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 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部分获奖作品赏析论文

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部分获奖作品赏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2-28

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部分获奖作品赏析

  笔者从获奖作品中挑选出消息、通讯、评论各1篇进行赏析,以期帮助新闻从业人员丰富新闻写作理论知识,激励新闻从业人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和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把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精品奉献给伟大的时代和伟大的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撑和良好的舆论氛围。

  用平凡的视角刻画出的伟大英雄

  ――评文字消息一等奖《折翼海天,用生命为航母事业铺路》一文

  在第27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解放军报》2016年8月1日要闻版上的《折翼海天,用生命为航母事业铺路》一文,荣获文字消息一等奖。这是一篇用平凡人的视角,刻画了海军歼―15舰载机飞行员张超烈士,用生命为航母事业铺路的英雄壮举。从新闻采写上来看,它有以下两个特色值得点赞。

  一、妙用引语,价值倍增

  记者是社会忠实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如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发表个人观点,就等于夺走了别人说话的权利。记者的权利是一种公权。公权不能变成私权,记者不应利用自己手中的笔,表达记者个人的观点。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如果没有引语,就不能称之为记者。引号有吸引人眼球的功能,报道中带有引号的句子,最能引起读者的注意。记者一定要把最精彩的东西放在引号中。法国作家蒙田说:“我引用别人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引语还能使报道具有现场感。大量的新闻采写实践表明,在报道中巧用引语,可使新闻的价值得到倍增。这篇获奖消息在使用引语上是很成功的。如文中写道:

  “他是我选来的,也是我送走的,他是个天生的优秀飞行员。”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部队长戴明盟动情地说。

  着舰指挥官王亮说:“他最后一个飞行架次表现依旧出色,面对特情,他的处置冷静而准确。”

  为国担当,他到舰载航空兵部队报到时与妻子张亚约定:“未来一年别来探亲,等我驾战机从航母上凯旋,再与你相聚!”

  还有文中在结尾处写的英雄的妻子、女儿、父亲说的话。全文907个字,引语就占了240个字,占全文篇幅的近三分之一。文中的引语使报道真实、客观、可信,从而使报道更加具有可读性和感染力。

  二、细节说话,催人泪下

  著名作家孙犁在《澹定集?与友人论传记》中说:“古代史家,写一个人物,并不只记述他的成败,还记述他日常生活的细节。”细节决定一部作品或一个人物塑造的成败。文学作品如此,新闻作品也是同样的道理。曾获得过两次普利策新闻奖的美联社特派记者莫林说过,“一篇理想的新闻报道应该把读者带到现场,使他能看到、感受到,甚至闻到当时所发生的一切。要做到这一点,你就得收集有关细节,如面部表情、音?{、姿势等”[1]。细节,常被称作“新闻的细胞”“通讯的血肉”。细节,是人物生活中最真实、最具特色的精华部分,是新闻的活力所在。形象、真实、可信地表现人物,就是要让细节说话。

  一滴水可见太阳,一个细节可见人生。这篇消息在运用细节上是很成功的。它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既聚焦时代近景,写出了英雄的音容笑貌,又放大时代景深,写出了英雄用生命为航母事业铺路的悲怆。如文中写的:

  4.4秒,生死一瞬,他毅然选择“推杆”挽救飞机,放弃了第一时间跳伞。

  篮球场上,满场飞奔、笑声爽朗的是他;饭桌上,讲笑话逗大家乐的是他;训练中,面对风险笑容依旧的是他。最后一次飞行,他还是微笑着登上战机……

  消息结尾更是抓住英雄骨灰回家的诸多现场细节,如文中写的:妻子张亚喃喃道:“超,醒一醒,你给我买的新裙子,我还没穿给你看呢。”女儿的哭声,让送行的人们泪流满面,却没能唤醒“睡着了的爸爸”。看完飞行事故视频,老父亲抹抹眼泪:“崽,你尽力了,跟爸回家吧。”这样的细节,读起来催人泪下,那个以“国为重、己为轻”的英雄形象使人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受到洗礼,并久久留驻心间。

  在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社会效果”一栏写道:消息推出后,便以其独家细节、独特视角、独具一格的表达方式,受到了读者和媒体同行的广泛好评。浏览各媒体平台的网友评论,很多跟帖进行点赞,其中一名网友点赞道:“这篇消息让我第一次意识到,英雄原来离我如此之近,如此伸手可触。曾经的张超,平凡如我。他的成长,让我感到,有一天,我也能完成属于我的英雄壮举。”可见,消息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它的获奖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

  ――评评论特别奖《以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一文

  在第27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人民日报》2016年6月29日要闻版上的《以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以下简称《信仰》)一文,荣获文字评论特别奖。这是一篇署名“任仲平”的评论文章。评论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真理”和“道义”两个制高点来撰写,将我们党波澜壮阔的95年历史,放到改变中国百年命运的光辉历程中考量,证明马克思主义信仰“让一个政党的成长与一个国家的重生融为一体,在动荡的百年历史中写下不朽的传奇”。评论既有历史纵深,也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既写出了理论的深度,也谈了成绩和问题,是理性与感性巧妙结合的成功范例。评论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其主题思想无疑是重大的,其意义和影响是深远的。它获得特别奖是情理之中的事。从写作上进行分析,它还有如下三个特色值得称赞。

