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7例临床急诊护理研究论文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7例临床急诊护理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4-09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7例临床急诊护理研究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急症护理。方法 对收治于该院的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出了回顾性分析,并将这87例按照时间先后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5例,行综合护理,对照组42例,行常规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经临床急诊护理之后,观察组再通率为77.78%,对照组再通率为47.62%,观察组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8.89%,对照组死亡率为11.90%,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20%(P<0.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栓急救和临床急诊综合护理可以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死亡率。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2(b)-0124-02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心肌缺血坏死而引发,这种疾病是因有病变的冠状动脉发生冠状动脉血流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从而引发心肌缺血,如果缺血时间久且严重,那么会造成心肌坏死,故而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发生。这种病症起病急,且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常伴有胸闷、呼吸困难和休克等症状,据相关学者研究表明,但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如果不及时抢救治疗,那么有超过50%以上的患者在24 h内发生死亡[1],且患者在以往传统临床治疗期间的病死率也很高。为分析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急症护理。现分析2011年3月―2012年3月间收治于该院的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有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35例,患者年龄52~73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1.2±5.3)岁,经该院诊断结果显示,所有的患者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6]。将87例按照时间先后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5例,行综合护理,对照组42例,行常规护理。

  1.2 方法

  观察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分为三种,分别为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并发症护理。在心理护理上,则向患者予以鼓励和安慰的语言,并且注意语气温和,避免给患者造成心理刺激而出现对治疗不利的情况。同时,在护理人员鼓励安慰患者的同时,也要向患者用简单概要的语言说明治疗安全性、有效性和必要性,让患者的心理产生积极因素,增强抵抗疾病的信心。

  在基础护理中,首先应做好急救准备,主要对药品、急救器械和仪器参数等都调到准备状态,一旦接到急救电话之后,立刻奔赴现场,保证患者送入院内加强急救处理,并在通话的过程中指导患者的家属或朋友对患者采取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患者被送入院内后,要迅速地建立静脉通道,并且按照医嘱来对患者进行检查,急查血气分析,同时选择左侧肢体上粗大、直及易固定的血管进行静脉穿刺,并留针于此,控制输液速度,让输液速度保持在30~40滴/min。

  在基础护理中,则要对患者执行吸氧、止痛等措施,在吸氧措施中,根据患者SPO2来控制吸氧流量,如果患者的SPO2≤0.92,那么应增加患者的吸氧流量,可以调整流量为4~6 L/min,并且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决定使用吗啡或盐酸哌替啶止痛。其次,在基础护理中,应加强对患者的病情的观察,加强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护,若患者已进行了溶栓治疗,那么应再提高病情监护力度,4 h内每30 min心电扫描1次,运用持续的心电监测来观察患者心律情况。

  并发症护理应在在溶栓治疗前,对患者执行电解质、肾功、肝功和凝血等检查,检查之后,要实行肝素静脉注射,再给阿司匹林300 mg、波立维300 mg、瑞通立(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一支18 mg,30 min后又用一支18 mg。经治疗后,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观察患者有无皮疹、发热或发寒等情况出现,如果有发生且情况严重,由护理人员迅速告知医师,让医师停止治疗做紧急处理。溶栓治疗后,4 h内每30 min心电扫描1次,由护理人员密切监视心电图的变化,并在监护过程中予以心理安慰和心理支持,询问患者自我感受情况。

  患者在治疗之后要绝对卧床,对于患者的饮食要实行控制,对患者的活动也要做出限制。在手术之后要对患者加强口腔护理,在白天每2 h对患者进行拍背,每班的护理人员都要检查患者皮肤受压的情况,从各个方面上保证患者的临床护理对治疗有促进作用。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治疗采用灌注治疗。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经治疗和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45例患者中,再通患者有35例, 再通率为77.78%,死亡患者有4例,死亡率为8.89%,有2例患者是因室颤死亡,有2例患者是心脏骤停死亡;有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在并发症发生的患者中,有2例患者为血尿,有4例患者为牙龈与皮肤黏膜出血。对照组中42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再通,再通率为47.62%,有5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1.90%,有1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6.20%。观察组患者再通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就心肌梗死这种疾病而言,其是一种病死率较高的临床常见疾病,患者患有此类病症的病理表现为血流中断、冠状动脉闭塞,这些情况会造成患者心肌持久缺血,一旦因缺血严重,那么则可能导致患者的心肌局部坏死,从而最终造成对心脏功能的严重损害[2-4],据相关研究人员统计[5],我国有45%左右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故此种病症起病急骤、病死率高,因此,对心肌梗死做好救治和急症护理,其是一种必要性措施。

  该研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观察组患者采取了急症综合护理的模式,包括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并采用了溶栓治疗的方式来救治患者,而对照组则采用灌注治疗和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有8.89%的患者死亡,而对照组则有11.90%的患者死亡,而据相关研究显示[5],溶栓治疗再通率通常要高于灌注治疗,且溶栓治疗更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从该文采取溶栓治疗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3.3%,对照组采取灌注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2%等数据来看,与相关研究观点基本一致。由此可见,溶栓治疗和急症综合护理的模式对于患者的救助有更好的作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要做好心肌梗死的综护理,应该对患者的卧位进行指导和维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合理控制,并且对患者的排便要予以指导和帮助,同时加强病房管理的心理护理、加强对患者病情的严密观察[6],其可以让治疗的效果得到提高,故高优的护理质量是提高促进治愈的关键性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7例临床急诊护理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心肌 临床 患者 急诊 护理 研究
最新临床医学论文
大学附属医院组织使命内涵研究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疗效探析
浅谈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进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诊治
1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分析
浅论护士分层管理结合目标管理模式在耳鼻喉
小针刀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197例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不同药物治疗临
浅析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效果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
热门临床医学论文
上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教育体会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表现及分析
全肺切除术后护理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的辨治体会
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及治疗
围麻醉期哮喘、支气管痉挛
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效果
当前乳腺癌诊治中的病理学新发展
如何作好新形势下临床医学教育工作
浅谈麻醉教学中重视麻醉安全教育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