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体育教学的困境与突围论文

高职体育教学的困境与突围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9-27

高职体育教学的困境与突围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0161-02

  体育不仅仅具有强身健体功能,而且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高职体育教学是体育教育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是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另一方面是实施全民健身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高职教育的发展沿袭着高等教育的传统思路及模式,没有突显高职教育理念与特色,高职体育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只为教学而教学,没有顾及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导致高职毕业生体育理论知识储备严重不足,技能掌握及操作能力差,学与用严重脱节。

  1 高职体育教学的困境

  高职教育是由普通高等教育教学脱胎而来,受传统教育思想观念影响较深,注重了理论知识的传输。高职体育教学作为高职教学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没体现“以人为本,职业导向”高职理念和特色。导致困境,具体表现如下。

  1.1 教育观念狭隘滞后

  受本科院校传统教育观念影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都是以传授运动技术作为主要任务的,通过提高竞技水平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忽略了学生体育意识、体育习惯、职业意识等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理论传授和科学健身方法的指导。体育教学没有与职业岗位联系起来,学、用分离,致使很多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倦,甚至很多学生不愿意上体育课。

  1.2 教学方法呆板,教学程式化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刻板,甚至就按照一种模式来进行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程教学程式化。长期以来,老师上课时都遵照讲解、示范、练习以及预防和纠正错误、提高和巩固的模式进行,教学过程过于强调按部就班,教师根据自己所理解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及经验体会将学习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根据教师所讲内容、所示范动作被动接受。学生主动性没有充分激发出来,课堂缺乏生机,致使教学呆板、机械。教师对技术动作很重视而忽略了思考技术动作与职业、专业岗位的关系,学生感受不到学习后有什么用,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会产生什么积极影响,也未使得学生在体育课中感受到健身的乐趣。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激发,不利于学生体育理论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对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也没有很大的帮助。

  1.3 教学效果评价缺乏实效性

  高职体育教学在评价学生锻炼效果上依旧采用非常传统的评价方式,即是通过测验学生的运动能力来评定学生体育成绩,此种方式只能检测学生技能水平和运动技术掌握的情况,很难对学生锻炼实际效果有真实客观的衡量。除此之外,采用达标形式来评价学生的锻炼效果,也不能对学生锻炼的时效有客观反映,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被迫上课,时间一长,学生便会厌恶体育课,甚至将体育课看成是一种负担。因此,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方法和标准都显得单一和不够客观、准确。

  2 高职体育教学的突围

  2.1 转变教育理念

  体育教学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为宗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兼顾高职院校的专业方向及岗位知识和技能,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学生终身体育的发展为最终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

  教会学生各种职业性实用身体训练方法是高职体育教学前瞻性的体现。高等职业院校担负培养实用性、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培养任务,这就强调学生需要具备综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围绕这个任务,高职体育教学更应突出职业性。因此,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是不同的。在高职教学体系中,体育教学秉承了传统但又是不断改革的,应该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特点,以职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终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观念和能力,为职业生涯奠定基础。因此,高职体育教学应该从思想观念、教学内容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一方面要重视体育教学的健身、文化功能;另一方面也要注重体育教学服务职业岗位的功能,既要全面培养学生的体育观,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和体育意识,更要与职业、岗位相结合。

  2.2 工学结合,突出高职特色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注重设置仿真工作情境训练学生岗位能力,甚至让学生到工厂、企业这样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实践。因此这种模式具有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是我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就高职体育教学而言,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的同时还要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专业类型,传授其将来可能从事职业的职业体能、职业素养、保健知识等核心专业知识,从而将体育教学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在一起,体现“以人为本”、“职业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因此体育教学应根据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专业特点,通过体育学习达到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目的。这样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间接兴趣,也能促进学生专业课的发展,一举两得。例如在给艺术类专业学生上体育课时,结合艺术类专业特点,在完成体育教学的身体素质任务外增加健美操、瑜伽、舞蹈等更具观赏性又与专业贴近的课程内容,增加的内容与专业相关而实用,学生更感兴趣。健美操,使学生肌肉更加结实发达,可以塑造学生优美的身段,能使学生体魄更加强健。通过学习瑜伽,可以增强韧带的柔韧性,防止剧烈运动时拉伤韧带。舞蹈可以起到舒缓学生紧张心理的作用,提升学生艺术感染力。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既要妥善处理专业与体育课之间存在的矛盾,又要找到相同点,互相促进,使体育教学与专业有机融合,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一定能够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再如,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和收入的增加,汽车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不再是富人的奢侈品。汽车维修迅速成为热门专业。然而,汽车维修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工作,对体力和耐力也同样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要找到体育教学与汽车维修专业的切合点,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有助于汽车维修。这就要在体育教学中结合汽修专业的特点,充分利用学校的体育器材设施着重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同时也可以通过仰卧起坐、俯卧撑、托重物、举哑铃等形式练习,提高学生力量素质。经过训练学生力量素质得到提升后,可以更加熟练和轻松应对专业课中的教学任务,对毕业后从事汽修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体育课程内容的改革,课程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以及未来从事的职业,以育人为目标,工学结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2.3 以体育科研为依托

  高职体育教学最大的瓶颈就是理论匮乏,没先进、系统的高职体育教育教学理念的引领。高职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建立了一套实用而先进的职教理论,如“知识够用,能力为主”、“校企合作”、“校中厂”等体现了高职特色。但是,由于高职体育教学的特殊性,没有建立独立、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以科研为依托,重视高职体育教学的理论研究。许多有识之士意识到这一点,在政府、学校的重视下,组建研究机构,深入学校、企业,探讨企业员工素养,研究体育教学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政府、学校、企业形成合力,共同探讨寻求体现高职特色,能切实为企业服务的高职体育教教学理论。

  2.4 完善多元评价体系

  现在体育课效果评价只有几条标准,既不实用又不好操作,不能客观准确检测体育课的课堂效果,因此,现在的体育课评价一直被人们所诟病。认为学生的体育成绩是对学生的身体、知识技能及学习情况的检测的结果,也是检查教学效果、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鉴于高职体育教学还体现职业性,因此高职体育教学应该建立身体健康程度、体质增长程度、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实际水平和适应专业岗位能力等方面多元评价考核体系。全面检检测和评价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应该根据不同年级的学习任务、应完成的实际水平、身体健康指标增长比值订出标准,以学年为评价单位进行评定成绩。然后针对学生在校几年的增长值,实际水平及岗位适应能力评定体育总成绩。这样评定学生体育成绩,能较好地促进学生自觉锻炼身体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也能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实施和测验有机结合起来并坚持下去,同时还对培养学生独立开展体育活动的能力进行了检查。体育成绩考核应将学生掌握技术、知识、提高运动成绩的检查与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结合起来。体育教学实效性强调对学生的职业体能水平,以及体育对学生职业操作技能的促进程度的评价。评价不是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和进步的手段,最终还是为学生适应毕业后的职业、岗位服务的。

  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受到了国家和学校、家长的高度重视。高职体育教育要与时俱进,就要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层、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深入学生踏入社会的实际,找到体育教学与学生职业岗位之间的切合点。使学生既掌握从事职业岗位所需体育知识,又掌握职业岗位所需的身体素质,学生学有所用,他们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时,不仅具备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又具备从事本职工作所需的身体素养,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

高职体育教学的困境与突围

论文搜索
关键字:体育 教学 困境 高职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浅析后疫情时代高职来华留学生教育
试论我国特色职业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职体质健康档案系统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传统建筑文化课程建设
基于制度规则下的现代学徒制发展路径
1+X证书背景下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