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公共管理论文 >> 图书馆管理论文 >> 广西公共图书馆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研究论文

广西公共图书馆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3-31

广西公共图书馆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2[KG26mm][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005-6041(2017)02-0027-07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制度设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1]。公共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度重视,这不仅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又一次重大机遇,更是一次服务转型升级的艰巨挑战。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进一步加强数字化建设,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选择。

  1广西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现状与分析

  11 建设现状

  近年来,随着广西社会经济水平的日益增长,地方各?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广西各级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支持力度,通过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等重点数字文化惠民工程,广西各地公共图书馆服务设施网络不断完善,文献资源日益丰富,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手段不断增加,服务能力有所提升,社会效益显著增强,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在自治区、地市、县市、乡镇和村形成了数字化五级服务网络。截至2016年底,广西在2个自治区级公共图书馆、13个地市公共图书馆、94个县市公共图书馆、1 126个乡镇基层服务点建成公共电子阅览室1 235个,全部实现免费开放。但是,经过充分调研与对比分析,我们仍看到目前广西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存在一些问题,服务效能尚有较大提升空间,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广西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与广西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为了准确挖掘制约广西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持续发展的深层次根源,本文将广西与经济发展情况相似的中国西部其他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即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在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各方面情况进行横向比较,以期能提出最大限度满足广西各级公共图书馆开展数字化建设的业务需要及广大基层群众的智能推送服务需求,实现建设经费使用效率最大化的对策建议。

  12 存在问题

  121 投入普遍不足。以人均新增数字资源购置费为例,2014年,广西的公共图书馆平均每馆新增数字资源购置费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1.%,是位列西部省市第一位的重庆的31.%;广西人均新增数字资源购置费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4.%,是位列西部省市第一位的甘肃的40.%。其中,广西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平均每馆新增数字资源购置费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4.%,县市级公共图书馆平均每馆新增数字资源购置费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

  122 硬件设施设备缺乏。2014年,广西的公共图书馆平均每馆拥有计算机数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2.%,是位列西部省市第一位的重庆的56.%;广西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计算机数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5.%,是位列西部省市第一位的西藏的34.%。

  2014年,广西的公共图书馆平均每馆拥有供读者使用电子阅览室终端数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1.%,但仅是位列西部省市第一位的重庆的55.%;广西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供读者使用电子阅览室终端数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3.%,是位列西部省市第一位的西藏的31.%,仅比排名最末的四川多003台。

  123 数字资源总量偏少。截止2014年底,广西的公共图书馆平均每馆拥有电子图书册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6.%,是位列西部省市第一位的陕西的39.%;2014年,广西的公共图书馆平均每馆新电子图书册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6.%,但仅是位列西部省市第一位的重庆的28.%。

  124 硬件与资源分布不均。2014年,广西自治区、地市、县市公共图书馆在数字化硬件设施设备建设上差距较大,馆均拥有计算机比例为746∶193∶1,馆均拥有供读者使用电子阅览室终端比例为528∶154∶1,县市公共图书馆明显落后。

  [JP3]2014年,广西自治区、地市、县市公共图书馆馆均拥有电子图书数量差距巨大,比例为4199∶3209∶1;广西自治区、地市、县市公共图书馆馆均新增藏量购置费差距巨大,比例为81583∶2054∶1,地市、县市公共图书馆新增数字资源购置费总和还不到自治区图书馆的1/4。

  13 深层次根源

  找到了问题所在,还要剖析存在问题的深层次根源,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解决方式。投入普遍不足、硬件设施设备缺乏、数字资源总量偏少、硬件与资源分布不均等是广西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当前存在的问题,这些制约公共图书馆长足发展的问题越是在基层越是严重,而越是基层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群众的数量越多,群众的需求也越大。但是,如果仅仅简单地提出增加投入、加大硬件设施设备采购力度、加强数字资源建设等表层解决方案,其结果要么是当地经济状况不能支撑当地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达到预期目标的过大投入而导致方案搁浅,要么是当地政府虽勉强在投入了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经费后却不能确保其可持续发展,形成新的浪费。

