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论通过个体行为控制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水平论文

论通过个体行为控制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水平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1-14

论通过个体行为控制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水平

  【中图分类号】G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8-0-02

  

  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将其纳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中,并旗帜鲜明地指出,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这样高校学生工作才能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才更有利于大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以往,关于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工作,更多地采用教育引导的方式,期待能使所有的学生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完美状态。但现实的情况是,人作为有差异性的个体,不可能同时进入一种状态。人们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的表现和程度总有不同。即使在认知水平相当的情况下,个体的行为控制方式和特点也会直接影响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水平和进程。因此,研究如何通过个体行为控制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了解掌握个体的行为特点和规律

  了解掌握个体行为特点和规律的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还可以采用测验法,使用已有测验或设计新测验,使个体行为控制更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行为特点和行为规律的测验包括个性测验、态度测验和行为测验。进行个性测验可选用效度和信度较好的已有量表,如16PF等。进行态度和行为测验时,考虑到测验的目的是了解大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的态度和行为,因此可以自行设计制定测验量表。制定测验量表首先要确定测验目的,拟订测验编制计划,编选测验项目,预测和项目分析,合成测验,使测验标准化之后鉴定测验,最后编写测验手册。测验的时间一定要及时恰当,应尽量选择在大学新生入校后两个月左右进行测验,因为此时的大学生已经基本渡过适应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态度和行为基本可以体现个人的风格。测验的执行和结果的分析要由专业人员完成。测验的内容可以有如下三个方面:

  1.1 个性测验

  个性是指一个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性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的个性并非生而具有,它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受周围环境社会关系所制约,个性所表征的是具体的、活生生的、行动着的人。因此个性测验在研究个体行为控制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需要出发,我们可依据个性测验的结果将学生的个性类型按不同的标准分类。(1)内控型和外控制。内控型的人将自己的行为和行为结果归因于个人努力,有利于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外控型的人认为自己受命运摆布和外部控制,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是依靠运气和机遇。可见外控型的学生较难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2)高成就需要和低成就需要。管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的成就需要存在个别差异,是影响个人行为的重要个性特征。高成就需要的学生比低成就需要的学生更容易建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行为。(3)高自我肯定和低自我肯定。自我肯定即人们是否喜欢自己的程度。高自我肯定的人积极、乐观、自我效能感强,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表现出高水平。而低自我肯定的学生在个体行为控制上容易遭遇较多困难。(4)高自我警觉和低自我警觉。自我警觉是指个体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适应外界变化的能力,它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控制,心理学研究表明,具有高度自我警觉能力的人可能成为出色的管理者,因此,我们相信高自我警觉的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有更高的水平。

  1.2 态度测验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态度的特点有内在性、对象性和稳定性。态度有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性三个成分。一般地说,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在它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态度与行为关系比较复杂。态度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当然个体具体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还受情境、认知因素,甚至是过去的经验与行为的影响。由此可见了解个体的态度特性,对研究个体行为控制有重要意义。需要测量的有:学业态度、对学校和班集体的态度、对教师和管理者的态度、对各项规章制度的态度、对学业、工作和生活的满意度等。常用的态度测量方法有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最法等。在使用量表测量态度时,主要测量态度的方向与态度强度两个属性。前者是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反应的测量,后者是对上述反应的程度的测量。在测量时候可以采用五点法、七点法和十一点法三种尺度,将个体的态度数量化。

  1.3 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行为测量

  个体在一生中有很多行为,有些行为是个体稳固的行为模式的展现,有些行为是应激行为,有些行为是模仿的行为。对大学生个体行为控制起到决定作用的是个体稳固的行为的控制。因此,我们需要将那些能够影响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重要行为进行量化。

  (1)学业行为

  学业行为在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行为中占主体地位。可以量化的行为有:

