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 我国社会企业的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论文

我国社会企业的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5-20

我国社会企业的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一、社会企业的定义

  社会企业,作为一个介于传统商业和非营利组织之间的新型社会组织,由于其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社会企业的经营模式也开始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以期探索到一条适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于是,补贴型、权衡型、同步型等各种社会企业发展模式开始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正是这种多元化的特点,无疑意味着社会企业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者眼中会有不同的定义。但综合看来,这些定义仍然具备以下两点共同的核心内容。

  (一)从社会企业的生产和投入来看,社会企业虽然直接与市场相联系,利用商业手段牟取利润,但无论其业务本身是否直接产生社会效应,社会企业都需要最大化的将其商业收入投入到公益事业当中。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正面临着资源的重新分配和集聚,一个颇具规模的底层社会也与此同时正在逐渐形成。这些处于底层的弱势群体往往缺乏自身的话语权,只能靠他者他话的方式获得那些“上层人士”的关注或怜悯。于是,他们渴望通过占有文化资源来改变自己的生存现状,也就是希望通过教育的途径,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他们往往由于地缘、自然灾害、人为的意外等各种原因,被主流社会边缘化。即使自己有改变的欲望也常常无济于事。这时候社会企业就可以为这些无法获得竞争资源的底层人群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非商业性的资源,不仅仅是那些短暂的物质支持,更多的则是一种长期的、可持续的非货币资源,包括教育、培训等服务性资源等。

  (二)从社会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念来看,社会企业是社会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的相互结合。有人曾将社会企业的底线概括为“3P”,即People、Planet、Profit。也就是说,社会企业以人为核心,在获取利润的同时,更加强调环境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它是将其产生的利润最大化的投入到社会福利事业当中,以社会目标为己任,特别是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以增进社会福祉。而在企业家精神方面,和我们之前理解的“无商不奸”“唯利是图”的这种刻板印象并不是同一概念,而是强调一种创新精神。这里的企业家不一定是企业的拥有者,而是那些能为企业提供新的组织、生产、管理方法,新的产品和服务的人才,并能够根据企业特点和当下的背景形势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加以重组,引入新的组合,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财富。

  因此,综上所述,社会企业是具有混合体特征,一方面通过与市场联系,利用商业手段获取利润;另一方面则最大化运用此部分收入,来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创造社会和经济价值,实现社会目标,是完成社会转型目的的创新型工具。

  二、社会企业产生的动因

  随着近年各个地区NPO的数量日益增多,为了满足层出不穷的社会需要,提高民众在公共政策上的参与度,为公众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政府、NPO乃至商界开始纷纷关注社会企业的建立。纵观众多地区社会企业产生的背景,其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帮助弱势群体增加自我认同,提高社会参与,增强自身竞争能力。通过建立社会企业,可以为那些弱势群体提供就业和参与竞争的岗位机会,满足那些被政府和市场遗忘的边缘人群的社会需要,提高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克服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使他们能够恢复信心,重新融入到社会当中。

  (二)缓解经费紧张,提供一个较为稳定的、可持续的资金渠道。众所周知,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一大瓶颈就是资金来源问题。从其发展之初,非营利组织资金来源无非是政府、慈善募捐、慈善基金几大方面。这样单纯依赖外部的收入结构无疑是十分不可控的、脆弱的。一旦发生大的灾难或危机,社会的经济局势会因此产生较大的波动,势必会严重影响到NPO的机构运营状态,很可能会因此导致相关NPO服务无法继续下去。因此,为了寻求一个稳定持续的经济支撑,建立自己的机构企业,对于NPO而言,既能减少对外部的依赖,又能实现其社会目标,无疑是一种明智之举。

  (三)国家相关政策的倾斜。由于国家在社会福利等方面的财政支持有限,为了转嫁一部分财政负担,政府开始在政策上鼓励社会企业的发展,为他们在市场竞争提供更便利的环境,这为社会企业的发展也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政策环境。

  (四)竞争机制的引入,利于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NPO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无法依照效率优先的原则在市场中取胜,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更多弱势群体的需求,就需要引入企业的相关的竞争机制和组织生产方式,实现NPO向社会企业的转型,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程度。

  (五)国际化浪潮的推动。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任何人或事物都不能封闭起来,各国在发展中都面临种种挑战与困境,这势必会促使各国联系不断加强,以共同寻求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而当社会企业开始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当中时,无疑为各国解决自身社会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法和途径。于是,在企业、高校间的不断交流中,各种资源信息的互通有无,使社会企业的发展得到了有效的推动。

  三、社会企业所面临的困境

  虽然,社会企业的发展拥有很多有利的条件和机遇,但由于其混合体的特征,同样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

  (一)来自核心价值的挑战。处于非营利组织和企业之间的社会企业位置十分尴尬,公平和效率难以两全。很多社会企业要为那些特殊人群提供就业岗位、培训,但由于他们一般都是残障人士,为他们投入的成本会更高,但效率却可能比一般同行业要低,这就让他们很难在市场竞争中胜出。这就会影响社会企业的收入,也就会影响其提供的服务质量。然而,要是社会企业过分追求利益,他们就可能会面临违背核心价值的压力,会受到来自社会的质疑:它们还是社会企业吗?这和一般的拥有公益精神的一般企业又有何不同?   (二)缺乏专业的企业经营管理的知识和经验。由于社会企业刚刚起步,不得不承认,很多社会企业都是半路出家,自身对于企业运营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严重匮乏。而且,很多机构的投资对象不仅是非相关行业,甚至有些投资项目具有较大的风险和不稳定性,并不利于企业长远、可持续的发展。