  131 基层公共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在投入普遍不足、设施设备短缺的情况下,存在利用率低与管控难度日渐加大等现象。广西县市公共图书馆于2009年获得文化部、财政部补助文化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建设专项经费,按照每馆68万元的标准配备了服务器、交换机、存储设备(磁盘阵列)、安全设备、机柜、电脑等硬件设施。时至今日,中央补助地方专项配备的大部分硬件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已有不同程度老化、损坏。由于部分地方政府不同程度地存在“等、靠、要”思想,目前大部分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后劲不足,有的甚至多年来没有得到过本级财政在数字化建设方面的投入。部分公共图书馆在当地财政支持下新增了不少硬件设施设备,但由于运维能力严重不足,不少设备因无人会用而不得不闲置,造成投入与使用脱节,形成新的浪费。   132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在购买能力有限的现状下,分头重复购买现象较严重。在购买公共数字文化数据(资源)库方面,广西目前仅有部分市级图书馆有一定的数字资源购置经费或者有具备一定技术水平的人员能够自建特色资源库。在有能力购买数据(资源)库的公共图书馆中,除自治区图书馆和广西桂林图书馆外,大部分图书馆仅能购买2―3个数据(资源)库用于本馆开展数字文化服务,且各地图书馆所购买的数据(资源)库也多集中在几个数据(资源)库上,2个自治区级馆拥有数据库数量为13市级图书馆拥有数据库数量的15倍。通过调查与分析,全区15个公共图书馆购买的68个数据库中,就有48个是与其他馆重复的。各馆分头重复购买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既投入了较高购置成本,又不能购买到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未能达到应有的服务效能。

  133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效果地区之间、各级公共图书馆之间差距明显。图书馆网站现在已成为面向群众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一个重要途径,图书馆海量的电子图书、视频资源、有声读物等公共数字文化资源都是可以通过网站供读者下载或远程访问。但截至2014年底,我区仍有部分市级、县级公共图书馆无法向社会公众提供远程访问服务,在建立网站的公共图书馆中,县市公共图书馆在数字化服务方面的能力也较弱,广西自治区、地市、县市公共图书馆馆均网站访问量比例为53284∶34674∶1,广西各?公共图书馆数字化服务能力差距越来越大。

  2广西公共图书馆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对策

  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涵盖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设施的设置、软件系统的互联互通、数字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数字文化服务的开展等要素。为了最大限度满足广西各级公共图书馆开展数字化建设的业务需要及广大基层群众的智能推送服务需求,实现建设经费使用效率最大化,本文提出在符合广西经济发展现状的前提以及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合作共赢的建设机制基础上,采取全区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公共图书馆联动建设管理模式,搭建覆盖广西各级公共图书馆的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广西平台”)的对策建议,旨在有效解决区域内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统筹规划薄弱、建设经费投入分散、各类资源重复建设、跨单位业务协同难和资源共享不足等长期制约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的瓶颈问题。

  21 建设机制

  211 建设管理模式。基于我国现行的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广西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平台建设的主体和服务对象,广西公共图书馆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可以采取“政府+公共图书馆+市场”的模式进行建设与管理,既保证服务的整体系统性,又能把不同的建设主体基于共同的需求联合起来,在确保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性、均等化的前提下,进一步拓展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和深度。

  (1)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建设资金筹措和监督管理。自治区文化厅统筹指导平台建设,自治区、地市、县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分别负责所辖各级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管理与服务工作的资金筹措和监督管理工作。

  (2)各级公共图书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分级承担平台建设任务并共享平台成果。明确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以及桂林图书馆、其他有条件的地市公共图书馆分两级建设和部署平台,暂不满足部署二级平台的地市公共图书馆以及所有县市公共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服务点实施统一应用的原则,由各级公共图书馆分别负责各自的平台建设。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要充分发挥省级公共图书馆技术研发和业务引领作用,承担广西平台建设中心馆的建设任务,负责整个广西平台硬件建设和服务应用系统的顶层设计、平台构建、技术选型以及数字资源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研发以及服务推广策划与活动开展等工作,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委托不同的专业公司对一级平台进行建设、日常运维及部分服务的策划与开展,并负责监督管理工作。

