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会计审计论文 >> 会计研究论文 >>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后的会计管理方式探讨论文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后的会计管理方式探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8-26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后的会计管理方式探讨

  事业单位作为政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财会制度得到了不断的改革,在这种形势下,事业单位的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要改革自身的财务会计制度,向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进行转变,因此,本文就对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积极寻找适合事业单位进行会计管理的方式,希望可以为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提供一些借鉴经验,以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转变的可行性

  现代社会的会计体系由事业单位和企业会计共同构成,对于事业单位而言,会计是预算会计的一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财政改革也得到不断的深入,预算会计的相应职能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拓宽,预算单位会计的主体地位日渐加强,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的差别正在缩小,两者的发展方向逐渐趋同。

  随着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的会计制度相同点也越来越多,首先,它们的会计前提一致,包括会计的主体、货币计量、经营业务活动等;核算原则相同,遵循的原则大致一致,像真实性、相关性原则等;两者在会计要素方面存在相应的差异性,事业单位要素主要是资产、负债、收入、支出等,企业则包括资产、负债、收入、成本费用等;两者之间的要素界定、相关内容和特征一致,同时,在会计科目的设置、核算内容、财务分析法的应用上也大致相同。

  现阶段,随着我国财政制度的改革,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也发生了转变,从开始的由国家拨付经费收支向定额、核定收支、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管理模式转变,收支项目发展呈多元化趋势,开始注重成本核算,强调资金使用效率、现金支付等;由此看来,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具相似性,从计量原则、报表要求、信息质量的要求等方面观察,两者对资产、收支等方面的规定也基本一致,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都大同小异。

  二、存在的不足

  1.资产核算方式存在的不足

  在事业单位中,会计制度资产核算方式:对于固定资产而言,不计提折旧,只是对账面原值进行相应的核算,通常情况下,凭借提取修购基金的方式,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得到有效的更新和维护;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增加、计价、转出及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等会计事项作出了一系列相应的规定,但是,对于规定资产在使用中价值损耗的方法却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由于一般情况下不反映净值,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净值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出现价值背离固定资产原值的现象,不反映固定资产的磨损等,这样就会造成净资产指标无法反映单位资产的实际情况,成本核算时,没有考虑折旧费,造成成本核算缺乏一定的完整性;虚增事业成本,单位在购建固定资产的时候,借记专款支出等科目,进而使事业成本得到虚增;不计入折旧,降低收入成本,但不能实现会计配比原则。

  2.成本核算存在的不足

  现阶段,在事业单位体系中,经营性的事业单位自然有经营性的业务,但在进行核算的时候,两者往往采用的是不同的核算基础。事业单位对经营性业务的核算方法是权责发生制;对于非经营性业务不进行成本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由于对非经营性业务不计算成本,所以,就无法对非经营业务进行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和考核;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将这两种业务进行准确的区分,造成费用很难进行合理的分摊,进而致使不能准确核算成本。这样的话,对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不利于国家预算资金的有效使用,甚至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3.会计核算基础存在的不足

  会计准则规定了预算单位的会计核算要采用收付实现制,经营性业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在这种规定下,事业单位往往出现年度内收支项目不配比的问题,使得单位的核算方法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不能有效的反映该事业单位的实际经济业务状况,例如:当在不经常产生费用的方面发生费用时,增加了支出,进而使结余降低,造成当期收支不配比,计算的结余也非实际的结余。特别是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政府进行采购,造成采购和付款的环节相分离,使得采购和支付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若按照现行的会计制度进行相应的处理,那么,采购和支付的间隔越长,就会出现越严重的账实不符现象,尤其是间隔跨年度,不能有效的反映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情况。

  三、会计管理方式探究

  1.将会计科目进行统一设置

  在事业单位进行企业化改革过程中,事业型单位中的会计核算规范逐渐向预算会计接近,像要进行企业化管理的部门、一些带有施工性质的单位等则向着企业会计靠拢;事业单位进行企业化管理之后,对于国家拨付的事业费管理,要凭借财务准则进行核算,事业单位设置会计科目时,应该按照新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执行,并考虑事业单位进行企业化管理的特征,可采用新会计制度中比较通用的科目;对于不能反映单位财务活动的,且在事业单位中又很重要的科目,可统一另设置;将国家拨付资金的性质作为依据,设置二级明细科目,并进行核算,例如:在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中,没有反映资金来源的科目,这时,可依据资金来源的特点,设置一个实收资金的科目,以反映事业单位实收的各类资金,同时,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设置一个事业公积科目,用来发展事业单位建设的自有资金,这也是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中的部分;另外,在事业单位的财务费和管理费用外,可增设一个事业费用科目,可以有效对各个事业单位发展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控制和掌握。   2.构建成本核算模式

  其实,对于事业单位而言,构建合理的成本核算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会计核算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但单位内的部分业务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可能考虑到成本核算和管理方面等内容,发现该类业务更适合权责发生制,其核算基础课选择权责发生制,对于事业单位来说,适当的采用该核算基础,可有效强化成本控制,实现计划、预算和控制的一体化目标,从而有效的体现事业单位运营的成果;将权责发生制作为核算的基础,但兼顾国家拨付事业费的事业单位依然采用财务准则,进行相关的核算;事业单位要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将财政收入和经营性收入进行严格的区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初步阶段,可采用企业财务准则和事业单位财务准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例如:对于总账和报表可采用企业财务准则,事业经费则采用事业单位的财务准则。

  3.加强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

  事业单位进行企业化管理后,很多事业单位的职工对于这种新的管理模式不适应,财务意识不到位,还是侧重于对资金、增量和财务的合规性管理,往往忽略了对资产、存量、资产绩效等的管理,造成财务数据失真问题,因此,事业单位要及时对本单位的职工,尤其是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将财务人员的知识进行更新,提高他们的会计核算水平,强化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促使其更加规范化。

  4.建立科学核算方式

  事业单位企业化不是一句话的事,需要落实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事业单位应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建立新的固定资产核算方式,对固定资产的构建、处置、构建等进行合理的设置,优选最佳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并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设置累计折旧科目,有利于正确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耗损状况;在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中,列支折旧费用,不实行成本核算的单位,只提折旧,不列支出,具体做法就是在每个财务年度末,填决算表时,填一份比较详细的固定资产增减情况表,要根据年末固定资产折旧的实际总额,填报第一年的预算报表,并将折旧基金计划进行申列,将预算拨款中获得的折旧基金,纳入专款专用的科目,并保存、备用;当固定资产需要更新时,必须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经上级部门审查核实后,确认需要更新时,就从折旧基金中支付使用。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以密切和市场的关系,促进自身稳定、健康发展。事业单位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推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想让事业单位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长足发展,就要转变会计管理方式,从设置科目、构建成本核算模式、建立科学核算方式着手,促进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后的会计管理方式探讨

论文搜索
关键字:管理 企业 会计 单位 方式 探讨
最新会计研究论文
浅谈会计专业技术职务制度的演进及启示
试论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及对策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思考
浅谈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会计的变革
浅析高等教育预算绩效评价的实现途径
探索高职建筑会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高校实施政府会计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反倾销视角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发展与完善
信息化教学在高校会计学科的应用研究
从长春长生生物疫苗案看企业会计诚信问题
热门会计研究论文
浅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争议——会计职业道德面临
浅论所得税会计
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电算化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
我国财务会计目标定位思考
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浅谈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不做假帐
网络会计的探讨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有关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