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在通识教育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对策建议论文

在通识教育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对策建议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3-13

在通识教育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244-01

  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大学都先后推出了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通识教育,使个人能力同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而交际能力作为重要职业技能之一,应该是高校开展通识教育培养需要努力的方向。

  一、建立良好的通识教育机制,保障交际能力培养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学校所以立之大本”依赖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实现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在学校通识教育中有效有序进行培养,那么对于学校来说就需要制订出与之配套的,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通识教育课程管理的规章制度。

  1.成立独立于教务处或教务科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我国各高校的通识教育均隶属教务处或教务科,而绝大部分国外大学拥有相对独立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相对独立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能够避免教务处或教务科机构业务繁杂,对通识课程管理不易到位。

  2.加强通识课程教学质量的管理。为保证通识课程能够按照“高标准、高要求”进行开设,应当对通识课程的开课进行严格的审查,开课结束后还应该进行使用科学的评价体系等管理措施对通识课进行考核。在学生方面来讲,对学习通识课程可以进行严格的选课、考勤、考试等管理,切实保障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

  3.对通识课实行竞课。对于通识课程的任课教师选拔,需要制订出合理的竞课制度,竞课选拔任课教师时不能把职称作为唯一要素,要进行综合评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因人设课”的怪象。

  4.通识课任课教师的绩效。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通识课任课教师的课酬需要乘以0.9甚至更低的系数,给人的感觉上通识课在学校得不到重视,无形中就挫伤了教师上通识课的积极性。学校应根据管理机构对通识课进行评估,给予教师相应的绩效,充分调动教师上通识课的积极性。

  5.教师培训制度。高校应鼓励教师通过轮岗、深造等方式提高自身素质,推动学校通识教育的健康发展,对通识课的课任教师进行培训是提高其能力最有效的办法。

  二、课程体系方面整合交际能力相关通识课程

  近几年来,我国各高校在完善、加强通识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丰富更新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重视教学模块中的通识课教育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结合在一起。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培养大学生交际能力方面也建立了相应的课程体系。但是,知识模块较为单一,对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来说,并不能满足需求。我们应根据教育部新颁布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等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指示精神,作为提高人文素质修养的《大学语文》课程。对于非中文专业,应设置为通识课程中的必修模块。把《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普通话》设置为基础模块,人文社科系列模块,将《谈判学》《公关演讲学》《社会关系学》《公文写作》等课程整合为培养大学生交际能力通识教育相关课程群。交际能力通识课程体系建设时,如果无法统一思想,从而开课过程中交际能力各通识课程各自为政,在通识教育中成为五花八门的知识大杂烩,无法真正培养大学生交际的能力。

  三、结合通识课程体系实施竞课

  各高校相关通识教育管理机构结合学校具体情况设专门人员负责通识课的建设工作,制定《通识教育教师管理制度》以及《通识课程竞课制度》,开发通识课管理系统,使通识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通识课程的申报、审核、教学计划、竞课系统开发、课程质量评价等一系列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高标准选拔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承担交际能力通识课教学工作。另外,为开出更好的课程,减少学生选择的盲目性,每一学期中公布下学期所开设的课程、课程简介、教师、上课时间等信息以供学生参考,并对选课进行指导性建议。

  四、组织交际能力实训

  也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把交际能力通识课单独列为一门课,课时数仅仅36甚至更少,即使作为课程群设置,学时数也不会太多。因为按教育部规定“两课”、英语等已经占了大量学时。在如此少的教学课时下,必须设法拓宽大学生课堂之外的实训渠道,让我们的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才能增加实训时间,从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交际能力,也就是说大学生的寒暑假社会实践可以成为各高校进行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之一。目前,我国高校学生会团委往往会设立礼仪部、外联部等下属部门,事实上很多院系内部由学生自发成立了类似演讲协会等社团组织,这些组织都是可以作为大学生交际能力的实训渠道。相关任课教师布置课程作业时,就可以要求选课的学生要结合自身情况有选择的加入这些社团组织,布置一定的交际任务,按课程标准的要求规定学生完成一项以上的社会实践,这样从外部来调动学生参加交际活动的主动性。学校还可以鼓励以上社团组织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譬如演讲比赛、辩论赛、礼仪大赛等。学校还应鼓励相关任课教师主动对这些活动进行指导,并给予一定绩效,有效提高大学生交际实战水平。

在通识教育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对策建议

论文搜索
关键字:教育 培养 交际 学生 对策 建议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新型教育理论思考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