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民族主义论文 >> 民族主义诱惑与认同危机论文

民族主义诱惑与认同危机

作者:陈 彦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6-05-31

「注释」

  [1]参见孙立平的《汇入世界主流文明:民族主义三题》,《东方》(北京),1996年第1期,第15-19页。

  [2]可参考Richard Bernstein 和Ross Munro合著的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New York:Knopf,1997)以及Charles Krauthammer 的"Why We must Contain China?",Time ,July 31,1995.[3]中国青年报思想理论部编,“苏联巨变之后中国的现实应对与战略选择”,《观点访谈》26期。该文在海外广为转载与评论。见《北京之春》1992年1月号。

  [4]苏炜在《中国之春》1992年1月号发表的文章提到,这个文件的作者包括陈云之子陈元、邓力群之子邓英淘等人。

  [5]Jean-Philippe Beja,"Nationalisme,les intellectuels sont partages(民族主义,知识分子意见不一)",Perspectives chinoises :No.34,March-April,1996.[6]《二十一世纪》,1997年第2期。

  [7]第一次在1994年,共有7千青年人被访谈,第二次在1995年,共有10万人被访谈,调查的主题是“中国青年看世界”。

  [8]Jean-Philippe Beja,"Nationalisme,les intellectuels sont partages",Perspectives chinoises:No.37,Sept.-Oct.,1996.P.68.[9]这些书除了《中国还是能说不》外,很少有商业利益以外的考虑。《中国还是能说不》出于《中国可以说不》的作者之手,呼吁中国人对日本说不,这一主张当时不合政府的胃口,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该书很快被回收。

  [10]见网络刊物《华夏文摘》第455期,1999年12月。《中国可以说不》的作者被邀请访美,客观上鼓励了这些作者与仿效者。

  [11]1997年春天,针对当时被炒得火热的《中国可以说不》,明镜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如何面对西方》一书汇集了许纪霖、王小波、雷颐、王力雄、杨帆、杨东平、陈小雅等22位海内外著名作家、学者专门分析讨论民族主义问题的专稿。王力雄被收入该书的文章标题为“中国已失去‘主义’立足的基础”。

  [12]《战略与管理》和《东方》以挂靠其他单位的形式获得出版发行的资格,而《读书》由北京三联书店编辑出版。在90年代中期《读书》转向“新左派”以前,它一直是国内最具声望的思想性杂志之一。

  [13]见马汉茂(Helmut Martin )与齐墨著,《大陆当代文化名人评传》。台北:正中书局,1995年出版。第588至612页。

  [14]何新,《为中国声辩》,山东友谊出版社1996年出版,第256页。

  [15]出处同上,第370页。

  [16]该文发表于1992年,1997年4月美国的《中国时代》杂志转载。

  [17]该文发表于《战略与管理》1994年4月号。

  [18]季羡林,“二十一世纪:东方文化的时代”,《新华文摘》,1992年第5期。

  [19]付东诚,“香港、台湾、大陆,经济一体化前景”,载1992年2月5日《中央日报》,亦见《读书》1994年第9期,第155页。

  [20]《中国文化》,1992年9月,第6期,第165至166页。

  [21]见《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3年5月,第170页。

  [22]石中(王小东笔名),“从‘逆向种族主义’到‘中国的民族主义’”,载《明报月刊》(香港),1996年9月。

  [23]Jean-Luc Domenach,"L’asiatisme ,une ideologie pour l’Asie(亚洲主义,一种亚洲意识形态)",见David Camroux 和Jean-Luc Domenach 合编的L’Asie retrouvee(重回亚洲),1997年,巴黎Seuil 出版社出版,第22页。

  [24]盛洪,“从民族主义到天下主义”,《战略与管理》,1996年2月号,第14至19页。

  [25]即王小东,“说不俱乐部”的活跃分子。

  [26]见孙立平的文章,载《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2期,第7至83页;同时可参考该刊同期徐友渔的文章。

  [27]见《了望》,1995年27期。

  [28]《二十一世纪》(香港),第29期,第136页。

  [29]见张京媛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认同》(台北:麦田出版,1995年)。

  [30]《二十一世纪》,第28期,第128至135页。

  [31]《二十一世纪》,第27期,第4至27页。

  [32]《读书》,1995年4月,第20页。

  [33]Yves Chevrier(施维叶),"Le genie du confucianisme (儒学之真谛)",见David Camroux 和Jean-Luc Domenach 合编的L’Asie retrouvee(重回亚洲),出处同注[23],第210页。

  [34]见《远东经济评论》1995年11月9日发表的关于中国新兴民族主义的系列文章和报导。法国人Daniel Haber和Jean Mandelbaum 合作发表的La revanche du monde chinois(《中国东山再起》)一书(1996年,Economica )讨论了同样的话题。

  [35]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

  [37]陈彦,“警惕民族主义成为主导意识形态”,《二十一世纪》,1996年12月。

  [38]见王鹏令主编的《民族主义与中国前途》。台北:时英出版社,1997年。第5页。

  [39]何家栋,“人权与族权的差异──什么是民族主义的真精神?”,《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3期。

  [40]张见微,“爱国还是爱政府”,载肖旁主编的《中国如何面对西方》,明镜出版社(美国)1997年出版。

  [41]程默,“警惕一个军事法西斯化的中国”,《开放》(香港),1999年9月号。

  [42]陈云,《信报》,2000年5月9日。

  [43]《明报月刊》,1996年6月,第12页。

  [44]张文木的文章刊登在《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3期、第5期和2000年第1期。

  [45]出处同注[11],第80至90页。 

上一页 [2] [3] [4]

论文搜索
关键字:民族主义 诱惑 认同危机
最新民族主义论文
论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现状及其反思
《民族主义》读后感
试论哈萨克斯坦主体民族主义思潮的主要表现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新特征
极端民族主义恐怖犯罪的刑事控制及其评价
浅谈辛亥革命中的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与价值理性的博弈:对运动员归化现象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民族主义积极作用的
网络民族主义对中韩公共外交的影响及对策
国际民族主义远未彻底衰落
热门民族主义论文
辛亥革命时期的排满思潮
民族主义
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
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
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结
当爱国主义碰上宗教和言论自由
全球化与当代民族主义
当代民族主义及其未来趋势
全球化时代的美国与中国
论中东民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