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浅谈高校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

浅谈高校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4-18

浅谈高校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0-0-01

  前 言:由于现代社会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影响,多种心理问题不断出现,甚至有一些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做出休学、退学、自杀或者凶杀等行为,现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逐渐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当前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应当重视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内在联系,重视高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一、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人是身体、心理和精神状况三位一体的生物有机体,在人体中,身体、心理和精神状况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医学研究早就发现,体育运动能够促进人体的一系列化学变化,让运动者的血液中产生内啡肽,这是一种能够让人感到欢乐的物质,还被很多医生视为防治抑郁症的物质基础。也有研究证实,长期坚持积极足量运动的体育锻炼者患抑郁症的几率大大低于不喜欢运动的人。这些研究都表明,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体育运动对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生活适应状态,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当具备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高校体育是大学生接受正规体育教学的最后阶段,高校体育应当注重发挥体育课程的社会性、体育内容的运动性、体育过程的集体性和体育文化的内在性等诸多特点,满足大学生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环境,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二、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1、培养大学生的顽强意志

  体育锻炼在增强体质方面的作用显而易见,如果长期坚持锻炼,不仅能够发挥增强体质的基础作用,同时也能对塑造大学生坚强性格和顽强意志等方面产生作用。大学生出现心里障碍和心理问题的原因往往是由于抗挫折能力较弱,如果我们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体育锻炼的意义,让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意志来完成体育教学内容,就能帮助学生培养坚韧性、自觉性等意志品质,让学生拥有坚强的性格和顽强的意志,更能战胜挫折和失败。

  2、拓宽大学生的交际渠道

  人际交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人际关系的不协调会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体育运动是一种沟通的方式,它能够打破语言、地域、民族、信仰等障碍,实现信息的交流和友谊的增进。大学生多参加体育运动尤其是集体运动项目,能够加强与老师同学的交流,增进与他人的交往。

  3、矫正大学生的心理缺陷

  上文中我们提到,人是三位一体的生物有机体,人的身体、心理和精神状况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如果没有健康的心理,就不会有健康的身体,反之亦然。体育锻炼是增强身体素质的有效方法,因此,它也被视为一种良好的心理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消除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现象。

  4、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发展

  在体育运动尤其是竞赛中,大学生可以表现自己的才能和实力,也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这既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又能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此外,大学生还能在体育锻炼中发展自身的协调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应急能力等,这些都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让大学生加快自身的社会化进程,使自己的个性日趋完善。

  三、高校体育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1、树立教师身心健康的形象,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极大的影响,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丰富自己多方面的知识结构,在学生面前树立身心健康的积极形象,同时使用自己心理健康、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开展科学化教学,让学生获得更多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缓解心理压力。此外,教师还应当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让学生学会通过运动调节大脑的兴奋中心,让运动中枢的兴奋抑制痛苦中心的兴奋性,有效调节大脑活动,避免不良心理现象的产生,有效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2、有效利用体育项目的特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每个体育项目都有不同的特点,对运动者心理健康的影响也各不相同。例如,篮球、排球、足球、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能够帮助运动者改变孤僻的性格,加强运动者与他人的交往,培养其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性格孤独的大学生应当选择这一类运动项目;游泳、溜冰、跳马、单双杠等项目能够不断克服运动者胆怯的心理,培养学生勇敢无畏的精神和战胜困难的信心,性格腼腆、胆小的大学生应当选择这一类运动项目;太极拳、慢跑、棋牌等运动项目对调节运动者的神经活动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增强运动者的控制能力,性格急躁冲动的学生应当选择这一类运动项目。

  3、充分利用体育课程的主导作用,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

  有调查证明,在体育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交往互动的频次越高,就越容易互相认识,而交往互动的时间越长、密度越大,越容易产生相同的感受和体验。因此,教师应当注意到体育课程与其他学科的不同点,重视发挥体育课的实践性,加强学生群体性的身体锻炼,让学生在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中,加强与老师同学的交流、接触和合作,让学生学会关心和爱护、支持和帮助、尊重和理解。这样,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别人的帮助,学生可以获得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丰收,既增强了体质,也促进了心理的健康发展。

  结 语:总之,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顽强意志,拓宽大学生的交际渠道,矫正大学生的心理缺陷,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发展。我们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我们要充分利用体育锻炼在身体形态发育、人体机能改善方面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意志品质,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高校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论文搜索
关键字:体育 教育 学生 健康 心理 影响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试论大学物理教学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高校电子新闻档案管理模式构建探讨
体育教学与茶文化有效结合路径研究
浅析高校运动项群类体育课程思政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