  A.周平均上课缺勤率,包括旷课和早退,旷课包括无故旷课和不得已旷课(生病、意外事件等),指标为频次和持续时间;B.周平均学习时间,指每周平均实际自习时间,与自习时间相区别,是将自习时间中的休息娱乐时间剔出;C.周平均参加学术类报告讲座的次数;D.周平均阅读专业书籍的数量;E.学期平均科研成果数。

  (2)生活行为

  A.学期平均违反校规校纪次数;B.周平均睡眠时间;C.周平均参加人际交往活动次数;D.周平均娱乐时间;E.周平均情绪低落时间;F.周平均人际关系中亲密和冲突的次数;G.学生组织或社团离职率,即离开某一组织或社团的次数与参加组织或社团数的比率,离职率包括自愿离职率和非自愿离职率,自愿离职包括功能性离职和功能失调性离职,功能性离职是指个人想离开组织或社团,而组织或社团也认为该人离开对组织或社团并无损失,组织或社团对该人有消极的评价。功能失调性离职是指个人想离开组织或社团,但组织或社团想挽留该人,该人离开对组织或社团的工作会产生影响。

  

  2 控制个体行为的方法

  (1)学生进行个体行为自我控制的三个步骤:首先是树立有利于自我成长的行为标准和合理认知。在了解自己的行为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将不利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行为列出,以确立一套合理的行为标准;其次,采用日志法,记录每天自己的真实行为,在月末将其与确立的行为标准做比较找差距,并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再次,减少那些不利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行为,如遇困难可以寻求他人帮助,如有进步必须给自己奖励。

  (2)按照学生个体行为特点和规律进行归类

  教育者应按照学生个体行为特点和规律将高个体行为控制能力学生和低个体行为控制能力学生进行归类,对前者鼓励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对后者进行更多教育帮助,给予帮助,具体帮助可以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进行认知训练,包括个体行为控制对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对自身成长的意义等,使学生体验到自我效能感、自我控制感、使命感。并通过调节自己的认知、想象、内心言语建立有利于个体行为控制的积极的思维模式;其次,进行行为训练,设置与实际的生活中相应的情境,通过学生的参与、感受与反思,认识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的个体行为方式,激发学生自我改变的强烈愿望和选择有效的行为控制。

  (3)个体在行为控制中遇到挫折的处理

  不同个体在行为控制中遭遇挫折的原因和表现不同,有的起因是环境起因即由客观因素引起的挫折,有的起因是个人起因即由主观因素引起的挫折。一个人是否体验到挫折与他的成就动机、抱负水平和个人容忍力密切相关。挫折后的表现也有很大差异性,挫折行为表现的主要特征是攻击、退化、固执和妥协。学生本人和教育者可以一起记录和分析学生个体的挫折行为起因和表现类型,如果学生不能自行处理挫折,则需要教师介入,必要时邀请心理专业人士帮助处理,巩固个体的良性行为控制,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水平。

  (4)教育者应谨慎处理学生的逆反心理

  教育者在教育引导大学生进行个体行为控制以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水平时应谨慎处理学生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指个体用相反的态度与行为来对外界的劝导做出反应的现象。逆反心理是一种心理抗拒反应,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一种正常的心理机能。典型的逆反心理有三种:超限逆反、自我价值保护逆反和禁果逆反。超限逆反是机体过度接受某种刺激后出现的逃避反应。对任何刺激包括能给个体带来巨大满足的刺激,人的接受性都是有限的,如果过度,对个体是一种压力,甚至是伤害,个体就会采取措施逃避刺激。教育者不讲方法的喋喋不休的说教一定会让大学生不胜其烦。自我价值保护逆反,是说自我价值和尊严对人的生活具有特别的意义。当外在的劝导或影响威胁到人们的自我价值的时候,人们就会有意无意地进行自我价值保护,对外在的影响起反向的反应。教育者若站在权威的立场上批评或否定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阶段性成果,学生可能由于自我价值保护逆反,故意和教育者闹别扭,以显示自己的自尊和力量。所以,要有效地说服别人,就必须维护他们的尊严和价值。禁果逆反,是指理由不充分的禁止限制反而会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欲望。被禁食的果子特别甜,被禁止的事情偏有人做,这就是禁果逆反。探究未知,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而对事情简单地禁止,那么该事物会对个体产生特别的吸引力。因此在制定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标准时,应理由充分,广而告之。

