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数学论文 >> 浅析思维导图引入数学复习课的意义和实施论文

浅析思维导图引入数学复习课的意义和实施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4-12-30

浅析思维导图引入数学复习课的意义和实施

  复习课作为小学数学的课型之一,与新授课、练习课同等重要。本文基于复习课中存在的问题,尝试把思维导图引入到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中,以期能提高复习课教学效率。

  一、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

  复习课的教学功能大致包括以下三点:归纳整理知识点,形成认知结构;查缺补漏;提高综合应用的能力。然而,长期以来,“知识点整理―题型练习―教师点评”的复习课教学模式在实施上存在不少问题。复习课中存在的问题,使师生都感到疲惫而低效,但据统计复习课却占教学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因此,有必要找到一种能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结构的工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复习课的课堂还给学生。

  二、认识思维导图

  (一)思维导图简介

  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东尼?博赞在20世纪60年代初所创的一种新型记笔记的方法。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图表,一种整体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从中央主题词发散出去,运用曲线、关键词、符号、颜色、图片等,形成一个完全自然的组织结构。它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工具,可应用于所有认知功能领域,尤其是记忆、创造、学习和各种形式的思考,它被描述为“大脑的瑞士军刀”。思维导图的中心是一级主题(或中心主题),一般用关键词或直观鲜明的图形作为标识。之后在一级主题的四周延伸出二级主题(次级主题),罗列与一级主题相关的细节要点,不需拘泥于顺序或结构的限制,由各个二级主题还可以依次延伸出三级主题等。其应用模板如下图所示。

  ■ 思维导图的应用模板

  (二)思维导图的应用现状

  思维导图自发明以来,被人们当作“终极思维工具”广泛应用于工作、生活、学习、娱乐等各方面。它的出现,尤其在全球教育界和商界引起了一场风暴,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3亿以上的人在使用它。在中国,思维导图也越来越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目前全国很多学校都在研究如何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当今的教育教学。

  三、思维导图应用于复习课的意义

  (一)注重学生的自主梳理和建构

  在传统复习课中,教师总是越俎代庖梳理知识,学生成了陪衬和听客,在课堂中失去了主体性和积极性。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把思维导图引入到数学复习课的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主动思维的机会,让他们亲历知识梳理、自主建构知识结构的过程。思维导图是发散性的和富有个性的,学生在自主或合作形成知识的思维导图过程中,能充分体现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地梳理知识结构的学习过程。

  (二)丰富师生的评价方式

  新课标指出“在评价学生学习时,应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传统复习课中,以教师的评价为主,学生对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比较模糊。作为一种评价工具,思维导图是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有效工具。另外,教师通过学生课前绘制的知识思维导图,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认知结构是否完整以及数学学习的思维情况等,从而做出客观的评价并以此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因此,思维导图丰富了师生的评价方式,也使学生在自评中学会了自我肯定和反思。

  (三)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传统的复习课中,以教师梳理和讲解知识点为主,学生充当了“听客”的角色,是被动的接受者。基于思维导图的复习课,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搜索存于脑中的知识,并尝试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之前的被动“接受”到主动“生成”知识思维导图的过程,学生经历了学习方式的重大转变。在这一转变的过程,学生能独立思考,自由发挥,成为具有鲜明个性的主动学习个体。主动建构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有意义学习的过程。

  四、基于思维导图的复习课教学

  复习课的教学模式有很多,究其本质可归结为“知识梳理”、“分层练习”和“综合应用拓展”三环节。基于思维导图的复习课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形成知识思维导图的过程,既梳理了知识,又能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增强对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

  (一)基于导图的复习课教学特点

  1.教学预设的充分性

  在师生共同形成知识思维导图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提出与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知识,这个过程带有鲜明的自主性和个性,这就给课堂教学带来较大不可控因素,也给教学预设带来较大的挑战。课堂上,学生不再完全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而是自由呈现独具个性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起组织和引导启发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预设可能发生的所有情况,头脑中要提前有相关知识较完整的思维导图。

  2.“理”与“练”的交融性

  复习课的教学模式一般包括“知识梳理、分层练习、综合应用”三个环节。各环节的教学层次相对清晰,能明确感知不同环节的内容。但基于思维导图的复习课,是以师生共同梳理形成知识的思维导图为主线。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丰富和完善知识的网络结构,同时也根据知识的网络结构进一步跟进练习,梳理与练习交融在一起。

  (二)基于导图的复习课教学实施要点

  1.课前绘图,课中完善

  由于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化和分层性,且需要较多的时间。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为了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笔者建议把自主绘制思维导图的内容放到课前准备阶段。一方面,教师通过学生课前绘制的导图,能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更有针对性,教学重难点更清晰。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上课时展示部分学生绘制的导图,并引导学生进一步修正和完善导图,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也能更好地把握好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2.师生互动,完善导图

  教师在揭示复习课主题后,引导学生回顾与主题相关的具体内容,唤起学生已有的相关记忆,为进一步的发散思维做好准备。回顾内容后,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继续丰富某一分支内容。在共同梳理某一分支内容时,鼓励其他同学进一步补充、质疑或解释,此过程中学生可以集思广益,实现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教师适时给予适当的启发和补充,并作出适当的点评。当各个分支内容逐渐丰富之后,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发现各分支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立知识点之间的链接,并用线标出。

  笔者执教的《小数的认识与加减法》单元复习课,就是以思维导图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总体来说,把思维导图引入到复习课教学中,能很好地提高教学效率,但也有许多需改进的地方。如何发挥其优势,避免其劣势,让思维导图更好地服务于教学,还需要教育工作者们的进一步探索。

浅析思维导图引入数学复习课的意义和实施

论文搜索
关键字:思维 复习课 复习 数学 意义 浅析
最新数学论文
浅谈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
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浅析小学数学量感可视化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研究
强化小学数学概念知识的记忆方法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缺失的表现与对策研究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探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策略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
数学应用意识与高职数学教育教学思考
热门数学论文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
“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方法及其指导
谈复习中数学试卷的讲评
变式教学中习题引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用构造法解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研究性学习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
极限思想的辩证思考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