  四、从AGIL模型探索应对策略

  帕森斯的社会系统就是社会,它的结构是行动者在互动当中形成的制度化模式。社会系统有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即适应(Adaptation)、达标(Goal attainment)、整合(Integration)、维模(Latency pattern maintenance)。

  我们所研究的社会企业,不仅仅在大系统中承担着整合和维模的功能,其本身也是一种次级的社会系统,它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下一级的系统通过互动来满足其各方面的需求。因此,我们可以结合AGIL模型,从探索如何满足其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出发,来寻找帮助社会企业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NPO社会企业孵化器的专门机构,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社会企业作为一个系统必须同环境发生联系,为了生存,系统必须有从外部环境获取资源的手段,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市场环境中,社会企业主要靠调整企业内部的经济制度和发展规划,通过输出劳务、资本等媒介,来获取在市场生存的资源。为了应对专业管理知识有限和经验缺乏的难题,需要我们建立一个类似于NPO社会企业孵化器的一个机构,该机构专门为那些想要转变成为社会企业的非营利组织提供相应的技能和培训,让他们能够对市场等外部情况更加了解,对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有着宏观的、基本的掌控,从而能够更好的应对激烈的竞争环境,掌握商业运营的方法和知识。

  (二)政府需要提供在政策法规方面的支持。社会企业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不仅仅是市场环境,还有政策环境。社会企业并不是一味追求一己之力,而是为了更持久的提供公共产品,维护社会的稳定,增进社会福祉。因此,需要政府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努力消除其发展过程中的障碍,提供多元化的“社会企业――政府”对话渠道,使社会企业和政府更好的了解彼此的需求。这样不仅能够使社会企业发展更加规范、稳定,还能将政府的社会服务负担逐步转介到社会企业身上。

  (三)建立一个专门的、系统化的内部运营网络。作为一个系统,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某种期望状态,并要确定自己的目标次序,调动系统内部能量来实现目标。社会企业也不例外,它不仅仅要实现足够的经济目标,更要通过积极的社会效应,得到社会认可。为了不违背自己的核心价值,尽最大可能的实现“效率和公平”,就需要在社会企业内部建立一个完备的工作开展流程,比如说“提供疗养服务――对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上岗操作――后期岗位安排”。在这个模式当中,我们完成对受助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后,可以采用“前辈带后辈”的模式,即上一批已经参与了正式上岗操作,并已基本恢复社会功能,完成再社会化的受助人员,帮助刚刚进入的新人熟悉岗位工作。当新人熟悉岗位工作后,上一任人员则可以通过应聘或社会企业介绍等方式,真正回到社会,这样空出来的岗位则可以满足新的就业需求。而在生产过程中所获得的大部分利润将再次投入到疗养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方面,从而形成一种循环的、可持续的生产――服务过程,尽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

  (四)努力整合来自政府、企业等各界资源,寻求更好发展。作为系统,其内部要通过各个部分相互联系,协调一致才得以运行。而处于企业和政府之间的社会企业,就有机会获得多元化的社会资本。一方面,利用广告新闻媒体促进与企业间的合作,不仅社会企业能更好的吸取企业经验,在企业技术知识方面获得有效支持,还能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获得良好的企业声誉和市民信任;另一方面通过非营利组织的协调,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寻求政府的认可,或者同政府协调将加油站这种技术需求小,还十分稳定的行业交给社会企业管理,这样可以帮助社会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更好的承担社会责任。

  (五)大力宣传社会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的价值观念和服务社会的宗旨。社会企业拥有第三部门的价值规范和企业家的创新精神,而文化系统能够对现有良性模式的维持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网络、公益广告等大众传媒对社会企业的宗旨和价值理念加以宣传,增进公众对社会企业的了解和认同,可以在无形中对社会企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利于社会企业的良性发展。

  五、结语

  社会企业所能带来的社会效益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它不仅能够解决NPO自身的发展瓶颈问题,还能够为政府减轻来自社会的压力和负担。但即使是在其发源地欧美地区,其发展的历史仍然十分短暂,仍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挑战。因此,本文结合AGIL模式,从如何满足系统生存发展需要的条件出发,根据其面临的困难,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希望能够满足其长足发展的需要。

我国社会企业的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论文搜索
关键字:企业 发展 困境 应对 策略 社会
最新企业研究论文
新形势下将柔性管理融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
浅谈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民营企业财务会计转型探讨
创业型中小企业发展瓶颈及战略管理探讨
新时代央企内控制度体系建设研究
数字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浅析互联网企业并购与企业价值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以中国
企业员工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探讨
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热门企业研究论文
民营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中小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我国高星级酒店服务质量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研究
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人为本——论国有企业改革
浅析企业内部货币资金的控制与监管
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成因及对策
浅谈企业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