  

  3 将有利于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行为固化

  无论是学生本身的个体控制行为还是在教育者帮助下训练出的个体控制行为,只有在这些行为固化以后,才能对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产生久远的影响,因此固定有利于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行为是必须要做的工作。

  (1)确保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态度和行为的统一,巩固良性行为考虑到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行为的表现有个体依从的可能,因此要确保态度和行为的统一,巩固良性行为。美国学者凯尔曼(H. C. Kelman,1958)提出态度形成包括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依从是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此时行为受外因控制。依从是表面的、暂时的,是权宜之计,是一种印象管理策略。认同是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在认同阶段,个体受到态度对象的吸引,但已超越属于外部控制的奖惩,而主动趋同于对象。这一阶段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于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内化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并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内化是个体原有态度与所认同的态度协调的结果,是以理智,即认知成分为基础的。因此只有将大学生对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态度带到内化阶段,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行为才能真实而长久,因此需要对依从和内化状态的个体进行态度转变。依据美国学者霍夫兰德等人(C. Hovlzand,1959)指出的态度转变理论,应该从以下几个影响因素着手。首先是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传递者要有较高威信、立场是为学生服务,说服的意图不是操纵而是帮助等;其次是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信息差异适中、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面对面的交流;再次是考虑接受者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人格因素、个体的心理倾向等;还有情境的因素,包括预先警告、注意分散、中等频率的重复等。

  (2)通过个体行为控制来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水平的程序

  第一步,自我观察;第二步,自我设置目标;第三步,控制环境中的能促进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线索;第四步,在实际生活中的模拟式演练;第五步,对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行为进行自我奖励同时对不理想的行为进行自我批评。

  (3)巩固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行为的有效方法―阳性强化法

  阳性强化法(Positive reinforcement Procedures)或称正性强化法,应用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强调行为的改变是依据行为后果,其目的是通过奖赏、鼓励等方式使某种行为得以持续,即运用正性强化原则,每当学生出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行为之后,采取奖励办法,立刻强化,以增强此种行为出现的频率。操作要领:在进行正强化矫正时,教育者或个体自己要选择被强化者喜欢、需求的强化物。“奖赏”时要立即兑现,要说明出现了哪一种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行为后得到的奖励。强化物的数量不宜多。操作方法步骤一,强化前,首先了解问题,再确认目标行为,划出基准线。被选出的目标行为应该是能被客观地控制,可观察与评价其程度,而且能够反复进行强化。步骤二,选择有效增强物。如消费性增强物、活动性增强物、操作性增强物、拥有性增强物、社会性增强物等。针对学生具体情况,选择有效增强物,以期达到确实有效的强化与矫正目的。步骤三,拟订矫正方案或塑造新行为方案,以期取得学生的积极配合。矫正方案不但确认被矫正或塑造的行为,还应包括采用何种治疗形式和方法、确定应用何种增强物等。根据情况变化,矫正方案还可随时调整。步骤四,强化过程中,每当目标行为出现,应立即给予增强物,不能延搁时间并向学生讲清楚被强化的具体行为,使之明确今后该怎么做。步骤五,一旦目标行为多次按期望的频率发生时,应当逐渐消除可见的增强物,而以社会性增强物及间歇性强化的方法继续维持。以防止出现强化物的饱厌情况。步骤六,治疗程序结束之后,周期性地对该行为作出评价。

  

论通过个体行为控制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水平

论文搜索
关键字:自我 个体 水平 行为 控制 大学生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