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 当代新闻专业主义理论与新闻操守论文

当代新闻专业主义理论与新闻操守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2-28

当代新闻专业主义理论与新闻操守

  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和引导力,让记者处于显赫地位,在民众对其不胜仰慕之余,国内外一些媒体正面临强势集团的操控,新闻专业主义时常陷入危机。在资本或权力大棒的高压下,某些媒体沦为任人驱使的话语奴隶;在金钱的诱惑下,一些新闻人见利忘义,忘记了新闻道德的约束。少数网民用自媒体传发污秽信息,又推动某些记者投入谣言和色情的怀抱,丧失了起码的职业信念。签于此,建构当代新闻专业主义理论,提升新时代的新闻责任意识,成为各国受众的殷切期望。

  一、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践与理论

  新闻人的职业精神、专业标准和行为准则,构成记者一系列操守,统称新闻专业主义。这一定义①常被似是而非的其他界定所遮蔽――“中立、客观、独立、公正”这些西方老生常谈的概念被列入新闻专业主义定义的主词,而“职业精神”却被驱逐出定义内涵。实际上,新闻专业主义来自新闻工作实践,被新闻挫折不断匡正和厘定,形成言简义丰、圣洁无私的职业追求。

  早在1836年,美国《费城公共纪事报》的编辑威廉?麦凯恩就曾概括过“编辑伦理原则”,被当时许多报纸用作“专业标准”。[1]到19世纪后半期,西方无冕之王的狂热煽情,把社会搅得乌烟瘴气,美国大报首先受到群愤夹击,陷入四面楚歌,不得不收手敛迹。1896年阿道夫?奥克斯收购濒于破产的《纽约时报》,确定了“绝不污染早餐桌布”的办报原则,把“本报刊发一切适宜刊登的新闻”作为座右铭。[2]1904年《纽约世界报》主办人普利策在《北美评论》上发表文章提出,“为了培养更好的记者,更好地服务于公众,开展一项运动,把新闻提高到学术性专业层次”。哥伦比亚大学接收了他的捐款,于他逝世后的1912年在刚刚创立的新闻学院招收第一届新闻专业大学生。这是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滥觞。

  20世纪20年代,在声讨无冕之王的社会呼声下,西方各大报不得不陆续制定“记者守则”“报道条例”或“伦理规范”,逐渐确立了新闻专业主义的职业信条。其内容主要有:(1)新闻事业是一门职业,应有严格的职业操守;(2)媒体应为大众所信赖,传播真实、公正的新闻;(3)报道内容清晰,说理明白、正确而公允,是优秀新闻事业的基础;(4)新闻记者要写出自己心中认为有益无害的意见,引导公众至善至美;(5)新闻压制均属错误,除非是为了公共利益,任何势力都不得阻挠新闻报道;(6)记者避免自我偏见或受他人偏见左右,不因威逼利诱而逃避责任;(7)广告、新闻与社论均应纯洁、积极而健康,达到为公众服务的目的。这七项规约,构成新闻专业主义的传统理论要点,奠定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践基石。

  1919年,徐宝璜在《新闻学》一书中阐述了记者应有的品德和气节,写道:“伟大之记者,应有大无畏之精神,见义勇为,宁牺牲一身以为民请命,不愿屈于威武而噤若寒蝉。”他提出“重要新闻一追到底,不以谣言为事实,不可受贿、隐瞒事实”等16条要求。在“新闻纸之职务”一章,徐宝璜强调报纸要“提倡道德”“恶者因其劣行登载而受舆论之攻击,善者因其善行登载而受舆论之赞扬”“迎合社会,乃贱者之所为,与敲诈同为不德也”。[3]这些论述,形成我国新闻专业主义的早期理念。

  在全球媒体融合时代,“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②的文化基因,成为当代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精髓。今天,一个国家记者的操守往往在各国产生巨大影响,新闻专业主义具有国际性。但毫无规约意识的新闻人和网民,肆意亵渎新闻的纯洁性,时而散布弥天大谎,时而诬陷他国或他人,新闻专业主义受到严峻挑战。

  由新闻实践提出的“仁爱向善、纯洁健康、崇尚公正、仗义执言、自由和法治”等品格和信念,成为当代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精华,无论职业记者还是公民记者(网民)都应励志以求。这一理论的要点包括:(1)所有新闻媒体都应制定职业规约③,恪守规矩,诚实正直为上,树立为公共福祉奋斗的志向。(2)“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应自重、自爱、自强”[4],唾弃拜金主义,深入民众,伸张公平正义。(3)严禁网络攻击和网络谣言,创建全球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4)记者要以廓清世界、明人耳目、拯人于愚为己任,错误导向如同屠毒笔墨,残害生灵。(5)媒体要尚和合、求大同,不以维护民族的狭隘利益而攻击他国,不以谣言和不实消息制造国家间的紧张关系。当代新闻专业主义理论的以上五个要点,激发各国记者为人类的同舟共济而遵道秉义,投入全球治理的理性大潮。

