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网络环境下高校信息资源建设的探讨论文

网络环境下高校信息资源建设的探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9-03-02

网络环境下高校信息资源建设的探讨

  在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呈现形式更加丰富、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比例逐年增加的特点,网络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和信息共享的快捷传播方式,已经无处不在。网络信息容量巨大、传播速度快、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极大地激发了教职工的科研积极性,使他们能快捷、方便、有效的获取信息,这就对图书馆传统的资源方式提出了挑战。

  一、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1、以网络为传播媒体

  在网络时代,信息的存在需要借助一种不同于以往载体的信息载体――网络,为用户提供的信息是来自Internet的各种网络服务器上的虚拟信息,而不是实实在在的实体形式的信息。信息的存储和查询更加方便,而且存储信息密度高、容量大、可以无损耗地被重复利用。

  2、以现代信息技术为纪录手段

  网络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在,可以借助网络进行远距离传播,从而使全球信息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

  3、数据结构具通用性、开放性和标准化

  数据结构的通用性、开放性和标准化使得信息资源易于扩充,各个系统之间易实现互连和互操作。

  4、具高度的整合性,便于多种媒体一体化

  易于实现各种网络资源的相互转化和二次开发,在新的平台上形成新的综合性信息产品,便于检索,增加了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

  5、交互性能增强

  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交互性,从多方面贴近人们的生活,它具有潜在活力,也最具表现力。

  二、网络时代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要求

  信息资源是人类采集、开发并组织的各种媒介信息的有机集合。信息资源建设是指图书馆及信息机构,以信息需求为依据,对处于无序状态的各种媒介的信息进行有机集合、开发、组织的活动。它既包括文献资源建设,也包括数据库建设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组织。只有将文献资源建设、数据库建设、网上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组织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称得上完整的信息资源建设。

  (一)图书馆数字化的要求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Internet的普及,大量的信息纷至沓来,如何提高信息处理能力是每个读者面临的一大问题。传统图书馆开展的是以借阅为主的被动式服务,向读者提供的咨询服务、定题服务、文献检索服务等工作都是通过手工来完成的,这种工作状况与信息化社会很不相称。现代社会要求图书馆数字化,它具有以下特征:(1)收藏数字化;(2)操作计算机化;(3)传递网络化;(4)信息资源存取自动化;(5)信息资源共享化;(6)结构联接化。高校图书馆在收藏数字化、操作计算机化等方面已经初见成效,而在信息资源存取自由化和信息资源共享化方面还急需加强建设。

  (二)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同步发展

  在网络环境下,现实馆藏尚不能完全数字化,数字化的信息资源也不能完全代替纸质文献。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和数据库、网络信息资源的并存将是长期的。所以高校图书馆对用户提供的信息资源可分为两大部分,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传统图书馆文献的收藏对象是以纸质印刷型的图书、报刊为主;而在网络环境下,馆藏对象由单一的纸质文献发展到缩微、磁介质、声像、光盘等电子文献,馆藏实物文献与虚拟资源共存。

  (三)信息检索系统功能的强化

  随着信息检索技术的进步与电子信息资源的扩展,信息检索系统的功能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献查找与输出,还要利用检索系统处理各种载体的文献信息;不仅要具有灵活的数据组织、管理和检索能力,而且还要具有远程传真、联机信息处理和服务的多种功能。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加快和查询费用的降低,以及计算机与网络用户的普及,使读者可以摆脱时空的制约,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络系统拥有一个“全球图书馆”,即网络上的“虚拟图书馆”。

  三、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策略

  (一)更新观念,引进市场竞争机制

  目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仍然停留在“坐、等、靠”的指导思想下开展各项工作,经费靠“皇粮”,服务对象是校内读者。在信息化社会,这种服务思想严重制约高校图书馆建设和发展,只有引入竞争机制参与市场竞争,高校图书馆建设和发展才有生机,否则将失去良好的发展机遇。转变观念、参与市场竞争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信息服务应在无偿服务的基础上增加有偿服务项目。②在原有的服务项目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的服务项目,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吸引服务对象,树立品牌形象。③在做好本校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工作的基础上将服务向社会延伸,使信息服务工作逐步实现社会化。

  (二)将信息服务为基础转变为知识服务为基础

  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为图书馆实现从信息层面服务转变为知识层面的服务提供了机会和可能。与传统信息服务的最大不同是,它不只停留在简单的信息积累、加工和传递的低层次上,而是置身于高层次的知识开发和利用,是以信息资源建设为基础的高级阶段的信息服务。

  (三)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首先,区域性的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区域性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一种比较密切的协作方式。馆与馆之间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协作,才能有利于合理使用经费,合理分配补充馆藏资源。

  其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与文献信息网络建设中的合作与共享。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趋势。我国开展了广泛的“中国图书馆信息网络”建设(金图工程),如中国教育部的“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和“‘211工程’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等。文化部组织建设的“中国图书馆信息网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将我国各级公共馆连接起来,将丰富的文献资源逐步转化为数字信息,实现了网络环境下的文献查询、检索、联合编目、数据库建设、馆际互借等,并能与国内外信息网络互联。   (五)优化馆藏结构,突出资源特色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到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馆藏将与电子馆藏、网上虚拟馆藏资源始终处于彼此共享、互为补充,整体结构逐步变化的局面。高校图书馆要切实注重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的整合,不断优化馆藏结构,在充分发挥传统馆藏优势的基础上,加强网上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形成自己的馆藏特色。特色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生命,没有特色就没有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高校图书馆要选择本馆独有的,具有资源优势或发展潜力的重点学科、专业、专题和项目开展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和网上资源虚拟化建设,形成具有特色的本馆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数据库。

  (六)重视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

  网络环境下,信息的组织方式、表现方式、管理方式、传递方式和利用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因而高校图书馆要加强文献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工作。如对一、二次文献加以分析研究,进行专题综述、索引,以及从网上筛选有价值的信息,然后经过整序、合成、转换成专题信息资源。在开展远程信息服务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自身优势,制作和收集各种音像资料供用户使用,力求提供高层次、多功能的信息服务。

  总之,计算机网络化、数字化管理和服务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图书馆网络使其馆藏信息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完善。本馆的读者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方便地检索和利用其它馆的信息,特别是国际互联网上的信息。图书馆网络化扩展了其信息服务能力,但网络上信息资源的纷繁复杂,给组织管理和有效的查询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因而,我们必须不断分析、了解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特点,并对其组织管理技术指引库的建设等加以科学地研究,才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信息资源建设质量,从而提高和完善我们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质量。

网络环境下高校信息资源建设的探讨

论文搜索
关键字:资源建设 高校 环境 建设 资源 信息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