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管理学论文 >> 基本理论论文 >> 中和论论文

中和论

作者:罗汝武/罗乐勤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6-02-13

三、为中庸首章添几个承上接下的字
    中庸首章骤然读之,好像从“天命之谓性”到“君子慎其独也”为一段;后面“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到“万物育焉”又为一段。二者在文气上若不相关联的样子。所以可能被认为喜怒哀乐未发之中,和前面的戒慎不睹恐惧不闻的慎独工夫没有关系,而是“自在”的另一事。其实喜怒哀乐未发之时能“中”,正是由于前段的修为已臻成熟的结果。所以我窃在上下文之间为其添上“夫然后”三字,这样全文就成为下面的样子: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夫然后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原来对每个人来说,未发之中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而不是现成的事物。它和道家的结圣胎,佛家的见佛性,基督教的“基督复活在你心中”相当。必须修学积善——向着性的本体回归,久而后达到。它不能凭空言得到。
    譬如铁矿石虽有可以冶炼出钢的性质,但矿石并不是钢,它必须经过冶炼,火候既足而后成。佛道之清修苦炼固不必说。基督教虽说救恩是白白赐给的,但耶稣说过:“天国好像宝贝藏在地里,人看见了,就欢欢喜喜的去变卖他的一切换这块地。”可见要尽一切的努力,才能取得这宝贝。
    人是一种存在之物,尽管它是宇宙间存在之物的最高级者,但也远非至善。虽自天降中,有仁义礼智四端,过恶仍然存在。《圣经》新约说:“人若不承认自己有罪便是说谎的。”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可见“君子有终身之忧”,以孔子之圣,还在忧虑自己有大过。他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吾忧也已”。
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以修身为本”。而隐微的心术是善恶发端之处。所以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学者修身,应在心术隐微之处用慎独的功夫。及其用功既久,心术尽正,“习与性成,圣贤同归”,这才有喜怒哀乐未发之中。天下之大本既立,体备而用全,乃可言发而皆中节之和,以竟中和位育之全功。
    我曾怀疑佛、道之因果报应之说。若从外面迹象追寻,则因果链复杂万端,难以究诘。但从前述的“中、和”论点观察,则很简单。人每生一恶念行一恶事,则其心便离“中”而偏走一分。积之不已,心便偏到极处。于是发用之时,也就失了“和”而乖谬到极处。虽无仇家怨主之追索,也会因“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逭”自我灭亡。反之若生一善念,行一善事,其功效就反转过来,终于积善而有余庆。

四、自周汉到宋明儒学的变迁
    儒教的起源应从周公算起,周公制礼以经邦治国和处理人伦日用的一切事情。而孔子的无上贡献是他看到了至高的生命真理“仁”,并将内在的仁和外在的礼贯通起来。于是儒教的基础完全奠定。仁深奥而难言,故孔子以可见的礼释仁,他说:“克己复礼为仁”。而礼以仁为灵魂,舍仁则礼便成为糟粕,故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在春秋战国时代,能深喻孔子之旨的,大概只有颜子、曾子、子思、孟子数人。“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儒学在一定程度上又回到孔子以前的状态。只以可见的礼乐文章为教,即使说到仁也只是某种行为而已。作为生命真理的仁又归于隐晦。汉初时鲁儒仍在习礼,大概也只是钟鼓玉帛之类周公的遗产。汉代儒者训古经书注重礼乐典章制度之类,而不及于性命之理。使儒学成为一些琐碎残缺的东西,不能满足高明一流人士的要求。所以魏晋清谈,隋唐佛老,儒学失去其领袖一切学术教化的地位。
   唐朝韩文公愈是一位不出世的人物,他著《原道》完全以大学为本。当时人们还不特别重视孟子,他独指出“孟氏,醇乎醇者也。”他“觝排异端,攘斥佛老”,自此以后儒学才稍稍振起。但韩文公是因文见道的,并不专于论道。而且在那个众醉独醒的时代,也难望藉他一人之力就能使儒学大明。到了宋代程朱诸大儒出,儒学才大大振兴。朱子气魄大、志向坚、工夫勤、寿命长,其一生对儒学的贡献尤为不朽,令人钦敬不已。
自汉儒至宋儒,儒学由驳杂归于简约。自宋至明,这一趋势继续发展。明代大儒王阳明先生致疑于朱子“即物穷理”之说。认为这可能误导学者努力方向,而与身心性命无关。他提出“致良知”的宗旨,还说过“除却良知还有什么说得”的话,于是儒学简约到无可再约了。

