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应用文 >> 调查报告 >> 沙村田野调查

沙村田野调查

作者:董玲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6-03-01
    前言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有二十余年历史。但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心地上的沙村,改革放开的历史却只有十年。在1991年沙村的土地被国家征用作为一个新开发区一部分前,沙村仍然是中国大陆农村最闭塞、愚昧、落后的地区之一。征地后,到手的真金白银、走入城市的梦想、继续发大财的幻觉,曾引起村民极大的热情和希望。

    使人感到可怕的是,村民的这种热情和希望只维持了约三年时间便转为忧虑和失望。

    本项调查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实例,说明中国一些农村地区在某种情况下,从希望转向失望的过程中,普遍的愚昧落后、简单幻想、特别是干部的低能腐败及权力网络的非法运作怎样起作用。其中可以看到,宽容与社会公正的重要概念,在这一变化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也看到,正是市场经济要求向新的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时候,农村原有的集体经济却瓦解了,又没有新的经济力量将农村经济组织起来的预兆。这不得不令人感叹中国的现代化之路还何其漫长。

    沙村现在册的村民有一千二百多人,其中有小部分人出外就业或做生意,很少生活在村里。沙村姓氏杂乱,有程、褚、张三大姓,其中只有张姓出自同一家族。程姓和褚姓派系甚多,来自不同地域,同姓之间有时也以结义或认干亲的方式联谊,但并没有某个姓氏修祠认宗。

    历来沙村所在地区的地理优势都未被人发现、利用。十年前,沙村所在地区还被水网隔离,半岛内没有公路,只有一条通往县城的土路,基本上处于封闭状态,而且没有土地,只有烂泥滩和乱石岗。54平方公里的地面上,竟有40多个打石场。如此破落闭塞的地方,在当时政府眼里完全没有投资开发价值。如果不是一个著名外商经多番考察后,决定在这里投资进行整体开发,这个地区不会有现在的繁华富裕。外商于1991年底征地后,经十年的努力,沙村所在地区已经成为珠江三角洲的交通枢纽,在原来烂滩乱石塘上,一座美丽的现代化海滨城市悄然屹立。

    沙村就依在新城之旁。村内新楼鳞次栉比,争相比高斗靓。窄小的村道上摩托车川流不息,私家小车往来穿梭。村民欣喜结束了艰苦的农耕生活,可以一啖城市人的安逸。不过,村民没有了土地,户籍身份又属「农业人口」,享受不到城镇居民的福利。沙村也改制为「沙村管理区」,但其权力组织结构并没有变化,只是换了块招牌而已。

    新城有步骤有节奏地建设着,并不像中国其它许多新兴城市那样轰建楼宇商场厂房来吸收外来人流。新城的建设,远远没有村民所设想的那么快。随着村集体经济在几年内迅速萎枯,村民开发初期的热情渐渐冷淡下来,失望和迷茫也渐渐加重。他们并没有像他们预想的那样一夜暴富,永享安逸。

    种种复杂有趣的故事就在这种背景下展开了。

    一、外商征地:「那时候村里有钱」

    沙村原有耕地1123亩,加上河滩烂地、山地等,共征用土地1362亩,沙村所在的镇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按1992年沙村所在市发放的文件规定,每亩补偿12000元,其中包括「土地赔偿费」、「青苗赔偿费」、和「劳动力安置补助费」。沙村共得征地款1634.4万元,除支付青苗补偿费和劳动力安置费5,020,582.09元外,还有约1132.3万元。经过村支部会议决定,社员大会通过,先一次性发给村民每人4000元,从1994年开始,三年内成人每人每月300元,16岁以下200元生活费。发放的资金来源除征地款外,还有村所属的四个石场的承包金,村自留地的转让金。

    沙村有自留地约230亩,按照村1995年前公布的数据表明,共转让自留土地110亩,每平方米价格从250元到450元不等,应收金额22,077,804元,实际收到10,702,604元,尚欠收10,875,200元。欠款的追回情况以及1995年及以后的土地交易状况,直到2000年才公布出来。2000年,管委会要求所辖的各个管理区成立财务公布栏,公布建筑工程、固定资产、收益分配、征地情况等。沙村2000年11月的《征地补偿费收支情况公布表》中,征地应收金额为15,085,040元,表中没有标明征地时间,所以征地的历史情况不清楚。经过与1994年的征地公布表相对照,发现原来已收到的征地金额在新表中没有反映出来,这15,085,040元中,有9,270,200元是1994年公布表中的拖欠款。按正常理解,沙村从1995年至2000年期间,卖出20亩地,应收款5,814,840元。(据办事处1994年10月30日的《南沙东部七个管理区征地及相关情况一览表》显示,沙村于1992年以250元一平方米的价格转让土地50亩,于1994年以每平方米450元转让约120亩,共计44,289,000元。与村1995年前公布的22,077,804元相差一倍多。文中取用村公布的数据)。

    从1992年到1995年间,沙村实际从土地获得的资金有27,046,604元。村民每月的生活费从1994年初开始发放,至1996年中就因村无钱而终止。据有些村民估算,自1992年之后到现在,每个成人从村得到的资金是一万三千元左右(除青苗赔偿费),现任村委妇女主任认为有一万六千元。因为财务收支的实际情况在沙村很敏感,做干部的都会回避有关资金的话题,连村民推举的理财小组都不能轻易查阅村的财务帐,本文就只能以估算的方式来测定村集体资金的提留状况。以每人16000元,全村人口不分老少1200人计,村分配给村民的生活费约1920万元。四个石场1996年度交承包款1,789,333元,占当年村总收入的56%左右;1997年度石场向村缴交1,587,000元,占村总收入的42%左右。可以说,石场是沙村的主要经济来源。从可以搜集到的公开数据分析,沙村至少从1996年起就已经入不敷出,石场承包款及其它收入基本上都用于支付村的日常事务和村民公共的教育、医疗福利。所以,村集体掌握的可用于投资的资金数目就是征地费用减去分配金额。以1996年前实收的征地款27,046,604元计,村集体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大概为784.66万元,加上尚未收到的1087.52万元,共计1872.18万元。

    搞清楚了这个数目,就可以理解沙村人在征地后的1993-1997年间的一系列投资行为。这些投资,都是依赖于有雄厚资金支撑的心理,拿句村里人的话来说就是:「那时候村里有钱」。

 [1] [2] [3] [4] [5] 下一页

论文搜索
最新调查报告论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
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热点的发展
我国体育科学研究所科研队伍整体状况的调查
CALIS成员馆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调查
“农村学校整体性德育体系构建”——课题研
加强中学德育实效的思考与建议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
对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水南镇农村法律现状的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农民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相
农业税费减免谁是最大的受益者
热门调查报告论文
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与分析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农民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相
调查报告:大学生眼中的电子商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
当前农村初中生学习心理的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2001年薪资收入问卷调查
搞好项目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市场调查报告--本土品牌主导中国广告市场
关于我省林木种苗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廊坊市林木种苗生产情况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