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物理学论文 >> 高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的实施论文

高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的实施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2-02

高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的实施

  时代的发展使我国基础教育正面临着深刻的改革,新课程改革作为教育的重要特色,其关注的是人的发展,也就是在学校的日常教育中,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对学生创新精神进行培养,其改革的关键环节就是课程的高效实施。因此,我们说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就是课堂教学的改革。

  一、高中物理科学探究活动的原则

  探究性学习是一个重过程、重探索、重能力的课堂教学活动,它具有操作简单,师生交流频繁,课堂自由度大的特点。因此,在物理科学的教学过程中,为实现良好的教学情景创设,教师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指的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放手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和主动探究成为学习的主人。以人为本的探究式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活动主题,让学生自发和自主地感悟、体验和思考,因此在高中物理探究活动教学中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探究,让学生亲自动手、自主思考,而不是一味地“一言堂”式的讲解。

  (二)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是指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努力营造积极的教学气氛,促使物理课堂形成师生互动的课堂模式,学生得以独立思考,思维拓展。开放性同时包含着一定的民主性: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要发扬民主,彼此尊重对方的意见。因此,要求教师不能轻易地否定学生表达的观点,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路,在探究过程中,重视对差生的管理,鼓励他们加入到学习分组讨论中来,积极地与班级其他学生共同进步。

  (三)问题性原则

  学习者探究科学性的问题是物理学科本身的特征。善于提出和解?Q问题是物理探究教学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任何发现和提出问题都是实现探究式教学的良好开端。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质疑心中的疑惑,增强对外界信息对学生学习的敏感性,带着问题去思考,学生能够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共同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渴望。

  二、高中物理课堂实施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路径

  (一)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探究的过程中

  科学探究活动有很多具体的形式,结合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以及需要实现的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首先,物理课堂上实验十分普遍,实验的形式也比较多,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的展开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这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教师要在实验教学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更充分的参与到实验中,并且能够一定程度发挥自己的作用。对于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的实验尽量让他们自己进行,即使遇到了困难或者瓶颈也鼓励大家首先自己积极思考,找寻解答方案。对于那些有一定操作难度或者对于各方面条件要求较高的实验,通常情况下是以教师的演示为主的那部分实验范畴,教师也可以一定程度让大家参与进来,让学生完成他们可以完成的相关任务。学生只有成为实验的主导者或者参与者,才会积极的思考,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锻炼到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过程。当学生成为实验中的主体时,他们对于课堂的融入程度会更深。因为在探究式的实验操作中,学生不再只是被动的“观众”,而是参与到实验中来,与老师一起做实验。同学们特别喜欢参与这种演示实验,因为经历了操作活动,他们可以从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这个过程就是探究的演练。比如:演示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的实验时,在此实验演示过程中,学生始终全神贯注,跟着教师的操作和问题走,学生也能逐渐理解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在教师由浅入深地引导中学生逐渐意识到,其实地球就是一个最大的磁场,地球上很多物质的运动规律都是基于地球这个磁场的作用而产生的。当学生能够领会这一点时,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收获,这也是本次实验探究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

  (二)根据问题而猜想,为实验探究奠定基础

  任何科学探究活动都离不开猜想,但猜想不是空想,是有根据的假设。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经过猜想而去构建知识,获得知识的过程较为简单,在应用知识时也就容易出错。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猜想,让学生在问题的启发下作出科学的猜想,根据猜想设计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猜想,这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科学探究素养。例如,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时,通过之前的探究,学生初步了解了用匀速直线运动公式和v-t图象解决匀速运动的物理问题,但在生活中很多物体在运动时并不是始终保持匀速状态,那么,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什么?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时间之间又存在什么规律?根据这些猜想,教师引导学生观察v-t图象变化,知道其是一条直线,加速度是零,在此基础上结合速度发生均匀变化时图象的变化而展开探究,从而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然后再进行指导。教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中,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总结实验,归纳知识,应用拓展

  通过引导学生实验探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表述,总结实验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先交由小组学生表达,然后教师根据实验进行补充或点拨。在实验探究后,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结合实验现象对实验结论进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从整体上对学生进行引导。

  总而言之,物理探究性教学模式应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实际需求,应将教学的重难点放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都激发出来,对他们创新能力进行有效地培养。而教师应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以及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为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新课程的改革是通往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因此,实现科学探究活动的高效实施是促进物理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高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的实施

论文搜索
关键字:物理教学 物理 高中 科学 教学
最新物理学论文
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研究
试论物理学专业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量子力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讨
初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探究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分析
不同因素对动摩擦系数的影响探究
高中物理圆周运动问题解题方法研究
浅谈物理核心素养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
小组合作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成功开展
热门物理学论文
论惯性
物理学
物理学正论
宇宙时空论
惯性概念的认识及其影响
物理学理论研究
21世纪强磁场应用的展望
惯性力学与整体科学体系
物理学前沿问题探索
世纪之交谈物理学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