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学生实习效果的多维度评价方法论文

高校学生实习效果的多维度评价方法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1-09

高校学生实习效果的多维度评价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实习是高校人才培养,特别是职业技能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实习满意度不仅仅是实习过程中的个人体验,它还关系到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甚至与就业后就业准备,人际关系,工作满意度都有关系。与过去相比,现代高校教学更加重视对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实习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尽管如此,在当前的高校实习管理中,对实习的评价和监控环节却存在不小的缺陷。例如,几乎所有的实习效果评价,都集中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方面,而对其它方面关注较少。而当代的高等教育研究和职业生涯研究表明,专业技能水平并不是人才培养的唯一目标,职业生涯规划,个人从业意愿,以及必要的个性特征等,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实习的作用不仅限于培养实践技能,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并且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和定向的机会。有效的实习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更可以为本行业留住优秀人才,提升专业就业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实习是整个人才培养中特别重要的环节,不恰当或者无效的评价方法,也阻碍了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因而,遵循一个有效而全面的评价方法,来对高校实习生的实习效果进行评价,这是保证和改进实习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有必要引起重视。

  二、实习效果的评价维度

  通过对近年来高等教育实习的研究总结,以及大量实证研究发现,实习效果中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可以成为评价的关注点。这四个方面的实习效果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而同时又分别对总体和长期的人才培养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而,要全面评价高校学生的实习效果,有必要从这四个方面进行多维度评价,包括实习生的技能学习状况,实习生在工作环境中的人际技能状况,实习生的职业生涯定位情况,以及实习生在适应新环境中的心理压力感受。

  (一)技能学习评价

  虽然在实习之前,大部分学生已经完成了核心课程的学习及考核,但在实际工作中,哪些所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这对很多学生来说仍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教学实习以模拟真实工作情景的方式,突出工作环境中所需要的核心技巧,且人际环境也比较真实,这对提升学生的适应性具有极大帮助。此外,当代多数行业都存在技能更新速度快,导致教育内容落后的问题,实习环节可以对此缺陷给予一定的弥补。因此,作为教学管理方的高校来说,对于这种衔接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环节,在管理上的灵活性和及时调整是其必需的。尤其在目前这个技术水平突飞猛进,职业技能需求不断变化的时代,能够及时根据当前的反馈对,教学实习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也很有必要。对实习效果的评价和分析可以为此提供必要的信息[1]。

  (二)人际技能评价

  实习生在职业活动中的人际技能是否得到了加强,这也是需要监控的项目。现代社会多数职业都必需通过与人的交流与合作,才能圆满完成。因此,提升职业领域中的人际技能,这也是实习的重要目标。实习中学生处在相对真实的职业人际环境中,这是学习人际技能的重要机会,而且这种机会在校园内是难以得到的。通过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让学生适应与校园生活不同的,职业化的社会环境,锻炼其人际能力。实习生在此方面的反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未来的工作质量。在服务业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的今天,很多专业的人际技能甚至已经成为职业技能重要的一部分,而在传统教学中,这种技能难以在课堂中实现,这更凸显了实习的重要性。对于这种重要性,很多高校也已经有所认识,但在实践中,少有人将其明确的作为一个实习效果指标加以评价,这是未来相关工作中需要进行改进和补充的。

  (三)职业生涯定位评价

  是否能强化职业生涯定位,这也是实习的一个重要的功能,但这一功能在过去很少受到应有的重视。事实上,这一方面的效果往往决定学生的择业取向,因而对于专业教育的价值能否实现有重要影响。

  在实习过程中,高校学生面临扮演职业角色的任务,这种角色的扮演和转换容易产生现实与理想的差异。学生是否能接受这种角色转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最终的职业选择。因此,对于职业生涯定位准备的评价,也应该是对实习效果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在实习期间,对于先前本专业内职业生涯定位的满意度较低,则有可能促使学生较多的在就业选择中不重视,甚至刻意远离所学专业,造成教育资源浪费。