  搭建了二级平台的地市公共图书馆,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委托不同的专业公司对各自的二级平台进行建设、日常运维并负责监督管理工作,同时负责本地特色数字资源的建设以及定期开展宣传推广工作;未具备搭建二级平台条件的地市公共图书馆和县市公共图书馆可根据各馆实际情况,自行申请一级硬件平台上的计算资源(CPU、存储、网络等)开展业务工作,无需再在本地进行机房硬件设施建设及日常维护,同时负责本地特色数字资源的建设以及定期开展宣传推广工作。

  (3)平台建设专业机构。各级公共图书馆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向平台建设专业机构购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专业机构按照各级公共图书馆提出的包括硬件平台建设、数字资源建设以及应用系统研发等在内各项目的建设需求,在各级公共图书馆的指导与监督管理下对各级平台进行建设、日常运维和服务开展。

  212 合作机制。建立一个平等、协同、共建共享的广西平台合作机制,在网络环境下的硬件设施与数字资源建设中,形成不分单位机构大小,让各级公共图书馆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需求参与合作共建的原则,以提高各机构参与合作共建的积极性,让资源配置在服务中发挥最大效能。

  参与共建的各级公共图书馆对申请到的平台上的计算资源(CPU、存储、网络等)可自行设置密码进行管理,像使用本地服务器一样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并自主决定是否开放本馆的应用系统及特色资源。承担整个广西平台中心馆建设任务并部署了一级平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只有技术研发、平台日常运维和业务引领作用,并无特权任意干涉参与共建的其他各级公共图书馆的业务建设。这种合作机制让全区所有参与广西平台建设的公共图书馆在业务建设与平台资源使用上站在了同一水平线上,各级公共图书馆不仅能依托广西平台解决各自存在的硬件设施缺乏或配置不足以及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还可以打消对本馆部分暂时不方便公开的业务数据或资源外泄的顾虑,真正实现了平等、协同、共建共享。

  22 体系架构

  广西平台体系框架为“1+6+5”模式,即1个平台(广西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云支撑平台)、6个系统(统一认证系统、统一检索系统、智能推送系统、元数据收割系统、垂直搜索引擎系统、统计分析系统)、5种服务呈现形式(信息服务平台、知识学习平台、休闲娱乐平台、技术支撑平台、智能推送平台)。   为了能共享更丰富的数字资源,广西平台还将与全国公共数字文化云支撑平台进行对接,确保全国公共数字文化云支撑平台与广西平台中数字资源的双向流转与资源共享。

  为了让广大群众能在一个平台上便利地享受到更多的文化资源服务,待条件成熟,广西平台还将逐步向区域性的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发展,建设内容也将涵盖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电影院和数字戏剧院等。

  23 平台功能

  231 实现结构化数字资源和非结构化数字资源的全域共建共享。近年来,广西各级公共图书馆都不同程度地启动了本馆的数字资源建设,但由于整个广西的公共图书馆尚未形成多渠道的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格局,数字资源重复建设情况较严重,从广西整个区域内角度看,数字资源建设经费使用效率较低。通过搭建广西平台,利用元数据收割技术和垂直搜索引擎技术,形成以结构化数字资源为主、非结构化数字资源为辅的数字资源保障体系,利用分布式数据存储文件系统实现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可有效避免数字资源重复建设的弊端,提高建设经费使用效率,对广西各级公共图书馆的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随着互联网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行业的迅速普及,数字资源数量呈几何量级增长,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馆藏类型也从最初的以文本资源为主向以包括图文、音频、视频为主的多媒体数字资源发展,从单一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向以结构化数字资源为主、非结构化数字资源为辅的方向发展。

  采用分布式区域文化数字资源发现与智能定位系统对结构化数字资源进行收割。

  目前,关于公共图书馆结构化数字资源的整合推送技术已得到了成功研发。该项技术基于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和北京中数创新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文化部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分布式区域文化数字资源发现与智能定位系统”,并增加了一些新的项目。项目组织了广西6家公共图书馆进行实施[3],各馆均采用中数创新的CMS内容管理平台建设了资源数据库,并完成了数据发布DP注册工作,并通过搭建的统一检索平台――“数字文化微聚系统平台”提供各馆各类资源的“一站式”检索服务。该项技术不足之处在于,数字文化微聚系统平台只能对各级公共图书馆采用中数创新的CMS内容管理平台加工的数字资源进行收割,不能建立完整的资源数据库。