  二、当代新闻专业主义的伦理基石

  新闻专业主义直接涉及新闻伦理问题,没有新闻道德及伦理,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就无法耸立。新闻道德是新闻工作者的行为准则,而伦理则是新闻道德的理性意识,二者奠定了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基础。在西方古典哲学中,伦理(Ethics)与道德(Morality)存在着传统区别。“伦理观指的是基本原?t,道德观指的是实践”。[5]记者或媒体的致善理念,来自新闻伦理意识与新闻道德准则,构成当代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核心。

  新闻伦理一方面体现政治道德的追求,另一方面又有不可忽视的公共道德的性质,因而新闻伦理没有国家或阶级的区别。硬要坚持二者的区别,必然导致新闻伦理的双重标准。不管哪国或何种媒体,不管报道政治事件还是一般生活动态,说假话、欺骗受众,都是违背道德的。基于人类追求真理的天性,不能说本国的混乱是民主的表现,他国的井然有序,则是“民主的缺失”,这种颠倒黑白的报道背离了起码的诚实原则。指责“别”的媒体受到权力压制是不自由的,而美国给媒体“贴标签”、任意审查和打压媒体则是自由的,这种双重伦理标准,实际是以政治偏见玷污新闻专业主义的纯洁性。   坚持真善美是新闻伦理的第一个要素。不道德的行为都违背真善美的追求,蔑视人类公平和美好的价值观。宣扬某人、某个阶级或一国利益可以损害他人、别的阶级或其他国家的合理利益,对任何媒体都是不道德的。新闻伦理的第二个要素是坚持新闻公正,在报道有争议的问题时,应把双方提供的事实和意见都明示出来,让公众做出是非判断。抛出片面报道,蓄意掩盖真相,都是背离伦理和道德的。新闻伦理的第三个要素是坚持科学精神,反映和评价事实要有科学根据。科学面对的是要符合事实、符合规律,伦理坚持的是该不该报道的问题,“该不该报道”首先要看新闻是否反映事实真相,是否符合科学逻辑。新闻伦理的第四个要素是,任何政治报道都要经受伦理考验,以求真、求善为前提,维护社会和人类的共同利益。面对大是大非问题,媒体不能沉默,更不能说假话,不说假话是坚持伦理精神铁的原则。

  在新闻伦理这面镜子前,新闻道德具有社会正面价值取向,要求记者扶善惩恶、惠及社会,以给大众带来好处、希望与快乐为目标。所以,新闻道德是指新闻工作者善与美的行为,作为新闻人的品德修养,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新闻道德具有非强制性,依赖从业者的自我意志来维系,产生于记者的优秀品质和自律。(2)新闻道德与新闻法治属于不同范畴,违背道德,不一定受法律制裁;触犯法律,不仅要受法律惩处,还要受道德舆论的谴责。(3)新闻道德依?良心驱动和社会舆论的压力才能奏效。作为记者的善意动机,新闻良心由诚实、正直、宽容、仁爱、慈善这五个因素构成,推动记者按照道德准则行事,对违反道德的行为进行自责。新闻道德是对不良报道的软约束,只有真心诚意地接受它,才能转化为新闻人的戒律,成为记者的行为底线。

  概括而言,新闻报道有三种戒律:一是品德戒律,不操恶行、不卑躬屈膝、不贪赃枉法,多行善举、廉洁自守、不惧暴戾;二是责任戒律,严禁危害公共利益、破坏社会和谐和世界和平,每条新闻都要对受众负责,为服务的媒介机构负责,为国家与社会安全负责;三是职业戒律,新闻陈述不能言过其实、弄虚作假,殃及社会、低俗色情均属职业禁忌。遵循以上新闻戒律,记者同报道对象和受众建立起良好关系,媒体就会赢得高度的社会信誉。

  三、当代新闻工作的专业标准和职业规范

  新闻伦理和道德不完全等同于新闻专业主义,作为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基础,仅对锤炼新闻人的职业理想和道德境界提供指南。新闻专业主义的落脚点实为纯洁的职业精神和完美的职业操守,包括新闻工作的职业目标、专业标准和职业规范。

