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网络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微探论文

网络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微探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0-03

网络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微探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它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又不可避免的存在负面效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神圣使命,文章从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原因分析和对策三个层面展开论述。影响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论述;原因分析主要是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角度分析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对策是利用网络的先进性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抑制消极影响等方面给出应对办法。

  一、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素材。

  (2)为思想政治教育拓宽了空间和渠道。

  (3)有利于及时掌握大学生的真实的思想动态,使思想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

  2.消极影响

  互联网上信息网上信息丰富,但良莠不齐, 容易腐蚀大学生的头脑,使其迷失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一些腐朽生活方式的信息,给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了消极影响。

  二、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大学生沉迷网络原因分析

  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大学生沉迷网络的情况并不鲜见。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研究人的需求时应用得最广泛的理论。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较低层次的需求满足后,能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当某一层次需求未得到满足,则想方设法寻求满足。下面从五个层次分析大学生沉迷网络原因。

  (1)生理需求。生理需求指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需求,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求。当今在校大学生大都是沐浴着改革的春风长起来的80后、90后,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物质条件的进步使衣食无忧的大学生的比例越来越高。

  (2)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和生理需求一样,在安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人们唯一关心的就是这种需求。

  (3)社会需求。社会需求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这些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大学生的精神,导致情绪低落。当代大学生个性较强,一旦其社会需求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满足,容易转向网络,寻找虚拟的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等以满足其社会需求。

  (4)尊重需求。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尊重需求是较高层次的需求,需要大学生通过充分表现自己各个方面的才能等获得自我尊重和他人的尊重。这是一个能力积累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果遭遇挫折,并且没有很好的把控自我,就为网络的趁虚而入提供了机会。

  (5)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目标是自我实现,或是发挥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要满足这种尽量发挥自己才能的需求,在某个时刻部份地满足了其它的需求。当然自我实现的人可能过分关注这种最高层次的需求的满足,以致于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这种层次的需求在网络的条件下也可不同程度的实现。

  通过对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描述可见,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这两种较低层次的需求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进步,得到满足的机会大大增加。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成为需要满足的关键需求。大学生处于需求层次较高,而满足高层次需求能力较低的矛盾中。网络的出现给高层次的需求提供了某些“快捷方式”,因而,出现了部分学生沉迷网络的现象。

  三、网络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健全网络法制法规,净化网络环境。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对于传播不健康、不合法的言论以及上传暴力、色情内容的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各有关职能部门应对信息资源及时捕捉和监视,加强信息审查的力度,对不良信息进行有效的屏蔽。高校等也应在大学生中间大力宣传介绍网络法规、网络道德,让大学生网民懂得什么是网络违法行为,文明上网。

  (2)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网络文化同样不可或缺。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多建立一些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最新的党的政策等的“红色网站”,引导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总之,思政工作者应抢占网络文化阵地,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和谐文化主旋律。

  (3)加强对沉迷网络的大学生的需求疏导。从文中分析可见,沉迷网络的大学生的主要原因是其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在现实世界中未得到充分满足,转而寻求在网络中的虚拟满足。一味抓住网络带给学生的不良影响对学生上网采取的埋怨、责备、限制等教育方式反而会引起大学生的好奇和逆反心理,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随着在现实学习和生活中需求的满足,大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觉意识,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

  (4)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高校可考虑设立一些必要的心理课程,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培养其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心理课程也可以传授给大学生心理调适的方法让其进行自我调适。

  

网络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微探

论文搜索
关键字:育新 思想政治 视角 思想 政治 大学生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