  采用分布式垂直搜索引擎技术对互联网上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和非结构化数字资源进行采集。

  近年来,公共图书馆不仅对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多媒体数据库以及各种数字学习平台在内的各种结构化数字资源进行建设,还根据用户的多样化、专业化需求对互联网上大量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和非结构化数字资源进行搜集与整理,补充图书馆馆藏资源的种类。

  海量的互联网信息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信息的查找和分析带来了挑战,于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的通用搜索引擎应运而生[4]。随着时代的发展,通用搜索引擎的局限性也渐渐显露,全网爬虫虽然在网络上爬取范围较广,但其通过提供关键字进行语义搜索的性质导致爬取深度欠佳,搜索结果匹配度不高。垂直搜索引擎也是通过提供关键字进行搜索,但被放到了一个行业知识的上下文中,能将网页的非结构化数据抽取成特定的结构化信息数据并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后再返回给用户。分布式垂直搜索引擎技术是传统的垂直搜索引擎技术和分布式技术的结合,它利用多台计算机构成一个分布式计算与处理集群,并部署一个垂直爬虫在集群上进行分布式多线程爬取[5]。采用分布式垂直搜索引擎技术对网页上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和非?Y构化数字资源进行采集,能较好地满足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需求,对公共图书馆形成以结构化数字资源为主、非结构化数字资源为辅的数字资源保障体系意义重大。

  232 实现区域内网络硬件平台的全域共建共享。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为广西公共图书馆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中心馆,依托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硬件设施设备,通过虚拟化技术、云管理平台建立一套基于虚拟化的自助服务交付公共管理平台,实现硬件资源(计算资源)的共建共享,广西其他各级公共图书馆可自主按需申请计算资源(CPU、存储、网络等),通过审核后自行设置密码进行管理,像使用本地服务器一样,在虚拟机上安装本馆的系统和部署应用,并自主决定是否开放本馆的应用系统及特色资源。这种做法不仅能消除各级公共图书馆之间的硬件设施设备性能上的差别,

  [HJ2mm]

  实现硬件资源的共建共享,解决部分公共图书馆不同程度存在的硬件设施缺乏或配置不足和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在硬件建设与维护上减轻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压力,还可以打消部分地市、县市公共图书馆对部分暂时不方便公开的业务或资源外泄的顾虑,真正做到放心使用。

  233 提供丰富便捷的“一站式”全媒体数字文化智能推送服务。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效能核心在于应用,广西平台利用多种新媒体为基层和广大民众提供符合用户需求偏好的全媒体信息服务,打造公共数字文化新业态。

  (1)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以提供馆藏书目数据、电子书刊以及相关信息资源服务为主,资源特色是“全”,服务对象主要是以普通阅读、资料查询为目的的读者。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分布式区域文化数字资源发现与智能定位系统对结构化数字资源进行收割,通过分布式垂直搜索引擎技术对互联网上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和非结构化数字资源进行采集,最后通过统一检索技术实现结构化数字资源和非结构化数字资源“一站式”全媒体数字文化的智能推送服务。

  (2)知识学习平台。通过人机在线交互模式打造的知识学习平台以提供优质资源和资深专家的知识服务为主,资源特色是“精”,服务对象主要是以知识学习和获得深层次信息服务为目的的读者。知识学习平台通过整合优质数字资源并聚集行业资深专家学者,并在以数据挖掘技术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提供多样化学习方案供读者选择的B2C(Business-to-Customer)在线人机交互模式以及读者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的C2C(Customer-to-Customer)在线交互模式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3)休闲娱乐平台休闲娱乐平台以休闲娱乐类特色资源服务为主,包括音乐、舞蹈、影视、动漫、有声读物和图片等资源,服务对象是所有意在提高个人文艺素养的读者。休闲娱乐平台不仅提供资源检索、个性推送等服务,还通过开展专题特色资源展示、知识问答、游戏分享等有奖活动(网站、微信、微博同步开展)吸引读者关注弘扬正能量的资源,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4)技术支持平台。技术支持平台通过建立书目数据联编系统、公共电子阅览室管理系统、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培训系统,为全区各级公共图书馆提供工作协调与开展、统计汇总、业务培训等信息技术支撑服务[3]54。该平台基于云管理,能实现系统平台技术运行维护、数字资源使用反馈统计、网点和数字资源利用可视化、系统安全防范预警和业务培训等功能。技术支持平台的服务对象是广西各级公共图书馆。

