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想政治项目化课改探讨论文

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想政治项目化课改探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12-09

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想政治项目化课改探讨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20-0061-03

  在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国家鼓励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引导非研究型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重点强调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效对接。事实上,人的精神的培养是所有教育核心的核心[1]。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其重要意义是指导大学生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行为,也是促进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性因素。但在高校传统教学实践中,思想教育的“教育”与“职业”两维属性被割裂开来,单纯的道德说教无法有效促进职业能力的合成。本文的目的就在于探析应用技术型大学如何寻找符合其专业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方面做一些尝试。

  一、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课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未来的职业活动设计教学项目,将课程内容融合于项目活动中,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任务引领,达到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的目的。

  (一)应用技术型大学与普通本科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差异分析

  1.思政教师与职业教师的差异

  在教学模式上,传统普本教育的思想政治课,其授课任务一般由独立于学生所在院系的公共思政教研部门(教研室或教研部)负责,教师多以理论研究为主,对于不同院系学生培养的不同职业方向,与授课教师并无直接关联。由于职业方向差异而应有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差异,但授课教师对此并不敏感,由此产生思政教学供给与职业需求的差异,这也是转型高校必须面对与解决的问题。

  2.思政理论与职业实践的差异

  在教学内容上,传统普本教育的思想政治课,其内容多以理论为主。在教学实践中,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与专业实践及职业发展相脱离,使得思想政治课本应具有的指导职业实践的作用消失,课堂吸引力减弱。

  3.被动接受与主动学习的差异

  在教学方法上,在传统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中“填鸭式”教学成为主要形式,学生以被动接受为主,对理论之于实践的指导作用,很难有直观与客观的评价,教与学缺乏互动,课堂吸引力不足。

  4.“高分评价”与职业能力提升的差异

  在教学评价上,传统思想政治教学以理论学习考试高分为目标,对于学生情感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与素质培养等方面的评价缺乏有效手段,这就导致学生基本素质与能力缺失。而在应用技术型大学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教学评价是基于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评价,其评价更符合学生职业能力成长规律。

  (二)思想政治课转型中应把握的主要原则

  在教学模式上,思政理论与学生职业实践相结合。将思想政治课理论融入到学生职业活动中去,将职业需求与教学供给相匹配,使得其能够发挥在学生所学专业领域中应有的指导作用。

  在教学内容选择上,突出典型职业活动下的项目设计。在转型过程中,针对教学对象相关职业领域,选取典型职业活动,作为课程项目,项目要能承载关于思政课的“知识、技能、理论、素质”等多重教学目标,实现职业活动与思政教学内容的融合。

  在教学方法上,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主要以引导、服务为主,通过“任务”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评价上,突出“能力培养”。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评价,不只是学习结果评价,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包括学习能力、信息获取及使用能力、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价值观、事物发展趋向判断能力,等等。

  二、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想政治课项目化教学设计探讨

  (一)项目课程设计总体思路

  思想政治课项目化设计,是与应用技术型高校专业建设相适应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为导向,与行业协会、业内企业、业内专家等合作,在职业领域内形成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从而设计与职业实践相结合的工作项目、工作仿真模拟,并将课程相关知识点贯穿于项目内容中。既要保证课程能够实现思想与政治教育的特性,又能够突出专业特色,符合职业实际。

  (二)项目课程设计概要

  

  项目教学的显著特征是问题的情境性与教学任务的实践性[2]。本文是以学校旅游专业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与吉林省旅游协会、旅游公司(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省内知名景区(实训基地)合作,形成旅游专业职业范畴的与思想政治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并由此形成教学项目。课程设计分为“公共模块”与“专业模块”两部分。

  1.公共模块部分

  课程改革不能只是顾及专业特色,导致失去传统思想教育阵地作用,本部分旨在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需求,但在教学方法与内容选择上,更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意义,遵循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运用、内化行为这一规律,如表1所示。   2.专业模块部分

  项目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参照点设置课程模块[3],课程中如何体现职业特色,是思政课程实现转型的关键。要使学生在学习中有足够的主动性,就必须突出思政课程的职业性,在职业实践过程中体现思政课程的意义。以旅游专业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专业模块部分为例,见表2。

  更多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是国民经济与职业发展的需求,但这必将是一个复杂、曲折甚至痛苦的过程。伴随着对转型内涵的理解越来越深入,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必将不断进行各种尝试,教育供给与职业需求就是在这种碰撞中促进社会发展的。

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想政治项目化课改探讨

论文搜索
关键字:技术型 课改 思想政治 思想 高校 政治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