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概论课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转化的路径研究论文

高校概论课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转化的路径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3-30

高校概论课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转化的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7-0217-01

  应然与实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是一门知识体系完整同时又不断更新、丰富和发展的课程。从培养目标来看,初阶是要实现教材体到教学体系的转化,而高阶是实现知识体系到信仰体系的转化。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概论课教学效果不佳,教学实效性不强的现象普遍存在,使得“入耳、入脑、入心”成为一纸空谈。所以,本文研究概论课教师如何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将概论课教学从教材体系转化为将学生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相统一的教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学内容的专题化整合是实现转化的重点

  概论课的教材特色鲜明,具有以下特点:

  1.系统性。教师不仅需要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理论成果,还要广泛涉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历史等领域,甚至社会上的一切问题在这一课程都有所涉及。一般而言,全面深入掌握这门课程对教师来说要求很高。

  2.重复性。正因为概论课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所以教材内容与中学政治课存在较多系统性重合和结构性重合部分。这些内容难免让学生产生“重复学习”的排斥心理乃至厌学情绪。

  3.滞后性。概论课教材先后经历了多次修订以保持其时效性,比如现阶段使用的“2013年修订版”及时充分地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成果。但是由于党的方针政策是针对现实生活制定的,形成书本理论时的时效性会滞后于实际。这就要求教师密切关注党的最新大政方针,结合现实,以体现课程强大的更新能力。

  解决以上问题的不二法门就是对教材内容进行专题化整合,即立足于对教材的系统理解和对教学要点有充分认知的基础上,,既不离开教材,也不照搬教材;既要重点突出,又要有一定的涉及面;既要研究教材,也要研究学生;既要有理论高度,又要结合实际;既要讲历史,又要讲现实,把教学内容划分成为若干个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专题,分别围绕这些专题确定教学方案,形成主题式的三大模块二十大专题教学内容:

  1.第一模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总论,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展与理论精髓,涵盖教材第一章的第一节和第四节的内容,整合成2个专题进行讲解,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过程、成果及其精髓;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讨论其过时与否。

  2.第二模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涵盖教材第一章第二节及第二章、第三章的内容,整合成3个专题进行,即:解析毛泽东及其思想的当代价值;中国革命与中国现代化道路关系;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是如何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进而走向社会主义国家。

  3.第三模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五部分内容:

  (1)邓小平理论,涵盖教材第一章第三节、第四、五、六、七章,整合成3个专题,即:中国往何处去――从文革到改革;中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卡夫丁峡谷”吗;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涵盖第八章经济部分内容,整合成4个专题,即:为什么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能够兼容;怎样看待今天的分配制度与社会贫富差距;小政府VS大市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为了谁?――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涵盖第八章文化部分内容,整合成2个专题,即:从选秀节目、相亲节目的火爆看中国文化发展的现状;唱衰中国VS民族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和谐社会,涵盖第八章政治、和谐社会两部分内容及第十一、十二章。整合成4大专题,即: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决不搞“三权分立”;为什么要坚持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搞西方的多党制;对幸福的认识和追寻:幸福广东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穹顶之下――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战略和政策,涵盖第九、十章。可整合成2个专题,即:中国外交面对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的艰巨使命;港台之殇――一国两制往何处去。

  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探索是实现转化的关键

  教学要有感染力、吸引力,除了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饱满的热情之外,教学方法也非常重要。

  1.经典原著选读。概论课教材每一章后面都有推荐的阅读书目,而学生极少自觉阅读。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精选部分读本推荐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写读后感以此作为平时成绩之一的依据。

  2.多媒体教学。概论课进行多媒体教学手段目前已被广泛采用,相较于传统教学方式有利有弊,据此,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应扬长避短。课件的制作应明确授课目标,分角度去拆解授课内容,条理清晰,布局合理,避免出现信息量多大、重点不突出,盲目依靠多媒体甚至被多媒体“绑架”的现象;视频的选取要有针对性和可视性,在具体的运用上或整部观看,或片段欣赏,或做讲课铺垫,或做课中引述,灵活地运用视频资料既可活跃课堂,也能丰富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作业形式改革。作为师生交流的重要途径,概论课传统单调的作业方式让这个重要的教学活动环节流于形式,很多学生敷衍了事地对待概论课的作业。这种现象极大压抑了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布置作业要灵活处理,不仅作业形式要“活”,作业内容和考核形式也要“活”,比如在介绍邓小平理论这一专题时,教师可提前给学生布置小组展示的作业,要求分小组搜集邓小平的相关资料、分析问题、总结原因,并制作演讲PPT,选派学生代表在课堂上为大家展示,展示完毕接受其他同学和老师的点评和打分。

  4.实践教学。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应适当设置“实践项目”版块,以此充分体现每个专题理论教学内容的实践活动,明确实践活动的名称、类型、目标、方案、成果、评价,并配有支持实践活动的参考资料,为实践教学提供针对性强、可行性强的教学参考蓝本。比如在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可布置给学生一个题为“是什么影响了我们实事求是”的调研实践项目,通过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影响当前人们实事求是地因素,为消除阻碍实事求是不利因素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树立自身实事求是的态度。具体操作可以以一个教学班为单位,设置组长负责活动安排,以在校生为调研对象,在进行全员讨论,集思广益,制作问卷之后,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回收问卷、分拣,将有效问卷进行信息统计整理,最后撰写调研报告。诸如此类,教师可引导并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和参与完成实践,在给学生充分实践空间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在这两大路径的基础之上,要实现概论课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有效转化,提高概论课的实效性,教师还应妥善处理好专题整合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重难点问题的详讲与略讲之间的矛盾,以及多样化教学方式中极易出现的主体不明确、重点不突出的问题。总而言之,概论课的教研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作为一门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身的课程,概论课有其独特的魅力,对大学生的社会生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要强化其教学效果,教师在自我提升的同时,应积极走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积极探索、创新和实践。

高校概论课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转化的路径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体系 教学体系 概论 路径 教材 高校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试论大学物理教学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高校电子新闻档案管理模式构建探讨
体育教学与茶文化有效结合路径研究
浅析高校运动项群类体育课程思政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