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 社会认知理论在高校创业创新教育中的应用论文

社会认知理论在高校创业创新教育中的应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1-04

社会认知理论在高校创业创新教育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151-02

  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不但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突出教育创新和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1]。西方学者在创业研究中引入认知心理学社会认知的理论及观点,关注创业者选择创业的心理认知机制以及动力源[2]。有研究者认为,个体的认知特征对创业者把握创业机会起决定性影响,应该采用创业认知研究来探讨企业家如何思考和做出决策[3]。近年来,创业教育在我国迅速发展,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从创业环境、创业认知及其行为的互动关系中来考虑大学生的认知发展与行为意向及其表现,对开展创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创业教育的意义及现状特点

  创业教育自提出以来,其内涵从最初的创业技能培训逐渐丰富为涵盖创业素质、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近年来,国家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出的重要课题,也是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和提高竞争力,实现人生价值的有利条件。研究并制定有效的创业教育模式、推广创业教育理念,促进大学生的创业行动是高校教育关注的领域。

  二、社会认知理论的基本理念

  社会认知理论是班杜拉提出的,强调个人―行为―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动态性地揭示人们是如何认知和做出行为反应的。人并不是只由外界环境或内驱力推动的反应机体,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会自我反省和自我调节的个体[4]。三元交互决定论和自我效能理论是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思想。

  (一)三元交互决定论

  三元交互决定论为社会认知理论提供了一个总体的理论框架,从人的认知、行为及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中来考虑人的认知发展与行为表现。认知、行为和外部环境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三元交互决定论在创业研究中被广泛引用,为研究者探索影响创业行为的因素及作用机制提供了更好的视角。

  (二)自我效能理论

  班杜拉把自我效能定义为“人们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控制影响生活事件的信心和信念”[5]。自我效能是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影响个体行为的一个主体因素,是一种介乎个体的动机和行为之间的中介因素,具有行动驱动性质;同时,又建立在个体的综合认知评价之上,具有认知性质。因而,自我效能在个体的行为中起着关键作用。

  自我效能具有可操作性,可以有效地提高。自我效能来源于四个方面:成败经验、替代学习、言语劝导、情绪和生理状态[5]。成败经验由个体在实践活动中的亲身经历获得,对自我效能的形成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可提高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的经验会降低人们对自己能力的信心。人们观察示范行为而进行的替代学习获得的经验对自我效能的形成也有巨大的作用。言语劝导包括他人说服性的鼓励、建议、劝告、暗示以及自我规劝。好的情绪和生理状态对个体自我效能有积极作用,心理和生理的病痛会导致个体自我效能的降低。

  由于不同活动领域之间的差异性,自我效能与特定领域相对应。创业自我效能是自我效能理论在创业领域的应用,指创业者对自身能否胜任不同创业角色和任务的信心和信念。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决策、维持和最终结果有预测作用[6]。很多研究证明,创业者自身创业自我效能差异与创业意向形成、创业成功与否之间有紧密的联系。

  三、社会认知理论在创业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创业教育的精髓是培养学生的开创性精神和创新素质。“创业可教论”指出,创业教育会对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产生影响,而且通过影响环境因素、影响个体对创业的认知,从而开阔创新思维,影响创业意向的形成及创业能力的提高。因此,结合社会认知理论,高校创业教育可以有效地运用个体认知因素中的自我效能感、行为反应和外界环境条件三个因素,以更好地提高创业教育的水平和内容结构。

  (一)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培养创业意识

  创业自我效能是学生创业过程中重要的认知因素,创业自我效能的提高有利于创业意识的形成及创业行动的付诸。

  1.提供丰富的实践,创造成功机会。自我效能感属于个体的主观认知,以个体曾参与过的类似活动、实践或任务而积累的成败经验为判断基础和依据。大学生面对其以往成功地完成过的实践任务或相似任务,往往会表现更加的自信与果断。班杜拉认为:“强大的自我效能感得到发展后,偶尔的失败也不会对个人的能力判断产生很大的影响。”[5]因此,高校在创业教育中,可以为大学生创设实践和探索的机会,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类创业活动,如职业规划大赛,创业创新设计大赛等,使学生在参与实践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激发内在的成长渴望,展示特长,从进步中获得成就体验,从而提高创业自我效能感。

