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试析高校影视教育的审美维度论文

试析高校影视教育的审美维度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4-12-29

试析高校影视教育的审美维度

  电影电视自诞生以来,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段和得天独厚的艺术优势迅速崛起,成为艺术王国中无与伦比的后起之秀。它集合了文学、艺术、音乐、舞蹈、建筑、绘画等多种艺术特点于一身,从而使自身丰满而富有了强大的生命力。现如今,影视不仅构成了人们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高校的审美教育中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教育使命。据调查,在当代大学生接触最多的艺术种类中,第一位就是影视艺术。许多高校通过开设影视选修课,建立和完善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培养和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训练和激发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性想象能力。而相比于其他艺术形式,影视艺术因其强大的综合性特征而具有了多重审美维度,对于学生完整人格、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具有巨大的空间。

  一.视觉形象的直观逼真

  以电影电视为中心的影像文化主要诉之于人的视觉和听觉。它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以酷似现实生活的逼真感构成了其他艺术不可能具有的审美情趣。众所周知,一切艺术都是以创造“真”为追求目标的,但没有哪门艺术在再现生活的逼真程度上能够超过影视艺术。因为创造影视形象的材料是实人、实景、实物,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电影最接近于现实本身的存在形式,或者说最接近于人们对现实的感知方式,借助于现代化的音像实录技术,影视以直观的形式将物质现实诉诸人们的视觉和听觉,在银幕和屏幕上产生高度逼真的视听效果,从而给人们以身临其境的审美体验。影视艺术的这一特性,使银幕和屏幕上的形象具有高度的真实感,它能最大限度地酷似生活原貌和自然形态,甚至电影中的人物、场景、声音都可以与现实的存在方式完全一致。前苏联电影艺术家普多夫金认为:“电影是这样一门艺术,它为力求现实主义地再现现实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巴拉兹也说:“电影艺术的基础和可能性在于它使每一个人和每一事物都保持其本来面目。”

  影视艺术的这种逼真性、图像符号的直观性形成了它自身特殊的审美方式,不仅更易于被理解和接受,而且超越了国界和民族、地域和文化、身份和地位的差异,成为一种“世界性语言”,使欣赏者和艺术作品之间的永恒的距离在观众的意识中完全消失。而似真性和距离感的消失,为高校影视教育带来无比的真实性和感染力。美国当代思想家丹尼尔?贝尔曾说:“电影有着各方面的功能,它是窥探世界的窗口,又是一组白日梦、幻想、打算、逃避现实和无所不能的示范――具有巨大的情感力量”。处于青春期的高校大学生,对人生充满无穷的遐想和愿望,对世界保持着了解和探索的渴望。影视经典中一份超越时空的爱情演绎,一场惊天动地的灾难复现,一种人性与邪恶的充分较量,一个充满坎坷与磨难的成长故事,一段风格迥异的异国风情,都可以让学生很直观地进入艺术的氛围中,在一种“真实”中体验自己的“愿望”,享受美的感染与熏陶,完成对自己更高审美品味的培养。

  二.人类生命的有力拓展

  人类的生存状态总是受某种有限的时间、空间的拘泥,只此一生,只此一身,人类的生命体验也由此受到束缚,难以充分拓展。因此人类发明创造了各种艺术形式来超越时空限制,克服岁月流逝,保留和传达生命的不同存在方式。但在所有艺术形式中,影视艺术无疑最大限度地拓展了人类生命的空间和极限。影视艺术在银幕的时空中以逻辑逼真的方式展现人类物理时空与精神时空中的生存状态及人类的精神理想与生命关怀,决定了观众可以在银幕艺术的世界里以精神的方式在精神的时空中经历生命意志的考验,经历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经历或没有机会经历的各种生命的体验和历程,还能享有在现实的生命行为中不可能实现的,精神所期盼所想象的任何生命行为和生命盼望。这种以精神来实现的审美方式,正如封孝伦所说的,是“一种没有耗损或耗损不大,但绝没有危险的生命实验”。

