩子的教育就顺其自然,没有明确的要求,孩子自己能学到什么程度就学到什么程度,学不了就不学。或者因为经济原因,觉得即使孩子将来考上了大学家里也是供不起,何况现在大学生就业不太容易,所以就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放任自流,不管不问。家长们没有一点角色意识,不明白家庭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就谈不上用心了,这样的家庭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

  (三) “认识偏颇”型

  勐秀乡中心小学住校生家长自身素质普遍较低,不能适应现代学校教育要求,家庭教育观念落后、目光短浅、意识淡薄。

  1. 重视孩子身体发展,轻视孩子心理健康

  现在家长对孩子身体健康关注过度,对孩子心理健康却不重视。家长对心理知识一无所知,无法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对孩子的心理隐患也不知如何预防和消除。父母不能帮孩子处理好一系列冲突,最容易使孩子发生各种心理障碍,这些应引起父母高度重视。   2. 重视孩子学习成绩,轻视孩子行为习惯

  许多家庭教育最明显的误区之一是把分数当孩子发展水平的唯一尺度。他们认为,只要孩子成绩好,其他的都可以忽略不计。期末时孩子回到家,父母首先会询问孩子考了多少分,至于其他的,诸如孩子的行为习惯,他们则不会太关心。这种“重智轻德”的后果十分严重,久而久之会造成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没有把“学会做人”当作自己的首要任务,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思想道德的修养,思想品德素质较差。更有甚者,因孩子学习成绩好而对不良行为视而不见,任其发展。

  3. 重视孩子表现结果,轻视教育引导过程

  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解决问题的方法简单粗暴,动辄训斥打骂,对孩子的问题做不到奖惩分明。在对儿童学习的重视上、家长重视的是儿童的学习成绩,儿童在班上的名次,而非重视儿童的学习过程。重视学习结果,轻视学习过程;注重名次和分数,轻视对儿童学习活动的指导。重结果而轻过程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普遍特点,这就导致家庭教育简单化倾向的原因。

  4. 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对于寄宿生来说,集体化和统一化的管理模式可以帮助教师减轻管理负担,同时加强管理的效果性,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其容易抹杀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得学校的教育犹如工厂一样,全是统一标准制造。

  四、 住校生教育缺失的应对策略

  (一) 加强学校实践活动,优化教育环境,完善教师教育管理机制

  改变传统的寄宿生管理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生活的体贴、关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美化、绿化校园,及时维护校舍门窗,使环境怡人、整洁有序,为师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条件;加强教师对学生生活、学习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适当增加教师和后勤人员的储备。

  (二) 建立家校互动平台,成立学生心理档案,创造三方沟通机制

  家长会是家校互动的重要途径。学校应至少每学期开一次家长会,提前约定时间与家长见面,对于不能参加的家长,学校要及时通过手机短信或信件等方式将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告知家长,使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在校状况,做到对学校的教育放心;同时告知家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需要家长的爱,家长要尽量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家长也要注意在家里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的能力,要求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三) 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引导学生积极适应寄宿生活

  住校生需要友谊,需要和同学搞好关系,在他们这个年龄段友谊是日常生活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知心朋友的他们会感到孤独与无助。相互的倾诉能给他们带来欢乐和支持,来自朋友的鼓励和安慰,比家长、教师的教育作用更大。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独自解决在学校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鼓励他们积极与他人相互沟通,化解误会与苦恼。在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要及时向别人求助。

  五、 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乡村住校生来说,寄宿制教学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存在两面性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将寄宿制的优点发挥出来,同时对于寄宿制的缺点,教师应根据其缺点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和管理计划,同时及时和家长沟通,帮助学生全面的提高。

浅谈乡村住校生家庭教育缺失

论文搜索
关键字:住校生 家庭教育 缺失 乡村 家庭 教育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