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关于重构高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论文

关于重构高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0-25

关于重构高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6)0 6-0110-02??

   面向21世纪构建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是当前高师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但是,目前高师在课程结 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仍沿用以前的模式,培养模式的滞后已严重制约着高师培养 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加快高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建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新型人才 培养模式,就成了高师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的内涵是一种人才培养的教育思 想和体现教 育思想的培养目标、规格、教学内容、培养方式以及保障培养结果的机制的总和,并在实践 中形成的定型化范式。即高等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大学生设计的知识、能 力和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具有较为稳定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活动结 构框架、活动程序和方式。涉及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教学活动 运行机制和非教学培养途径等。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培养模式处于指导地位,并以此为核 心决定着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教育的目的性。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质量的总体要求,对教学方向、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起着决定作用。党和国家规定的教育方针是构建人才培养模 式的根本依据。

  2.服务对象主体的多元性。教育培养的人才应适应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和满足学生个性 化的发展,地方性学校主要培养的是地方性第一线需要的人才。因此,确立教育的培养目标 及其规格应当强调服务对象主体的多元化,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和服 务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3.内涵意义的层次性。人才培养模式应包括:培养目标及规格的目标体系;教学内容、教 学方法、与手段、培养途径等的内容方式体系;教师队伍、实践基地、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 等的保障体系。

  4.模式的实践性。人才培养模式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结晶,尤其应当强调具有坚实的 实践基础。经过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代表性模式,才有生命力,才有借鉴作用。

  

  二.传统高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定位较低。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合格”的中等教育师资作为高 师培养目 标。但在高师教育实践中,许多教师包括一些领导同志认为,高师通过几年的教育,只能培 养预备教师或“合格的毕业生”,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教师。预备教师是“现实标准”,合 格教师是“标准”的指向。现实标准属于学历角色,“标准”指向属于社会职业角色。这种 观点显然降低了高师培养目标的标准,不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不利于我国高师教育走向现代 化。在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教师的作用及社会及其素质的要求已远非昔日可比。人 们普遍认为,只有教师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和较强的自主性,成为教育教学方面的“临床专 家”,方能满足社会日益发展和学生在认知、情意学习等方面的需要。

  (二)培养口径狭窄。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存在专业面狭窄、分科 过细的问题。在一 个专业中,除公共课外,近70%是直筒式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系列。高师学生知识面狭窄 ,知识结构不够协调合理。理科学生缺乏文史知识,文科学生缺乏自然科学知识。在业务素 质方面,高师学生突出的问题是适应面不够宽,能力结构不够均衡协调,最为薄弱的是创新 能力。多数学生不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适应中等学校教育教学手段日益现代化的需要。

  (三)师范特色不鲜明。师范大学与其它大学比较,最突出的个性特色应该在“师 范”上。 整个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充分体现出“师范特色”。从我国高师教育现状来看,师范教育应有 的特点并没有渗透到教育的全过程中去,体现师范特色的教育类课程一般只开设教育学、心 理学学科教育学。这几门课程教学比较重理论,轻应用,与中等教育实践的联系不够密切 ,学生迫切需要的从教能力训练虽然也有计划,但缺乏时间和空间,落实的力度不够。教育 见习、实习、教育调查是师范生综合师能训练的最佳形式,但由于时间太短,次数太少,实 习内容单一,缺乏有力的指导和严格的考核,往往流于形式,实效较差。师范院校应该是高 度重视教育教学研究,率先研究、应用先进教学方法的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师 范生学习的榜样。然而,师范院校不讲究教学方法的教师大有人在,“注入式”、“填鸭式 ”、“满堂灌”、“照本宣科”的方法随处可见。这样的教学方法抑制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 个性品质的发展。

  (四)教学上严重的“应试教育”倾向。在人们的主观认识中,似乎学生 上了大学就再 不必受应试教育之苦了。然而,整个高等教育包括师范教育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应试教育现 象。由于整个中小学教育阶段一直存在着升学竞争的压力,青少年一旦升入大学,实现了多 年的奋斗目标,便失去了生活的目标。为了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范大学在教学管 理上试图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于是便有了“奖学金按学习成绩高低滚动制”“教考分 离制”,在师生中也就“顺理成章”地有了“教为考服务”、“60分万岁”等现象,以及“ 学生考得不好,说明教师教学无方”的说法,迫使教师为迎合教学评价指标而把考试作为目 标,致使教学内容僵化。学生为应付考试,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不久便忘记了, 完全重蹈了高中阶段的应试教育覆辙,背离了大学阶段的素质教育目标。

  (五)实践环节相对薄弱,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传统高师人才培养模式 特别强调基础理论 教学与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对应用性课程重视不够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通过对部分高师 近几年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查分析,其理论课程基本占到教学计划总课时的近90%。学校很少 组织学生开展教育调查、教学观摩、模拟教学等活动。就连对学生从教技能的锻炼起着关键 作用的教育实习也只有6周左右的时间,这与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的15周、法国的27周相比 真是太少了。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不强,缺乏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难以适应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

  

  三、重构高师人才培养模式的设想

  

  (一)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在培养目标上,要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超 越单纯的 教育专家的视野,更重视人的综合素质、全面素养和发展潜能,培养“通才基础上的专才” 、“宽才”、复合型人才、一专多能的人才等,培养具有更强的适应力和创造性的教育教学 人才。

  (二)拓宽专业口径。通过对近几年毕业生的跟踪及初、高中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 ,发现毕 业生到岗后存在明显弱点和不适应现象,高师课程设置与初、高中教育对师资的要求存在一 定的错位,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知识专深导致学用脱节;二是单一的知识结构与对初、高 中教师一专多能的要求存在差距;三是师范技能基本功差,适应期长。根据新型师资培养目 标即“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要求,贯彻“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 的原则,淡化专业界限,破除“学科中心”思想的束缚,向专业外延伸和相关专业拓展,实 现多学科交叉渗透。

  (三)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学校应根据学生的需要,利 用周末开 设公共选修课,为学生提供选择面宽泛的有关人文社会科学、科技发展、书法和社会等方面 的课程。并有针对性地对文科学生进行科学知识教育,对理科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通过 文理渗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同时,应摒弃满堂灌、形式单调、程式呆板的教学 方法,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充分利用多媒 体技术、网络技术、远程教育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技能和效果。??(四)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建立开放性、兼容性的课程体系。进行 高师课程改革 ,首先必须转变课程观念,树立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科学的高师课程理念,正确处理课程改 革中的各种矛盾关系,如:知识与能力、专业课程与教育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必修与选 修等关系。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必须做到:第一,要紧扣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做到文 理渗透、理工结合。第二,要注意专业内容的更新,尽可能地反映学科发展的新成就。并且 要精简学科专业课程的设置,做到少而精、博而通,强化基础、打通主干,深入前沿。第三 ,要强化教育类课程。应大力强化教育类课程,开设多门教育理论课程,并有针对性地开设 教育方法论方面的课程,提高教师工作的专门化和现代化水平。

  (五)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一 定要处理好理论与 实践的关系,在加强理论教育的同时,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步扭转人才培养中的重理 论、轻实践的倾向。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加大在校生的教育见习和实习力度, 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教学实践能力出发,建构合理的教学实践体系,加强教学基地建设。建立 完善包括增加教育见习时间、加强微型教学实践、完善教育实习制度、加强教育实习的管理 等环节在内的一整套实践体系。高师院校要把基地的建设纳入校教育管理计划之中,把建设 教学基地作为基本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重构高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论文搜索
关键字:重构 人才培养 模式 人才 关于 教育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