  (四)心理压力评价

  集中实习的过程通常需要离开学校环境,进入一个新的生活环境中去。这种生活中的环境变化,以及生活内容的变化,会成为一种心理应激来源,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这一特点在同类研究中也有发现。这方面的反应既可以反馈出学生对于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同时也体现了环境压力在学生心理上的影响。一些调查显示,相对于其他三个维度,学生在这一方面普遍评价较差,感受到更大的压力。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不足。鉴于心理健康及心理耐压能力对个人学习和工作效率的广泛影响,加之这种适应能力在多种工作中都是必要的,这也是实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锻炼的方面。同时,这一方面的反馈,对于高校如何为实习学生提供生活方面的支持,以及做好实习前的辅导动员,实习中的心理疏导等工作,具有很大参考价值。

  三、实习评价对象的选择与特点

  除了评价维度的确定,在实习效果评价过程中还必须面对和解决评价信息来源的问题。多数高校的教学质量监管体系都是针对校内教学的,对校外实习活动的监控能力相对较弱。而通过学生的实习反馈来了解和监控实习质量,是一个可行性更高的途径。特别是那些对于实习不满意的学生,其意见更加值得重视[2]。不过要通过实习生的主观意见来客观评价实习效果,首先要使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而且还必须了解高校实习生的特点,以免受到其主观性的干扰。以往研究显示,不同学生对实习效果的主观评价存在以下特点。

  (一)毕业生与在校生的差异

  已有的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学生实习的主观评价受到自身属性的影响,不同群体的评价特点是有差别的。例如已经毕业的学生和在校生之间的差别就十分明显。已经毕业的学生在较为关键的技能学习,人际能力上的评价通常低于在校生。其对实习的评价会随着实际工作经验的增加而降低。而在压力维度上,他们感受较低,显示出更高的适应能力。这两方面的差异是对毕业后实际工作经验,以及生活环境变化产生的反应。

  (二)其他差别

  除此之外,其他一些差异也影响到学生主观评价的。例如在男女生间就存在一定的差异,通常体现在人际与职业生涯两个维度。这些差异的来源与教学实习本身关系不大,而是由性别差异导致的个人性格、社会地位环境等因素导致。在职业领域的人际压力与生涯规划方面,男性在传统文化中承受了更大的压力,而女性面临的压力相对较小。尤其在职业生涯维度,男性对于“立业”这一人生目标通常要求更高,因而在职业生涯适应中更多地考虑到面临的竞争与长期规划问题,其相关的期望和要求也必然较高,相应的满意程度和评价也就降低了。 (下转第126页)(上接第124页)

  在专业差异方面,文理科这一专业差异并不造成显著的差异。这一事实对于那种认为理工科专业才应该更加重视实习的观点提出了挑战。事实上在职业竞争日趋激烈,技术型人才备受青睐的当代,无论是学生还是高校本身,无论其具体的专业性质如何,都无法忽视实践能力与经验的重要性[3]。有鉴于此,当前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培养应用人才的时候,无论是文理专业,都必须特别重视教学实习以及日常教学中的实践内容。

  四、建议与展望

  探讨高校学生对实习的满意度和相关评价,有助于学校了解实习生对实习内容及整体规划满意度与感受。进一步来说,可以为将来如何改善实习提供方向,并吸引更多优秀学生在专业领域内发展,以提升本专业的就业与人才稳定性。有鉴于此,国内外学术界都对此领域都有所关注。相比之下,国内对实习满意度的研究多集中于个别专业,而一般高校的实证研究较少,还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而且国内目前还缺乏成体系的高校实习效果评价方法,因此这是一个极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可以多关注就业之后的学生对实习的反馈,并比较相同类型的学生甚至学校的实习效果,以得到更全面的结论。在重视学生主观评价信息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特点对这些评价带来的偏差,这样才能客观的对实习效果进行评价。最后,学校自身也应该主动的,常规性的进行此类评价,以实现对实习质量和方向的准确监控。

  

高校学生实习效果的多维度评价方法

论文搜索
关键字:多维度 多维 实习 评价 效果 高校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