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现状研究论文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现状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11-07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4-0093-02

  农村基层文化是我们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缺少这一环,新农村建设便不可能实现。加强农村的基层文化建设,满足人民对文化的不断需求,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这里结合河南省鄢陵县郭营村基层文化建设实际状况,并加以分析,以寻找出加强郭营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对策和方法,切实做好基层文化建设工作。

  一、郭营村基层文化建设现状

  (一)郭营村概况

  郭营村地处鄢陵县马栏镇西南,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共有186户,合计1 056口人,耕地面积1 312亩,党员22名,村民代表20名,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以养殖业为辅。

  (二)郭营村基层文化建设现状

  经过询问村民和细致观察,村里的文化建设基础设施相当匮乏,没有室内、室外文化活动场所,远程教育接收站缺乏,没有图书室,更没有订阅报纸杂志,文艺骨干队伍建设方面欠缺,至今尚无专职文化员,只有村委会委员兼管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

  (三)郭营村村民文化生活状况

  村民的业余文化娱乐生活形式单一,集体或个人的文化娱乐活动非常缺乏。在调查中,发现70%以上的老年妇女会选择看电视来打发自己的业余时间,50%以上的中老年男性以搓麻将来消耗自己的业余活动,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了麻将大军,除少数在外务工的青少年,大部分青少年的业余时间大都选择上网,2%左右的人喜欢在业余时间看报纸和书籍。同时很遗憾的发现,业余时间从事唱豫剧等民间文艺活动和打太极、跳健身操等健身活动的机会没有。相对于经济发展状况,郭营村的文化娱乐场所面积、藏书、文化建设投入经费和文艺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是严重不足的。

  二、造成郭营村基层文化建设薄弱问题的原因

  (一)政府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经济投入严重不足

  由于城市二元体制的影响,政府用于城市的建设财政投入远远多于农村。而在乡镇,存在着政府着重投资镇政府所在地村庄或者镇政府周围的村庄,致使本来就经济薄弱的郭营村,更加捉襟见肘。文化活动室、图书室等投建经费和文化活动经费得不到保障,村文化建设工作者的待遇问题难落实。

  (二)部分乡镇干部对基层文化建设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

  部分干部没有认识到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一心将经济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认为经济是万能的,有钱是万能的,有钱什么事情都能办好,从而忽视了文化的作用,忽视了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促进和引导这一重要环节,在平时工作中总是将文化放在所有工作的后面,经济排在第一位,最终的结果导致对文化建设工作领导不力,农村文化建设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三)受传统文化影响,基层文化活动单一、不新颖

  众所周知,农村基层文化主要由文化行政部门单向供给,具有强制性、灌输性和改造性等特点,这种文化供给模式缺少考虑农民群众的现实需求,重视送文化而轻视培养文化,与农民的需求相背离,能够被农民群众所享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农村公共文化资源不但数量有限,而且缺乏多样性,难以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基层文化建设效果不明显。

  (四)“不良文化”在村里还有一定的市场

  没有先进文化的感染和启迪,腐朽落后的思想逐渐在村民中生根,道德危机日益显现,巫婆、看相、算命、看风水等封建迷信活动时有出现,红白喜事中存在大操大办的现象,不仅浪费严重,也为封建迷信的滋长提供了土壤。近年来,许多村民认为茶余饭后打打牌、搓搓麻将、输赢几个小钱消遣时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特别是农闲时节,更是比比皆是。

  (五)村民文化工作队伍“断链”

  随着经济大潮的冲击,一部分青年无心学民艺,不愿意参加文化活动,文化新人紧缺,甚至出现“断链”现象,将村民文化骨干组织起来就更加困难,参与文化活动的人普遍存在年龄老化、知识水平低、整体素质弱的现象。

  (六)村民文化消费意识不强

  传统文化中提倡“量入为出”“无债一身轻”等消费观念,在郭营村表现的比较突出。农民对文化要求意识不强,和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有很大的关系,村民消费比较简朴,在长时期内具有强烈的储蓄现象,一生的花费主要集中在建房、婚丧嫁娶、子女上学等少数大事上。村民花钱买文化消费的意识不强烈。消费支出远远低于大事支出。村民崇尚节俭的观念没有变,主要重物质消费、轻文化消费。

  三、推进郭营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切实加强宣传文化教育,建立和巩固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

  1.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该村文化建设。要积极引导村民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构建和谐鄢陵的宏伟目标和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和鄢陵县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的认同感,紧紧跟上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时代步伐;要继续引导村民理性认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树立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敢想、敢试干;要大力培养村庄创新型领导和实用人才,带领村民进行文化活动创新实践,努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2.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思想舆论氛围。市、县、乡等应发挥宣传工作主渠道和村民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承担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责任,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用专栏、短评的方式,大力宣传能引起村民共鸣的典型人物和事例,启迪村民思想、陶冶村民的情操,同时也要以讨论的形式引导村民形成文化批判的意识,帮助他们分析“不良文化”的劣根性,进而提高村民的文化自省能力。   3.进一步转变观念,明确村庄文化发展定位。转变、更新村干部和村民的思想观念,通过组织学习、开展讲座、出外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使广大村民认识到文化建设在农村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切实转变“农村文化可有可无,抓文化不如抓经济”等文化无为观念,树立“农业发展离不开文化,村民精神生活离不开文化,农村和谐发展需要文化”等新观念[1]。

