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评剧表演的艺术特点与审美论文

评剧表演的艺术特点与审美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2-27

评剧表演的艺术特点与审美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1-0037-01

  评剧表演作为我国北方一大戏曲种类,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凭借着评剧表演多变的唱腔、通俗的唱词以及生动的舞台表演,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而且评剧表演艺术都是随着时代和人们审美观念进行丰富和完善的。评剧表演保持着勃勃生机的重要因素就是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审美。笔者将从三个方面简单介绍评剧表演的艺术特点及其艺术审美。

  一、评剧表演中的民本意识

  评剧表演中所蕴含的第一种艺术审美为民本意识,顾名思义,“民本意识”就是评剧表演是以观赏者的感受为重。由于评剧的前身是乞丐行乞时表演的莲花落,作为一种行乞时的说唱形式,莲花落必然要顺应人们的心理,讨好人们。因此,脱胎于莲花落的评剧表演,其艺术特点之一即为民本意识,而且评剧表演如果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也就意味着能够有不少的收入,因此评剧表演一直都在寻找观众们最能接受的表演形式,顺应群众审美,真正做到了站在人民的角度构造戏剧,进行表演,以寻常百姓的真实生活作为评剧表演艺术创作材料,贴近群众生活。

  评剧表演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反映百姓命运的,例如《杨三姐告状》《刘巧儿》等,通过剧中仅有的几位演员的表演来反映百姓生活中能见到的事件。相比于京剧,评剧在表演形式上更加自由化,在表演中展现出了巨大的艺术张力,评剧表演采取的是以线性结构为主的文本形式,其表演往往都比较乡土化,将丰富的生活实际浓缩成为简练的舞台表演,让观众们感受到真实的生活气息,从而吸引人们的注意。

  二、评剧表演中的民俗意识

  评剧表演艺术能够在一百年的发展时间里有如此高的知名度,与其民俗意识密不可分。评剧表演注重叙事,为观众展现情节曲折的故事,引发观众的共鸣,吸引更多的观众关注评剧。评剧表演中的民俗意识不仅体现在内容上,还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评剧表演使用了多种民间俗语,灵活运用各种惯用语和歇后语,比如“哑巴都想叫个好”“笨鸭子上不了鹦鹉架”等,让观众们在观看评剧表演的过程中感受到民俗气息,将其民俗化的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评剧《刘姥姥》,是以《红楼梦》中刘姥姥这个角色的部分经历改编而来的,作为劳动人民,刘姥姥平时接触的都是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为了使这个角色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审美观念,在评剧表演中,刘姥姥所说的台词也都是俗语,让观众深刻感受到其角色的“俗”,在通俗的语言中体现了深刻的道理,表演自然受到观众们的喜爱。

  三、评剧表演中的游戏精神

  评剧表演中的游戏精神,指的是给予评剧欣赏者们愉悦的感受,通过创作者更为自由的创作状态,进行艺术上的超越。剧作家们在进行评剧创作的时候,不仅要遵循生活常理,还应当跳出思维定式,将艺术与生活巧妙结合在一起。

  评剧艺术就是为了带给人们愉悦的感受,因此评剧表演者和创作者更要重视其游戏精神,在保持评剧艺术适当理性化的同时,也使得评剧表演能够在意识形态等方面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比如,在评剧《刘巧儿》中,赵振华与柱儿阴阳差错的换位,就充分体现了评剧艺术的游戏精神,让观众们感受到评剧的诙谐与趣味性。观众在观看《刘巧儿》的时候,既能感受到其情境与实际生活相差无几,还能有耳目一新的感受,充分享受评剧表演者和创作者融入其中的游戏精神。

  总而言之,评剧作为我国北方的一大戏剧种类,融入了群众生活气息,在其表演中深刻体现了以民为本的艺术特点,从寻常百姓的生活出发,演绎的是百姓们的生活,为了使评剧表演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表演者和创作者应当充分研究其艺术特点和审美特征,将评剧推向世界。

评剧表演的艺术特点与审美

论文搜索
关键字:评剧 审美 表演 特点 艺术
最新艺术理论论文
行为艺术中的审美意蕴探讨
庆城县博物馆馆藏唐代彩绘陶马俑造型艺术探
网络时代下芜湖铁画艺术的困境与发展
浅谈艺术设计——艺术与设计的融合
艺术三度空间的多样性
浅析二十世纪中国竹笛艺术发展的主要特征
从《艺术作品的本源》看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
宫崎骏影视动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
中国传统饮食艺术
百年来西欧声乐艺术的中国化发展进程及思考
热门艺术理论论文
设计艺术发展态势解析
对艺术与设计的再思考
浅谈宗教艺术
艺术的意义
全球化影响下的现代艺术设计
感人,关切,艺术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审美与教学
探讨艺术的意义的详细内容
后现代广告:人本观广告的新形态
感性诉求广告创意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