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公共管理论文 >> 图书馆管理论文 >> 高校图书馆“单复本”馆藏研究及大数据环境下的思考论文

高校图书馆“单复本”馆藏研究及大数据环境下的思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1-23

高校图书馆“单复本”馆藏研究及大数据环境下的思考

  0 引言

  复本一般定义为同一种书收藏不止一部时,第一部之外的称为复本。“单复本”主要是针对多复本而言的,“单复本”馆藏模式是指图书馆收藏图书每种只收藏一本,供读者馆内阅览或流通外借[1]。该模式是我国香港、台湾和国外高等学校图书馆主要采用的馆藏模式。

  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已经与国际接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也日趋完善,无论是馆员的业务水平还是馆内的软硬件设施都达到了新的高度,既有开展了同一地区的高校图书馆间的馆际互借服务,又有购买了电子书数据库作为印本馆藏的补充[2]。同时,读者信息素养也较高,能熟练利用网络访问图书馆的各种电子资源,检索馆藏信息,还能借助移动图书馆、手机短信等移动通信方式实现与图书馆间的有效互动[3]。因此,高校图书馆实行“单复本”馆藏模式具备良好的基础。

  “单复本”馆藏模式具有许多优势,例如丰富了印本图书种类,满足了不同读者需求;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优化了馆藏图书构成;减少了管理的工作量,降低了图书闲置浪费几率;减少了建筑空间的占用,开拓了其他服务的场所等等。

  1 “单复本”馆藏模式实践及建议

  1.1 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单复本”馆藏模式实践

  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新馆建于2007年,总建筑面积46,425平方米,现有馆藏图书373万册。近几年,入藏印本图书数量逐年递增,突显了有限的建筑空间和增长的藏书需求之间的矛盾,迫使图书馆采用“单复本”馆藏模式以缓解矛盾。在采用“单复本”馆藏模式后,图书馆的馆藏图书品种数和资金利用率都有明显的提高,还节约了馆藏空间,表1是2013年前三季度我馆与其他各类图书馆入藏量比较。

  表1 2013年前三个季度各类图书馆入藏量比较

  数据来源:武汉三新书业有限公司统计[4]

  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在践行“单复本”馆藏模式时也碰到了一些问题:图书流通性不足,“单复本”图书特别是热门图书,容易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图书丢失,无复本保障。全开架的借阅模式不可避免存在图书丢失问题,据统计,西方国家及日本图书馆丢书率的平均水平也为0.5%左右,因而在此模式下一旦丢失绝版图书,几乎难从市场上购回;乱架图书,难以借阅。图书馆读者挟藏图书、读者自行胡乱归架、图书分类错误、贴错书标和书标贴得不紧造成脱落等等行为都能造成图书乱架[3],“单复本”图书馆存在唯一性,一旦乱架,将使读者难以查找和借阅。

  1.2 践行“单复本”馆藏模式的经验与建议

  1.2.1 电子与纸质图书并重,构建一站式检索系统

  电子图书已经成为馆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国内高校图书馆大多购有或自建电子书数据库,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也不例外。在购买超星百万电子图书、龙源电子期刊等数据库的基础上,图书馆还提供教参书和热门图书数字化服务,以缓解图书借阅紧张的局面,实现了印本图书和电子图书相互补充。同时,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在图书数字化的过程中要采用相应措施,避免复制侵权、网络传播侵权、下载链接侵权等的问题。另外,可构建印本图书与电子图书的集成检索系统,帮助读者一站式获知馆藏信息。

  1.2.2 开拓读者荐购,回溯专题学科图书

  图书馆图书采购的工作质量决定馆藏图书质量和利用率的高低。国外图书馆极其重视文献采购工作,一般是学科馆员参与并且与学院积极沟通,以保证文献采购能够符合学校教学科研的需求,从而提高图书借阅率。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在学科馆员荐购的基础上,还在网站上开通了读者图书荐购栏目,拓宽图书荐购渠道,更好的满足读者的需求。同时,还展开专题学科图书回溯工作,补全和强化专题学科图书馆藏质量。

  1.2.3 积极应用新技术,优化图书馆服务模式

  图书馆向来是新技术应用的前沿阵地,而且新技术的应用能够解决许多积弊已久的问题。例如移动图书馆技术能够使读者随时随地访问图书馆资源;RFID技术能够实现图书的识别定位,避免了图书乱架和丢失对读者开架找书的困扰。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不仅升级了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了图书预约排队、我的书架等功能,还提供如还书提醒、催还通知、预约通知等信息服务,都有助于“单复本”馆藏模式的良好有序运作。

  1.2.4 文献传递与资源建设有机结合,多途径满足需求。

  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实施“单复本”馆藏模式时除了提供读者手册、新生培训和日常参考咨询帮助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外,还要实现服务创新,提高读者满足度。一、文献传递服务和资源建设工作结合在一起,不仅弥补本馆的馆藏的不足,实现互通有无和资源共享,还直面读者需求,更有目的性进行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二、提供各种反馈途径,读者可通过网站或服务台实现信息反馈,图书馆可及时获取乱架或丢失图书信息,尽早恢复和补全馆藏图书。

  2 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单复本”馆藏模式思考

  大数据,顾名思义为海量数据,IDC为代表的业界认为满足“4V”(Variety、Velocity、Volume、value,即多样性、速度、容量、价值)指标的数据才可称为大数据。图书馆历来是信息技术应用的重镇,因此,利用大数据对多类型的海量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从中挖掘出有价值,隐含的关系、规律和现象,是新时期图书馆开展知识创新服务的关键支撑,也是图书馆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将可在传统图书采购流程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单复本”馆藏模式体系

  (上接第213页)上,结合大数据技术,分析和预测学科建设和发展趋势以及馆藏建设的重点,深入挖掘读者的潜在需求,预测当前图书借阅的热点和趋势,从而更有针对性的购买印本图书,实现采购经费的有效配置,提升了“单复本”馆藏质量。图书馆还可利用大数据技术,根据读者的教育层次、专业背景、检索历史、借阅历史和检索内容,主动提供图书借阅推荐,特别是其检索书籍相关馆藏图书,实现图书的有效利用。另外,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对图书馆的软硬件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大的数据存储设备和更专业的馆员服务水平。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图书馆规章制度,保护读者隐私。

  因此,新时期,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单复本”馆藏模式体系分为四大模块:服务、资源、系统和规章制度其各个组成部分均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相互影响,实现图书馆“单复本”馆藏模式的高效利用和服务。

高校图书馆“单复本”馆藏研究及大数据环境下的思考

论文搜索
关键字:图书馆 思考 环境 研究 数据 高校
最新图书馆管理论文
图书馆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研讨
试论如何加强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
试论高校图书馆动态化管理建设
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探讨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影响因素探讨
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构想
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试论数字环境中图书馆管理创新策略
高校图书馆书库管理与读者借阅服务探讨
论乡村文化振兴视域下乡镇图书馆的建设
热门图书馆管理论文
浅谈数字图书馆建设
走向公共管理的治理理论
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演变
创新:迈进新世纪的图书馆管理
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探析
新公共管理: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的新趋势
高校图书馆如何为高等函授教育服务
信息资源:特点·价值·机制
浅析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