  高校影视鉴赏可以通过优秀的影视作品欣赏,使学生感受不同的生存方式,充分拓展其人生体验。如处在和平年代,大学生渴望战争和英雄,悲歌雄浑的战争片如《光荣》、《地道战》、《莫斯科保卫战》等可以让学生体验那种大敌压境的紧张恐惧,斗智斗勇的智慧和胆识,保家卫国的献身精神,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等;局于现实氛围中,大学生渴望浩瀚宇宙和辽远星球,充满憧憬的科幻片则把人类关于宇宙星空、人类未来的种种推测和设想进行了充分表现,从《月球旅行记》到《2001年?太空遨游》、《星球大战》、《E?T?外星人》、《阿凡达》等,科幻电影描述了人们对地球外空间的大胆想象与假设、人们对地球未来、对人自身的疑虑和担心;身处安宁的环境,学生渴望惊险和神奇,石破天惊的灾难片和恐怖片中展示的是洪水、火灾、地震、飞机失事和海难等这些大自然对人类的突然袭击以及人在自然的突然袭击下为求生而做出的种种抗争。现实中的自然灾难是令人恐怖的,处于现实灾难中的人们被求生和逃离灾难的欲望所控制,是不可能有心把灾难当作审美对象来观察和欣赏的。但是电影却实现了这一点。电影借助高科技力量再现甚至创造了神奇的灾难艺术,它将灾难令人恐惧的暴虐转变成了一种可视可听、可品可赏、令人兴奋激动又启人思索的审美对象。无论是袭观众之面横扑而来的《龙卷风》,撞击冰山令巨船断裂下沉的《冰海沉船》,汹涌奔腾、咆哮如雷、吞噬一切的《洪水》,还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的火山大爆发,都在震撼人的视听,震撼人的心灵的同时,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大自然在自然状态下从不显示的美,激发人们难以体验的生命经历,让人在看到大自然发怒时的那份奔放壮丽与雄奇的同时,同时启迪人们的心灵和思维,让人们在接受大自然所给予人的教育的同时,更多地去思考自然与人的关系,思考人在自然中应该怎样做人。   总之,借助一部部成功的影视欣赏,学生可以驰骋万里,“走”到世界上甚至宇宙里的任何一个地方,可以纵横千年,“回”到过去,鸟瞰现在,先“睹”未来,可以坐视各种凶杀、暴力、战争、灾难等在“眼前”发生,在各种艰难险境中身临其境,去感受无与伦比的生命体验,从而极大地拓展了生命力的范围和极限。

  三.人文伦理的丰富诉求

  所谓伦理,就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诉求是制定某种道德、动机、认同,或是说服受众应该去做某件事的理由,也就是按照伦理的要求去说服受众去做事的原因。伦理诉求是人生在世的基本需求之一。它是对既有益于生命自身、又能被社会认可的行为标准和价值尺度的内心期待,也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渴望减少伤害,正确支配自身行为的深层愿望,更是对“和谐”的群体性生存环境的一种本能需求。因此,可以说,伦理诉求是构成人文精神的社会基础。不论处在文明史的哪一个阶段, 面对各种人际关系和交往困境,人们均渴望有一个参照摹本和富有启发性的人生经验,能够给出有效的可资借鉴的答案或解决途径。电影和电视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表达方式,是对社会、人生的矛盾作出的想象性的解决。“不论它的商业动机和美学要求是什么,电影的主要魅力和社会文化功能基本上是属于意识形态的,电影实际上在协助公众去界定那迅速演变的社会现实并找到它的意义”。电影由此也成为观众伦理诉求的指向标和引航器。

  不同历史阶段因为不同的生活方式,遭遇的伦理问题也不同,不同的人生阶段也会面临不同的伦理诉求。置身“象牙塔”中的高校大学生身心正在发育,思维非常活跃,人生的一系列问题如恋爱、婚姻、交友、处世求职、成功与失败、感情与理智、理想与现实等等不期而遇,逼着他们选择和处理,而他们又偏偏缺乏经验,缺乏理智上的清醒认识,因而迫切渴求对人生问题一探究竟。而处在转型期的当代中国,乱象丛生,传统文化中伦理价值的有效性已经失范, 新的伦理价值还没有定型。面对时代、生活的变化,当代大学生在心理、交往问题上难免产生新的焦虑,更因无所适从而陷入精神困惑。而中国电影从来就具有明确的社会功利观与直面现实的“问题”意识,贴近社会、立意教育、着重人伦,集中、鲜活、生动地呈现人物的生命状态与生活态度,包括他们对金钱、爱情、亲情、友情、社会问题的认知与判断。像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陈凯歌的《和你在一起》以及俞钟的《我的兄弟姐妹》、马晓颖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等影片,都是诉诸家庭亲情和伦理道德、独具中国文化特征的伦理片。外国影视中也多有涉及此类问题的优秀影片,中西互补,就可以为没有多少人生经验的大学生提供多种人文伦理的借鉴和参照。高校影视教育可以通过中外古今优秀伦理片的欣赏,让学生在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的对比中,尤其是对人性中存在的友情、亲情、爱情的审美体悟中, 感受各种不同的人类情感,在艺术的拨动下,调动他们人性中的积极因素,在审美的愉悦中升华他们人性中善的东西、美的东西,收获生命的某种感悟与启示,走出生活的迷惘和困扰。