  (二)要加快村庄文化网络设施建设

  要进一步搭建完善县、镇、村、户四级文化服务网络,县、镇侧重提供政策导向、资金扶持投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信息,组织引导和策划文化活动。在其指导下,村、户二级网络侧重通过村集体和村民个人接受服务,开展互助和自主的各类文化活动,在搭建文化网络的同时,建立和完善农村文化服务网点,通过在县、镇设立文化馆及文化公益性场所,并且在村建立图书室、俱乐部、文化示范户等提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平台。

  (三)改革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和设置方式

  要摆脱农村文化工作由政府部门“包办”的桎梏,村民不参与、不喜欢、不满意的文化供给方式坚决不使用。明确界定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由政府投资建设村文化基础设施以及重大文化工程等。可以由社会和市场提供的其他服务,政府做好引导工作。

  (四)制度上保障村民文化权益

  实现和保障村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是村民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和目的所在。县、镇政府要从维护村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高度出发,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农村文化建设的行政考核制度,在县、镇政府岗位责任制年度考核中,加大农村文化考核的力度,切实把发展农村文化纳入农村经济发展计划,纳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纳入基层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建立长效机制,从制度上努力保障农村的文化建设和村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五)送文化下村,请村民自主“点菜”

  建立政府文化产品采购机制,镇政府安排文化下村专项资金,对下村放映的影片、演出的节目、演出的团体,逐步实现政府采购、公开招标。演出内容和演出团体要由村民说了算,让村民自主选择所喜欢的演出剧目、影片及其他文化活动内容。

  (六)普及网络知识

  农村信息网络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因此,更应该大力普及村民网络知识,使之成为信息时代农村文化发展的助推器,引导村民从网上获取丰富有益的信息,改善村民阅读和信息获得的文化环境,大力满足村民求知、求乐、求富的心情,这也是当前村委会急需面对和大有可为的事情。

  (七)强化业务培训指导,引导文化干部和村级文艺骨干多接触

  农村基层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农村文艺骨干的示范效应和带头作用,村里文艺骨干是村级文化建设最有力的支持者、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也是村文化活动的直接组织者[2]。上级文化部门应积极开展面向村文艺骨干的各类公益性文艺培训班,努力提高农村文化团队的水平。同时,也可以利用“一帮一”结对的形式,一名文艺骨干带领一名文艺队员,进而形成一支文化团队,这样可以营造一个村落的文化氛围,众多的文艺骨干将推动农村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

  (八)积极挖掘发扬村庄特色文化

  在保护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挖掘村庄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外,还要注重创新在基层文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有创新才能有发展,村干部应有意识的引导村民对村庄文化加以创新,发展有郭营村特色的基层文化,让村民生活有新意,这样才能让郭营村基层文化发展长久不衰。

  (九)文化先进村建设是促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有力之举

  为了提高村庄和村民发展农村基层文化的积极性,上级政府应该对发展农村基层文化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村庄和个人加以表彰,一方面这些优秀的村庄和村民可以为其他村庄、村民发展基层文化做好示范作用,这对优秀的村庄和村民也是一种督促,为其继续传承和发扬基层文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持;另一方面,这样可以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摆在县、镇工作日程中,使这项工作由部门行为转化为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并且有了量化和操作标准,继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十)开展“村村互动”“城乡互动”等文化活动形式

  为了增加村与村、城与乡的交流与合作,村委会适时引导村民打破村庄界限,和邻村的村民切磋交流文化技艺。县政府应积极为城乡文化活动合作搭建平台,为城乡文化活动来往提供各种便利的条件,例如,以政府的名义举办棋类大赛、运动会、书法比赛、歌咏比赛、太极拳团体赛等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反映该社会性质的重要标志。同样,在最广大的农村,一个村庄拥有先进的文化更是该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良好注解。农村和谐发展,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发展,就没有村民文明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建设、村庄富裕[3]。笔者相信,在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村委会、广大村民的努力下,郭营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将会更上一层楼,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将会更加丰富多彩。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现状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文化建设 基层 现状 农村 建设 研究
最新农村研究论文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研究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考察研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与实践
农村学校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的策略研究
浅谈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农村小学新入职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需求调查探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防冻技术措施
浅析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
热门农村研究论文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对我国农民工保障问题的再认识
增加农民收入研究
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浅谈对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现代话语下的三农问题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邓小平“三农”思想与中国新农村建设
关于发展农村经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