五、王阳明先生的灼见和王门立教的缺点
    王阳明先生天资极高,年才数岁就同塾师说起读书做圣贤的事。长大后历经游侠、词章、佛老的歧途,而后归于圣道。又经龙场的居夷处困,江西的功高得谤危疑震撼,而后学问益精益明,灼见良知为孔孟的传,自入手至于成圣,此为不二法门。
    良知即性命本体之知,它自然知得恻隐、是非、羞恶、辞让,无人能欺得。举良知而致之于用,则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以信,更无不合。所以良知本体即中,致知即和,尽致良知一语而中和之道全。
   致良知在阳明先生本身,无疑是近乎尽善尽美的。他的及门高足亲炙光范,大多也是醇儒。但是三数传以后,渐渐变样,流于侠义、怪诞、空疏。入清以后,朱子之学更盛;另一部分学者,转而崇尚汉学;王学渐少传人,这是什么道理呢?
   良知的本体,即天命之性的本体,即未发之中。虽说“人莫不有是性”,但却是潜在的,并非人人现成具有。惟尧舜生知之资为能“性之”,虽汤武亦有待修为而“身之”。而在众人则朦胧晦塞,必须艰苦力学而后明,有时还要外在环境的困厄锤炼才能开启其天所命的真性。阳明先生自己也说过:“圣人之心如青天朗日;贤人之心如浮云天日;众人之心如阴狸天日。”以阴狸天日之心而叫他专事致良知,就可能以私意为良知而走入歧途。必须教他勉强学问,效法古圣先贤的前言往行。亲书卷,隆师友。久而后良知渐明,才能自作主宰。这时说致良知,就有头脑了。
朱子论性天之理虽不及阳明先生的晶莹精辟;然其以白鹿洞学规诲人,读书躬行,谨守绳墨,苟非下愚不移,皆有可入。中人以上则多能卓然成材。所以朱学久而不衰,历史的选择不是没有道理的。
   阳明先生鉴于世俗学者,从事科举帖括之学一唯声利是逐。加以自己从佛道过来,所以言行之间,颇有薄书卷、轻世务的意思。晚年时弟子入见,往往焚香默坐,相对无语。此在高僧相传心印或可如是。而儒家仁民爱物其事无穷,自正心修身至治国平天下,皆在念中。孔子早年固然汲汲遑遑席不暇煖。晚年归鲁,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作春秋,想必亦无停晷,恐未能如此闲暇。
    阳明先生对秦始王焚书之事,并不完全否定。曾经设想除圣贤经史之外,把其他异端曲说,滛哇浪作之词一概焚毁。这种设想恐怕有违文化进步的规律。文化应该让人人有发表意见的自由,而由历史进行筛选。如前所言“黎民合而观之则智”。这种筛选是综合古今众人的智力进行的,往往能优者保存,劣者汰去。如是不断生新,不断汰劣,文化才能永远进步。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论文搜索
关键字:未发之中 慎独 致良知 儒教 基督教
最新基本理论论文
浅析恶劣地区水电工程合同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及对策建议
强生公司并购辛迪思公司案例分析
论建筑企业农民工管理中的问题与措施
我国罗非鱼产品的药物残留问题及其对策
孙子兵法之管理者战术思维刍议
试论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 作用
杭黄高铁对长三角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研
让高端人才引领和支撑企业转型升级分析
农村土地流转后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承
热门基本理论论文
论人本管理
管理方法的形成和发展
管理理性化形成的制度因素与人文动因
再谈“管理”——“管理”是一种艺术 ——为
现代企业管理中的CRM
海尔管理面面观
影响企业未来的十大管理理念
浅谈领导干部的用人艺术
中小企业自身优势的利用
对软件项目管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