  一、团队集体智慧结晶的硕果

  新闻传播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生活进入物联网时代,媒体竞争异常激烈,新闻报道的竞争已不再是单打独斗的比拼,而是媒体整体水平的较量。能不能捕捉到独到的题材,从什么角度采写,如何提炼出鲜明的主题,论述是否深刻,语言能否具有感染力,最终能不能采写出新闻精品,等等,都需要运用团队的智慧和力量。《信仰》一文的成功,再一次证明,团队集体智慧在新闻精品写作中的重要作用。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介绍,《信仰》一文的署名作者是“任仲平”,这个笔名下参与写作的作者有卢新宁、杨键、张铁、范正伟、曹鹏程、白龙、周人杰、李拯、李斌、陈凌10人。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在众多行家里手的笔下,诞生了这篇精品新闻。   一、主题重大,内涵深远

  谁拥有重大、深刻的新闻主题,叙述内容又简洁鲜明,谁就会在同等条件下首先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新闻的“内涵深远”,要求主题多角度、全方位地对新闻事件进行科学的分析,报道新闻事态。这篇通讯紧扣“习主席的G20杭州时间”,详实记录了习主席在杭州80多个小时里密集主持会议、发表演讲、会晤外宾的精彩时刻,展现了习主席为峰会作出的贡献,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峰会的肯定和对习主席的好评。这样的新闻主题无疑是重大的。

  通讯以大国外交、峰会成果、领导人风采为逻辑线索,围绕主题,遴选习主席峰会期间的精妙引语、细节、场景,穿插过去3年习主席出席重大外交活动时发表的精辟观点,展现了习主席在国际舞台倡导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和中国贡献。这样的新闻内涵是极其深远的。

  基于上述特色,通讯刊发后,被国内外媒体广泛采用。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对该文是这样介绍的:央视《新闻联播》栏目口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等189家国内报纸在重要版面刊登,成为占据中央和地方媒体头条的“镇版之作”。新华网、人民网、网易、新浪、凤凰网、中国网等200多家网站在显要位置转载,在手机端形成了“刷屏之效”的强大舆论场。可见,报道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二、语言生动,文采飞扬

  语言之于记者,如兵刃之于武士,羽翼之于飞鸟。语言作为思想的外衣和载体,是决定文章水准的又一重要因素。在笔者看来,记者是吃文字这碗饭的,理应具备驾驭语言的高超本领。同样的事件,同样的选材,甚至同样的结构,要想写出与众不同、别出心裁的作品,就该选择那些既耳目一新又恰如其分的词语。新闻的“新”,不仅指事件新、成就新、经验新,也应包括语言新。“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新鲜、活泼、生动、形象的语言,是一篇优秀通讯必具有的品格。《纪实》一文中写道:

  初秋九月,钱江潮起。世界的目光聚焦“G20杭州时间”。

  总揽风云、运筹经纬,中国主张世界回响,大国外交结下金秋硕果。

  最忆是杭州。

  月色如水、波光潋滟。习近平主席邀请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的贵宾们登上画舫,泛舟西湖。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领导者们同船共渡,畅叙未来。

  4日下午3时,钱塘江畔的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如扬帆待航的巨轮。习近平主席在这里迎接出席峰会的外方代表团团长,同他们一一握手,互致问候,集体合影留念。

  风雨同舟、兼济天下,中国主动作为践诺守信,彰显大国责任与担当。

  这是和衷共济的大国担当,是兼济天下的世界情怀。

  真金不怕火炼,患难更见真情。伙伴的意义和价值,不仅在于顺境中共襄盛举,更在于逆境时携手前行。

  沉稳睿智、真诚亲和,中国领导人展现大国风范,赢得世界尊重。

  “山站在那儿,高入云中,水在他的脚下,随风飘荡,好像请求他似的,但他高傲地不动。”

  4日晚,杭州西子宾馆漪园宴会厅,灯光熠熠生辉,宾朋谈笑晏晏。习近平主席致辞时,列举了泰戈尔游览西湖时写下的诗句。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犹如钱江潮起,奔涌向前。

  “弄潮儿向??头立。”中国,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作者用抒情诗一般的语言,用影视艺术的叙述手法,将习近平主席在G20杭州峰会上的所有活动,描写得如歌如泣,文采飞扬,让人读起来大气磅礴、朗朗上口、铿锵悦耳、兴味盎然、回味无穷。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宣传工作所要求的“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此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三、精雕细琢,精益求精

  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是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词。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工匠精神”。对新闻记者来说,创作一篇好的新闻作品,需要什么样的“工匠精神”呢?那就是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耐心专注、持之以恒、专业敬业。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是这样介绍此文的:它是新华社精心策划、精心组织、独家采写的《习主席G20杭州时间》的深度报道。主创人员有秦杰、霍小光、李忠发、熊争艳等人。文中运用数据15处;涉及人员21人;使用直接引语22处,间接引语3处;全文5525个字,101个自然段落。可见报道的结构是多么复杂。没有精心雕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不可能采写出如此思想新、温度高、品质优的新闻精品来的。它荣获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特别奖顺理成章、实至名归。

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部分获奖作品赏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中国新闻奖 新闻奖 获奖作品 赏析 中国 获奖
最新新闻传播学论文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新闻传播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案例教学研
试论红色文化融入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实践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与路径研
浅析混合式教学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常态化应用
试论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
基于新闻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融合发展的思考
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创新应用研究
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创新应用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的工人报道分析
热门新闻传播学论文
娱乐新闻和新闻的娱乐化
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思考
论电视新闻编辑学
广告与欲望修辞学
大众传播·民主政治·公共空间
新闻传播学论文写作的规范化问题
传媒业发展回顾及展望
中国社会变革与新媒体使用
中美传媒网站比较
网络广播的今天与明天——对中国国际广播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