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 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与对策论文

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与对策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6-02

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与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日益丰裕,价值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与此同时,西方思潮对我国国民的价值理念产生了巨大冲击,致使高校部分大学生信仰多元化、功利化与世俗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日益淡化,如果对这一现象放任不管,一方面不利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更不利于社会稳定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我们必须要基于现阶段大学生信仰特点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一、现状分析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号角响遍祖国大地,计划经济体制宣告结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并并日趋完善,社会经济成分、企业组成形式以及人们就业方式均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再加上我国对大量西方诸如电影电视、书籍等文化产品的引入,国人接触了到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道德规范以及价值理念,这些文化层面的冲击,进一步加深了我国国民思想层面的转变,特别思想活跃、喜欢新鲜事物的大学生,更是对这些文化层面的东西充满了好奇。因此,这些复杂因素相互影响、相互碰撞,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造成了极大影响。大学生涉世未深,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大多源自于学校、家庭以及书籍,当他们面对这种错综复杂的社会思想时,一方面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另一方面却又增添了些许的迷惘。有些同学将利己、拜金、享乐视为一种时尚,信仰日益世俗化、功利化,其心理日益急功近利、华而不实、空虚迷茫,这显然不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笔者曾经于2013年在吉林省几所高校内开展,调查对象为大一至大四学生,调查内容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该调查显示,现阶段的大学生群体缺乏马克思主义知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缺乏足够的认识;有些同学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离大学生生活很遥远;部分大学生的信仰日益功利化,有些同学加入共产党的动机不再单纯的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崇敬,而是将党员的身份视为未来发展的政治资本。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淡化的问题日益严重,如果不加以引导,当他们走进社会之后,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必将会迷失自我,这不利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更不利于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我们必须要立足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分析产生这一现状的原因,最终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

  二、原因分析

  2013年我国本专科的在校大学生有近2468.1万人,大部分都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出生与成长的。这些大学生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具有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视野开阔、勇于创新等特点,他们对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是绝对支持的,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也是坚决拥护的。而产生上述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市场经济局限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确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自强、自立、公平、公正、竞争、艰苦奋斗等观念已经深入到人们的骨髓之中,但同时市场经济局限性所带来的负面信息也对人们构成了一定的影响,比如对短期利益的追捧,对金钱的崇拜,不择手段的获取利益等等。部分大学生在这些错误观念下,显得无所适从,甚至导致了自身价值观念的崩塌,还有些大学生将这些思想视为主流思想,信仰日渐功利与世俗。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弱化。与西方大学不同,我国高校除了肩负向学生宣传科学知识之外,还要肩负着传授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使命。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并不理想,存在思想政治课程不受重视、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三是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几乎得到了家庭全部的爱,许多父母为了子女能够良好的成长,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这种溺爱致使一些大学生性格不独立、任性,而且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许多父母为他们灌输了功利、利己的思想,这些思想也是导致现阶段大学生信仰功利化、世俗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对策建议

  (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结构、组织形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就业方式正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难免会造成地区间、城乡间贫富差距的扩大,再加上现阶段是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与冲击加剧,这些社会现象的出现带有一定的必然性,高校必须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们讲解社会发展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对这些社会现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国政府也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步伐,充分利用金融政策、财政政策等调控手段,协调地区发展、城乡发展,逐步缩小各地区居民、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比如加强对个人所得申报监督与管理的力度,尤其是加强城市高收入人群税收的监管。同时增加公共基础设施、社会福利建设的资金投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能够使大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加大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力度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主要是理论讲解,这种课堂讲解的方式无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生硬的理论表达也无法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因此,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者,必须要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为突破点,采用当代大学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首先,注重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教育。要以时代特性与大学生性格特征为出发点,在实现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同时,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关注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消除不良情绪与行为。其次,教学内容与时政相结合。教师在课堂要经常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解读关乎国际民生的时事政治、热点问题,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离自己很近,也没有过时。最后,引入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工作。现阶段,多媒体技术已经在各大高校普遍应用,其生动、形象、有趣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三)加强家庭教育

  教育并非完全由学校负责,家庭也要承担起相应教育的责任。一个人出生之后,人生的第一课就是父母讲授的,因此,家庭对于孩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树立与坚定同样也需要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一是家长要多看、多听、多学习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的知识,这样才能够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释日常生活的现象与问题,从而加深孩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二是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同时用这些正确的价值理念来引导孩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三是高校教师要积极的与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使学校的教育过程能够延伸到家庭之中,从而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消减部分家庭的负面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提高的同时,其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远变化。再加上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剧烈冲击,当代大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了危机。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而建立的国家,失去马克思主义理念的核心地位,整个社会基础都将动摇。因此,高校必须要重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从多角度入手,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与对策

论文搜索
关键字:大学生 大学 主义 信仰 对策 马克思
最新马克思主义论文
试论党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浅谈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
浅谈信息化技术在思政课程中的应用
探索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刍议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实践活动的历史形态当代价值
容错纠错机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邓初民政党思想浅析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马克思人学基础
热门马克思主义论文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衰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特征
从新的角度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
浅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走向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