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在教学中培养民办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

在教学中培养民办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11-14

在教学中培养民办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8-0088-02

  钱学森生前在各种不同场合不止一次提出的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一所大学能按照培养科技发明创新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的人才[1]。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2]。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烈。这种竞争其实就是科技的竞争,说到底其实就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而教育则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3]。

  1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尽快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形势下,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很多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偏低,入学门槛较低,抱负水平低;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不良,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较差;创新意识差,缺乏独立思考与创新欲望,认为创新高不可攀,缺乏创新的勇气和信心,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实际的动手能力与操作能力依然较低,还不能实现学校与企业“零对接”,学生与员工“零接触”,实习岗位与就业岗位“零转换”,在创新能力方面距离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充分利用民办高职校院办学灵活的优势,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基础上,脚踏实地抓好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使之成为具有专业创新能力的人才。

  2 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理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和创新思维 理论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和创新思维的关键环节。

  一是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而是让他们有不同的见解和想法。切忌一言堂,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方便学生交流讨论,并做适时的引导。应给予学生自由空间、时间和耐心[4],鼓励学生勇于提问,敢于提问,让他们各抒己见。在授课中也要教育学生不盲从、不迷信,敢于标新立异,积极培养他们的创造性人格及批判性创新思维。邀请行业大师或能工巧匠到学院进行演讲,让学生领悟他们在技术革新中的影响与作用,也让学生深刻体会社会变革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进步带来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二是通过改变教学方法来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创新思维。教师在授课中把一个个知识点汇融到每个教学任务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每个任务的同时即获得了知识。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再处于被动状态,而是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任务去学习,从而开发学生的发散型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他们分析问题与解决的能力。在教学中使用启发式、引导式、情境式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变成教学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每个教学环节的完成,启迪他们的心智,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是在教学中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室”、多媒体、动画、仿真系统、实物、现场模拟等多种表现形式,向学生展现企业真实的生产过程、企业环境,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和丰富性,来唤醒学生的形象思维。

  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方法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鼓励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因为创新能力是在不断地解决实际问题中锻炼出来的。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把实践、实训教学环节作为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抓手。

  一是把学生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的结果在实训操作中通过车、铣、刨、磨、钳等加工制造成产品并投入使用。学生在实践中能及时发现他们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并能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从而不断地掌握创新方法。

  二通过“引产入校”“工学交替”、实验、实训、顶岗实习等多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想法去操作,使他们的想法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验证。

  三为了保证实践、实训教学质量,学院大力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先后建成一个创新型实训基地、四个实训中心、80多个实验实训室,并在校外建立60多个实习实训基地。这些实训中心、实验室及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的校外实习实训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学院号召学生利用每年寒暑假的时间到校内、校外实训基地见习,这样在他们未毕业时就熟悉了企业的环境与实际生产制造过程,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并且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设想,激发创新精神,熟悉创新方法,毕业时能够顺利实现学生与员工的“零转换”。

  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设计中培养创新精神 将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融入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中。课程设计一般由教师进行一些必要的专业技术指导,大部分工作内容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如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一般由教师给出基本的设计参数,而设计方案则由学生自行拟定或选择相关的机械方面的科研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选题、查询资料、设计、绘图等过程。而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及数控编程课程设计的选题则是生产型实训基地生产的产品,学生先自己设计加工工艺过程并编制程序,然后与实训车间真实的加工工艺规程和程序相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及创新之处,并且分析创新之处给实训车间带来的生产率及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些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课程设计的开设,既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5]。

  提倡“鱼化龙”精神,营造创新文化 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学生“明理崇德,砺志为新,勤学思敏,精工善行”为宗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力提倡“鱼化龙”精神,本着多元集纳、自强创新的校训,营造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形成的文化氛围。“万两黄金不如一技在身”,为了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创新能力,学院广泛开展各种各样的技能大赛,如车工技术大赛、钳工技能大赛、PLC控制技术大赛、机械设计大赛等。小组赛、班级赛、系赛、院赛赛事不断,在此基础上,学院组织学生成立“数学建模社团”“科技创新社团”“机械设计社团”等学生社团,并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使大多数学生广泛地参与到创新实践的活动中来。

  自2009年建校以来,学生在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获辽宁省“数控安装调试与维修”三等奖一项,获第八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国教华腾杯”机械装备制造综合技能团体赛二等奖一项。学院支持并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技活动,如机械系“机械设计社团”的学生与教师一起完成1 m卷板机的设计及制造,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高职大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

  3 结束语

  创造力是人的一种天赋,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开发创造的潜能,而且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和训练而不断地被激发出来,从而推动科技进步及社会革新,并不断得到提高。高职院校应该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课程设置及校园文化上进行深刻的变革,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具有创新特色的高职教育。

在教学中培养民办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

论文搜索
关键字:高职 能力 教学 学生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浅析后疫情时代高职来华留学生教育
试论我国特色职业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职体质健康档案系统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传统建筑文化课程建设
基于制度规则下的现代学徒制发展路径
1+X证书背景下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