  2.树立创业榜样,创造替代性学习机会。榜样是一种替代性学习的资源。替代性经验能使人们更加努力、自觉地付诸行动。当学生看到与自己差不多的同学、校友等取得了成功时,他的自我效能感也会在无形中增强。成功的创业典型人物是激励大学生创业的外在动力,对学生具示范和带动作用。为此,高校在创业教育中,可以建立创业校友档案,邀请校友中的创业榜样进入创业课堂授课,到创业讲堂来分享经验,或组织学生对校友进行深入访谈,拉近大学生与榜样人物的距离,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启发他们对创业的思考。   3.科学认知创业教育,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社会劝说在有限范围内能引致自我效能持久的变化。因此,在高校创业教育中,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规劝。但有些学校的教师对“创业”的理解比较狭隘,认为只有自己开公司当老板才是创业。过分强调当老板的重要性,给部分学生造成“创业”遥不可及的印象,影响创业教育的成效。学校应该科学认识创业创新教育,明确创业创新教育的具体内涵和价值,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及创业能力的目标贯穿教学过程。

  同时,社会规劝中给予正面激励是增强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有效措施。教师是大学生创业行为的直接强化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创业思想、观点和行为及时反馈,多给予积极关注,培养学生进行创业创新的信心。

  (二)拓宽创业教育途径,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树立创业意识是付诸创业行动的前提,培养创业能力才能让创业行为成为可能。创业能力是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胜任力,包括了创造有社会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创业能力培养的基础是创新心理素质,没有“创新”的创业就是无水之源。

  1.革新教育模式,培养创业心理素质。创业心理素质在整个创业能力结构维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创业不仅仅是个体的智力行为,更是一种心理人格行为。开放性的创新思维、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适当的怀疑精神、强烈的好奇心、持续的创业激情、坚定的责任感、永不放弃的进取心、不畏艰险的韧性、锲而不舍的意志等良好的心理人格品质是创业者需要具备的素质。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要把创业教育融入通识教育中,以专业教育为依托,以培养良好的创业素质和精神为导向。革新教学组织,构建开放式的跨学科教学组织,搭建不同学科学生交流互动的平台,汇集不同学科学生分享创业思想和创业理念,开阔思路,突破思维定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将学生的创业素质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理念中,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搭建实践平台,培养创业能力。能力的培养和形成依赖于实践活动,创业实践是创业课程的补充,也是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要拓宽创业创新教育的途径,搭建多层次的创业实践平台。一方面,创业课程设计要注意实用性和操作性,为学生提供贴近真实创业情境的课程训练,如创业案例讨论、创业沙盘模拟、创业仿真实训等。另一方面,利用学校自身的软硬件资源,搭建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创业实验室、改造实体创业基地、强化创业孵化中心。同时,运用社会互补性力量,联合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创业园、金融机构等多方面资源,完善创业实践实习基地。为学生走出课堂,践行创新思维,运用创业知识,亲历企业实体运作,在企业经营环境中提升市场定位、研发生产、营销策划以及日常管理等企业运营技能提供条件。

  (三)营造创业环境,形成创业教育的合力保障

  环境是决定行为的潜在因素。大学生创业是适宜的创业环境与做好创业准备的大学生相结合的产物。创业教育离不开知识教育和实践活动,更需要富有创业创新精神的环境保障。当前创业教育的开展,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部门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只有形成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三位一体”的合力,才有助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深化。

  因此,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在学校内部联合各教学和行政部门,如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校友会等,发挥多方面的合力,制定支持学生创业的培养方案,让全体教师共同关心创业教育,营造校园创业文化。在校外借助网络媒体等广泛宣传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舆论,呼吁政府部门进一步落实并完善注册登记、贷款融资、税费减免、创业扶持和社会保障等具体政策,呼吁政府部门设立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培训专项资金,吸引金融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关注大学生创业,帮助解决创业教育的资金、师资、基地等问题,形成创业教育的合力保障。

社会认知理论在高校创业创新教育中的应用

论文搜索
关键字:理论 创业 创新 教育中 教育 应用
最新社会其它论文
大学生对余额宝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浅议幼儿教学引入游戏化课程对幼儿社会性交
回归与延展
校园网贷乱象治理的探索
过度劳动理论与实践
中国老年人临终生活质量研究
社交媒体用户人际互动与社会资本提升路径研
社会热点事件在“两微”平台的传播机制研究
试论《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社会背景
运用体育心理学提高女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热门社会其它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建立绿色化学
网络信任危机:电子商务的伦理陷阱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论自私(上)
“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