  新闻工作的职业目标体现出高洁的社会价值,引导记者以“成风化人、造福人类”为使命。第一,新闻工作者要推动新闻活动为正义事业服务,向人间播撒“大爱”,达到教化民众和社会的目的。第二,新闻工作者要成为时代的记录者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引导人类走向平等、幸福和更加文明的目标。第三,媒体要树立“公共服务”的目标,而不是为某一利益集团、更不是为媒体自身服务。媒体的商业经营具有合法性,但它仅限于发行部或市场部,如果以商业主义支配编辑权和报道权,便成为媒体堕落的开始。第四,新闻职业目标的最高追求是发现和传播真理,让大众正确认识社会矛盾、冲突及其解决的途径。概括地说,“新闻传播事业是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力量。新闻传播工作者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担负着神圣职责。”[6]

  新闻专业主义不断提高新闻工作职业化的水准,体现严肃、高尚和可操作的专业标准。在西方,最初的新闻工作者来自印刷行业的发行人、工人及学徒,是一些东奔西走、道听途说的抄报员,没有专业要求,谈不上专业标准。20世纪前,新闻不是名副其实的职业,新闻工作者不被认为是“专业人士”。新闻工作经过百年历练,进入20世纪20年代,随着记者地位的提高、专业化程度的提升,新闻工作才成为成熟的职业,有了明确的专业标准。

  这些标准是:具备完整的专业理论、专业教育科目、职业教育体系和人才培训机构;新闻媒体达到相当的数量和规模,分布在社会各个区域,成为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行业;形成数量巨大的从业人员队伍,出现一支行业大军,且有一致的理念和工作技能。这三条是新闻职业同其他成熟的行业的共同专业标准,在当代,新闻职业独有的特色和专业标准却令人神往,富有光彩夺目的神圣性,这就是:第一,新闻媒体构成社会耳目,为社会管理提供动力和方向,成为重要的思想源泉;第二,新闻记者促进各种信息和思想交流,引导人们认识环境和时代,担当人类精神向导的重任;第三,新闻媒体以反映最新的物质与精神现象为己任,作为社会巨变的发掘者,不断把人类引向光明和福地;第四,它是复制世界、引领世界潮流的意识形态工作,具备更加严格的职业规范。只有达到这四条标准才是真正的新闻业,新闻工作者也才是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因而新闻职业规范历来高洁严谨、秉正无私、大义凛然,这些规范的具体要求是:(1)新闻人必须忠于事实,不给大众提供有害和刺激犯罪的东西,不刊播违反科学和生活常识的内容;(2)决不对民众的不幸遭遇视而不见、无动于衷,而是关注人民疾苦,为民请命;(3)多用通俗、生动的语言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4)报道负面事件要坚持正确导向,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反映事件处置经过,化解社会沉疴;(5)世界新闻严禁挑唆国际冲突、煽动战争狂热,不许鼓吹民族、种族和宗教仇恨,禁止煽动种族和各种歧视。这五条新闻职业规范,标志着新闻人的重任超越了任何职业的社会价值,不愧是人类精神的领航者和人类苦难的救助者。

  四、当代记者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

  新闻人的职业操守作为新闻专业主义的行为准则,体现为新闻采访和报道的戒规。当代新闻操守的准则主要有:(1)尽一切努力搜集确凿的事实,引导受众明情达理、迷而知返;(2)对新闻事实做出诚实、全面的陈述,杜绝不雅之词的阐释;(3)对错误意见不管来自何处,拒绝公布于众,一旦报道,要迅即澄清更正;(4)不参与有害于公众或国家利益的社会活动,如要采访和报道这类活动,要给受众以警示和引导,严防被反社会、反人类的恶势力所利用;(5)决不唯利是图、明哲保身,为获得重要新闻既不行贿他人,也绝不接受任何贿赂。   新闻操守的以上准则需要记者的业务素养来支撑。新闻素养属于新闻专业主义的技能理性,对新闻操作具有自觉性、知识性、敏锐性、技术性、法理性和科学性,表现为记者的素质、涵养、技能、方法和水准。其中包括高尚的职业意识、丰富的专业知识、谙熟的专业能力与技巧。由此形成当代新闻操守的具体戒规:

  探访新闻不使用狗仔队之类的卑劣手段,对黑社会和犯罪团伙的暗访可以隐身潜行,但不能与其合谋共事、参与犯罪。采访新闻不可擅自闯入他人私宅、办公室和非面向公众开放的会议室;不可窃取采访对象的电脑数据、文件或其他资料;不可窃听他人的电话或私下交谈。记录他人的谈话或录音,要征求当事人的同意。对一般公众的正当行为和生活,不管有何重大变故与新闻价值,被采访者声明不准报道的,媒体不应擅自报道,如要报道应隐去真实住址与姓名。