  (5)智能推送平台。智能订制与推送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统一的标准和模型对从各级公共图书馆和互联网上收割或采集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和非结构化数字资源的元素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利用数据挖掘工具生成知识数据库,形成广西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资源关联的可视化模型,以实现资源揭示与信息交互功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订制、内容与资源的智能推送等,有针对性地提高资源利用率。

  234 研究基于数据挖掘的数字化服务的可视化管理。大数据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信息产业又一次颠覆性的技术变革,“数据即资产”,如何更好地利用好以几何级数增长的信息成为各行各业所面临的问题。随着公共图书馆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业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各级公共图书馆产生的业务数据也越来越多,传统的业务数据统计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快速挖掘有效信息并实时显示的需求。大数据时代,依托广西平台,深度挖掘各级公共图书馆的各类业务数据,包括对各馆纸质和数字资源的借阅情况、数字资源的利用情况、图书馆网站动态数据访问情况以及公共电子阅览室的海量访问信息等进行监测、统计与分析,并将其与用户信息进行关联处理,通过二次挖掘,找出其中各类资源利用的隐藏的规律,同时,将采集到各类服务数据以各种图形方式实现服务数据的可视化展示[3]。在各种业务工作开展环节实施数据挖掘和可视化管理,不仅有助于各个公共图书馆能准确了解自身业务开展情况,进而为准确制定各馆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提高资源利用率提供决策参考,还能在全区范围内,通过多维分析撷取关键信息,全面掌握全区各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特色,为进一步在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调配等方面的决策分析和计划制定提供信息支撑。

  根据广西平台合作机制,广西各级公共图书馆可依托广西平台随时了解自身的业务开展情况,但是否开放本馆的应用系统如业务管理系统接口并将业务数据在广西平台上共享是建立在各个公共图书馆自愿基础上的。参与广西平台共建的公共图书馆可实时显示了解各馆业务数据,也可突破空间随时了解自愿公开相关信息的其他公共图书馆的业务数据。

  24 扩大服务对象。近年来,在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广西结合区情实际,于2014年全面了?⒍?“广西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工程”项目建设,在乡镇文化站、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行政村以及边境口岸、边防派出所、边境检查站、警务室等地建设配备有公共文化一体机、中国文化网络电视互动播出终端、摄像机和平板电脑的乡镇服务点和数字文化驿站1 517个,打造了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数字文化服务。同时, “十三五”期间广西将在纳入脱贫攻坚战的54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施科技文化扶贫行动。其中,2017年已计划在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开展贫困地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档升级项目建设,为207个乡镇文化站、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行政村建设配备有公共文化一体机、中国文化网络电视互动播出终端、摄像机和平板电脑的乡镇服务点和数字文化驿站。

  为了实现广西数字化建设经费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在乡镇服务点和数字文化驿站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后,可将其纳入广西平台的服务体系来。根据广西平台的建设管理模式,乡镇服务点和村级数字文化驿站一方面可通过公共文化一体机上传自建的地方特色资源供全平台共享,同时下载平台上的所有公开资源为当地群众服务;另一方面也可和地市、县市公共图书馆一样自行申请一级或二级平台上的计算资源(CPU、存储、网络等)开展业务工作,无需再在本地进行机房硬件设施建设及日常维护。

广西公共图书馆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广西 图书馆 公共 建设 研究 图书
最新图书馆管理论文
图书馆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研讨
试论如何加强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
试论高校图书馆动态化管理建设
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探讨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影响因素探讨
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构想
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试论数字环境中图书馆管理创新策略
高校图书馆书库管理与读者借阅服务探讨
论乡村文化振兴视域下乡镇图书馆的建设
热门图书馆管理论文
浅谈数字图书馆建设
走向公共管理的治理理论
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演变
创新:迈进新世纪的图书馆管理
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探析
新公共管理: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的新趋势
高校图书馆如何为高等函授教育服务
信息资源:特点·价值·机制
浅析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