  四.精神向度的深度关怀

  在物欲膨胀的今天,人的精神价值、理想信念、生命追求,受到了来自物质特别是金钱诱惑的强大冲击,不少人理想失落,生命倦缩,除了对金钱、物质以及感官生理的要求外,缺乏正确的人生追求,生命中极度匮乏正确的价值航标。电影作为与人的生命特点极其相似的大众艺术,它能深刻而广泛地影响人及其生活的态度和生命行为的选择。列宁说“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对于我们是最重要的”,这不仅体现在它能满足人的生命需要,更体现在它充分满足生命合理、正确、高尚的追求和需要上。艺术家通过浸透着自己生命情感与意识的艺术形象的表达,来展现人间的真善美,揭露人性中的假恶丑,以之激起受众深层次的生命体验与情感共鸣,实现对受众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作用。王世德教授在《影视审美学》中指出:衡量影视艺术作品美学价值的绝对尺度,应该是对人类生命存在真善美追求的终极价值意义,是其在满足当前群众审美要求之中包含了多少趋向于对人类生命存在真善美理想境界追求的终极价值意义。那些真正体现了人类生命存在意义与生命价值的电影艺术作品,在通过展现人间的百态生命后,唤起了人生命中真善美的因素,能引起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对人类命运的某些思考和关怀,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和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因为它其中所包含的对于人类生命的关怀,对人生真谛的追索,对生命存在意义的叩问和对精神极限的挑战等终极关因素,赋予了它深厚的艺术底蕴,使之具长盛不衰的艺术生命力。在《居里夫人》、《甘地传》、《勇敢的心》、《周恩来》、《焦裕禄》、《孔繁森》等一些杰出人才的影片中,我们看到人的坚守与超越,奉献与牺牲,为我们人类有这样优秀杰出的精英而感动和自豪,更因感动而心向往之。这种审美价值观的引导,对高校学生的精神关怀、人格塑造极其重要。正如胡经之教授所说,“让艺术荡涤着灵魂中的黑暗一面,使人的心灵渗入生命意义之光,让学生对电影艺术的审美成为一个由美而求真的进程”,使其在这样的审美活动中不断地重新发现自己、确证自身。这就是电影艺术审美价值的真正体现。

  五.社会文化的深刻反思

  艺术,从古至今都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份极其珍贵的财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或各个时代的艺术,往往成为它自己所属的那个国家、那个民族或那个时代文化的集中反映或突出代表,作为现代最有影响的影视艺术也不例外。

  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说,影视是一种伟大的文化创造,它集人类的科学、技术、艺术、历史、宗教、政治哲学、心理、意识等文化成果于一身,汇人类思想、情感、语言、行为、想象于一体,在人类文化的灿烂群芳中绽放招展。它自觉承担着对人类的责任和义务,一经问世,它就用自己独特的语言、生动的形象、迥异的思维方式和自我诠释方式,感染和影响着人类。它既如社会的万花筒,展现出一幅幅社会生活的斑斓图景,又如时代的多棱镜,折射出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现象。流光溢彩的百年光影,人们在影视搅动的历史中分析过去,在影视放大的现实中认识现在,在影视虚拟的未来中感受将来,更在影视导演所赋予题材的主题内涵中,反思丰厚的多元文化底蕴。对于今天的人来说,无论是从“拍”的角度还是“看”的角度,影视都已经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娱乐,而是一种文化,一种综合了人类关于自己的行为的记录、描绘、辨析、诠释、评价与设计的文化,它总能将人类对于物、事的观察从表层引向文化的深层。它不仅是全方位立体地观察、展示人(我们)和人(我们)的社会的有效方式,还是分析社会、解剖社会、并试图用之于治疗社会的一件武器。我们通过影视作品不仅从正面观察人(伦理的、道德的),而且也从侧面、后面、外面、里面、下面甚至上面看清人的优秀与优越、人的劣性和恶性,反思进入文明时代后人的文化和生活进对人类自身创下的文明产生诸多疑虑。如我们在格里菲斯的《党同伐异》中看到人类如何在排他利己和杀戮的鲜血中推进文明进程;在卓别林的《摩登时代》中看到大工业时代的工业“文明”中人如何异化成了机器;在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中痛心于人间真情被人类所迷惑的权力和金钱所侵蚀;在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走出非洲》等影片中看到在战争扩张的军事文明中人如何被异化成疯子、不同民族间文明的不平等以及一个国家的文明对另一个国家的文明和文化的或残暴或文雅的侵略等。影视作品始终在让我们思考,什么是人类真正的文明?什么才是人类真正需要的文明?优秀的影片总是勇敢地面对过去,勇敢地审视自我,反思人类自身的行为,探讨人类的存在问题。这种公正的文化审视、严肃的文化批判以及痛苦的文化思辨可以使高校大学生对自己和自己所属的这个人类有越来越多的负罪感和不足感,对承担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有越来越明确的责任意识,从而更好地认识自身和他人、历史和现实,对今后的文化创造更加清醒和自觉、审慎和理智。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对于读图时代长大的青年学生来讲,影视教育是他们最容易理解,也最愿意接受的教育方式。因此,充分挖掘影视教育的审美维度,充分利用影视教育的有效形式,健全学生的心灵情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理性与理智,把学生培养成拥有成熟的思维能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人,无疑是当前高校审美教育的重要环节。

试析高校影视教育的审美维度

论文搜索
关键字:教育 审美 维度 高校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试论大学物理教学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高校电子新闻档案管理模式构建探讨
体育教学与茶文化有效结合路径研究
浅析高校运动项群类体育课程思政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