  新闻报道不能隐瞒消息来源。对匿名消息来源要严格保密,保护新闻提供者或当事人的人身安全,这仅限于揭露性新闻。引用多方消息来源要保持平衡,不可偏执一方。新闻中的引语除删减多余字句外,不能改变引语的原意,对引语中的关键词句不能有任何改动。

  使用他人的文字或作品,必须说明出处,注明归属者姓名,防止记者受到剽窃的指控。转载其他媒体(包括网络)的新闻,要核实报道的真实性,不真实的不能转载。转载时要标示发表该新闻的媒?w与写作者或制作者的姓名。

  记者写作或制作新闻文本,要抛弃偏见和情感,表达观点除客观理性外,还应向受众明示这是记者的看法。没有调查清楚的事实不能写进新闻,也不能报道推测的事实。报道事件亲历者目睹的事实,一定要加上亲历者简要的直述,不准援引“据旁观者说”“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业人士说”等此类模糊的事实来源。这是西方缺乏新闻专业主义规范的记者惯用的新闻噱头,借此塞进私货。

  报道犯罪新闻,在法庭判决当事人有罪之前,应将其视为无罪者,只能用“嫌疑人”的称呼。没有得到法庭允许,强行报道违法犯罪案件,属于媒体审判。如果司法机构忽视确凿证据而蓄意制造冤案,记者确有事实根据,应毫不犹豫地揭露渎法行为,捍卫法律正义。这不是媒体审判,而是司法监督。以上这些新闻戒规,大多已写进中外媒体的规约中,中外记者多有认同。

  五、当代新闻专业主义的实现动力

  (一)媒体要建立自律制度

  新闻从业者实行严格自律,是维护和实现新闻专业主义的主要动力。无论是媒体还是记者个体,都应熟悉新闻伦理和新闻道德要求,为新闻业输入崇高精神,把自我约束转化为自觉行动。新闻自律属于记者的自我控制,通过自我检查、自我揭露和反省,防止新闻自由和媒介权力的滥用。新闻传播的强大社会影响力,赋予媒体无所不在的“话语权”,这种权力可能随时被亵渎。如果定期进行新闻自律,对滥用新闻“权力”会有遏制作用。

  新闻自律既要坚持经常,又应形成制度。通过自律制度克服职业观念淡薄,防止新闻事故和新闻侵权的发生。新闻事故是指失实、歪曲性报道产生的社会恶果;新闻侵权则是记者的采访、报道触犯法律,给社会和他人造成直接伤害。定期检查新闻工作发生的各种错误,激发记者的社会责任感,是促成新闻职业健康发展的保证。新闻自律要求记者思考和检查违反职业规范的行为,有时需要公开向公众致歉,消除公众的不满和不信任情绪。

  在媒体内部定期开展自我批评,进行自我反省和检讨,使编辑记者遵循新闻专业主义并持之以恒。媒介机构在行业组织、区域性媒体会议或新闻学术交流中,检查和讨论媒体存在的问题,切磋新闻报道的得失,共同吸取教训。还有,凡产生不良影响的错误报道,都应在媒体上公开披露失误的原因和背景,争取公众的谅解。这些自律制度的贯彻,能培养记者的自我批评精神,把背离新闻操守的报道失范降到最低限度。

  (二)主动、谦恭地接受舆论监督

  社会对媒体的监督是一种他律,比自律有更大的压力,凡虔诚的新闻工作者不能不听取社会批评。遏制背离新闻专业主义的行为,更有效的动力来自广大受众的监督。公众舆论有无数双眼睛,有发现问题的无限能量,经常听取受众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社会批评,是新闻专业主义建设的重要途径。

  受众对媒体的不道德行为发出谴责,引起相关记者的警醒,能激发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能产生克服报道失误的紧迫感。没有社会广泛的批评,一些新闻工作者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当少数记者严重损害媒体的良知,媒体内部人士不可能很快发现,但很难逃过广大公众的眼睛。在社会舆论面前,背离新闻专业主义的所有行为都无法遮掩。

  媒体的任何不义之举,从新闻传播到经营活动,都逃不过舆论的揭发。如果一家报纸一方面刊出报道围剿某个企业的瓶装水,认为它不如自来水,但同时又推出自己的“小蓝帽”桶装水,这就露出了自身商业利益的马脚。受众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一眼就能看出媒体唯利是图的动机。尽管媒体是一种权力,如果不受舆论这种准权力的监督,就难以摆脱不良报道或商业腐败的袭扰。

  新闻媒体作为社会的公益机构,随时观察受众对自己的态度,主动听取受众的各种意见,是贯彻新闻专业主义的重要措施。广大网民在网上对某家媒体或某一条报道都可能有评论,这是自动送上门的舆论评价,经常查看网络反响,可以得到十分宝贵的意见。媒体也可设置义务监督员,定期向他们请教,认真听取他们的批评建议。对媒体最直接、最关键的舆论评价来自媒体受阅量的变化,这是无声的舆论监督。如果以每季度为固定考察期,报刊的发行量、电视的收视率或网页的点击率显著下降,大多证明媒体的专业水准正在下滑。

  媒体时刻警惕社会舆论对自己发起的攻击,设置舆论警戒线,严防出现有损专业品质的行为而招致舆论围剿。多年前,曾任美国副总统的戈尔希望到拥有ABC电视网的迪斯尼看看,被该电视网婉拒。迪斯尼人士透露,这样做是为了避嫌,以免ABC电视网以后报道戈尔时引起观众的猜疑。新闻工作者任何有损媒体声誉的行为,都会引发舆论爆棚,谦恭地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批评,把社会舆论视为改进报道的镜子,是实现新闻专业主义的有效途径。   (三)借助媒介批评提高专业素养

  增强新闻专业主义意识,提高新闻业务水准,离不开媒介批评。媒介批评站在现实与历史的观望台,审视记者的一言一行和重要新闻作品,分析新?传播的正误,是实现新闻专业主义的更为重要的动力。媒介批评不仅是对媒体的监督,而且是站在学术或新闻政策的高度条分缕析媒体与记者的活动,从科学与实践的角度评价新闻的社会效果。有些专业批评者的评价思想如灼,目光深邃,会让媒体和记者对专业理想和新闻理念有深刻的领悟。

  把媒介批评视为一种反思过程和结果,探索媒介传播的得失,是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升华和总结。新闻批评家从洞悉现实生活的角度,以专业眼光分析新闻现象,对拙劣的传播内容提出精辟的见解,能够引发编辑记者的深刻反省。媒介批评者以科学理念剖析媒介存在的问题,也为媒体的新闻优化和报道调整拓宽了思路。

  媒介批评重视对新闻工作者的品德、操守的评价,抓住典型的负面事例指出他们的道德失范,让媒体人在心灵深处产生震撼。2013年揭露的BBC前主持人萨维尔性丑闻,使整个英国民众感到“震惊、肮脏和愤怒”,来自批评家和民众的讨伐此起彼伏,英国广播公司(BBC)陷入近50年最为严重的信任危机,它不得不对国民公开道歉。批评某家媒体的不良倾向或劣迹,尤其能推动媒体人对职业堕落的认识。

  我国大量媒介批评针对的是新闻文本的优劣,分析新闻作品的质量、写作(制作)的形式及其效果,对记者认识和提高业务水准有重要作用。但如果把媒介作品视为唯一的批评对象,很少对编辑记者的报道宗旨、价值观和伦理表现做出透视,媒介批评就会陷入狭窄的空间,无法从根本上改善新闻工作。从总体上看,媒介批评应包括对报道思想、媒体人的精神状态和业务水准的全面评价,因为任何新闻业务水准的提高,首先取决于新闻理念和道德思想――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是否完美纯洁。

  注 释:

  ①在百度上查到同这一定义基本相同的解释――“什么是新闻专业主义,名词解释定义”中一段文字,一字不差地抄自我的《新闻学概论》(第1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版,第329页。为了避嫌抄袭,此处加注特做说明。

  ②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4年2月24日)。

  ③我国1991年制定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2009年最后修订),是全国各类媒体统一的行为规约。

当代新闻专业主义理论与新闻操守

论文搜索
关键字:操守 新闻 当代 主义 理论 专业
最新新闻传播学论文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新闻传播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案例教学研
试论红色文化融入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实践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与路径研
浅析混合式教学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常态化应用
试论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
基于新闻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融合发展的思考
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创新应用研究
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创新应用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的工人报道分析
热门新闻传播学论文
娱乐新闻和新闻的娱乐化
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思考
论电视新闻编辑学
广告与欲望修辞学
大众传播·民主政治·公共空间
新闻传播学论文写作的规范化问题
传媒业发展回顾及展望
中国社会变革与新媒体使用
中美传媒网站比较
网络广播的今天与明天——对中国国际广播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