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电视电影论文 >> 大学生性伦理建构过程中电影课干预模式探析论文

大学生性伦理建构过程中电影课干预模式探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4-06

大学生性伦理建构过程中电影课干预模式探析

  近年来,关于当前大学生性开放程度的调查数据让人触目惊心,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开放的性观念、随意的性行为也表达了深层忧虑。有关专家呼吁,为使大学生接受系统而科学的性教育,高校必须开设性教育课程。事实上,对高校青年学生进行性教育的话题早就提上了日程。然而,以讲授知识为主要特征的直接性教育收效甚微。从韩国以电影为媒进行性教育的经验来看,以电影课的方式拓展大学生性教育渠道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为此,笔者也在本校范围内展开了“电影课与大学生性伦理建设关系”的实证研究。

  一、电影课干预模式的前提――性禁忌的突破冲击着大学生的性伦理观

  性禁忌是人类对性关系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的标准,是以道德或法律的手段对某些性行为进行禁止和否定。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以来性领域发生的一系列变革,传统伦理中的性禁忌一再被打破,对人们形成了道德观、婚恋观方面的巨大冲击。这一过程中,影视传播明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非婚性行为禁忌早就不复存在。不论是电影还是电视,拥抱、亲吻、抚摸的镜头已属司空见惯。这些对情爱过分渲染的场景极易形成对青年学生的性刺激,婚前性行为、未婚同居成为普遍现象。一夫一妻制也早已构不成对婚姻关系的约束,《蜗居》、《亲爱的,回家》、《犀利人妻》等“小三剧”一经播出,立即引发了新一轮关于婚姻、道德方面的讨论热潮。青年学生正处于婚恋观、伦理观的建构过程中,特别容易受到来自影像中的各种思潮、观念的冲击,甚至于明确表示不介意当第三者的也大有人在。大众传媒对当代青年婚姻观念、两性关系的影响力从中可窥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电影作品中对同性禁忌的突破,也使得同志片逐渐成为一种拥有一定关注度的影片类型。近百年间,欧美国家出品了大量同志题材电影,如《莫里斯的情人》、《我私人的爱达荷》、《全蚀狂爱》、《米尔克》、《王尔德》、《不良教育》等等,也早已赢得大批观众。华语同志电影的力量也不可小觑。其中,港台导演因为所处的环境相对宽松,同性题材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效果显得更为突出,《喜宴》、《断背山》、《春光乍泄》、《蓝宇》都成功获得了不少观众的认同和共鸣。内地涉及同志题材的影片不多,除了《霸王别姬》在戛纳获奖以后被准许公映外,《东宫西宫》、《春风沉醉的夜晚》都一直处于禁映状态中。即便如此,这些影片仍然通过碟片或网络的方式在传播。可以这样认为,同志电影在当前电影类型中的地位表明,同性恋不再是现代伦理观念中的禁忌话题。

  不仅如此,乱伦禁忌在电影作品中也早已被打破。《洛丽塔》、《不伦之恋》都描述了继父和女儿之间乱伦的爱情,《晚娘》、《菊豆》则表现了后母与子侄之间的爱欲纠缠。更为大胆的是对血缘关系的乱伦体现,如《回归》、《指控》、《老男孩》中的父女乱伦,《好奇心》、《月神》、《坏小子巴比》、《母亲,爱情的限度》中的母子乱伦,《青涩禁果》、《戏梦巴黎》、《发情日记》中的兄妹乱伦……这些超越了伦理界限的电影作品在展现人类情感与欲望的同时,极大地颠覆了人们的爱情观和伦理观。

  影视作品中对诸般性禁忌的破除,从一定意义上体现了社会的宽容程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开放性。而大学生长期处于校园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接触社会不深,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尚处于自我建构过程中,因而他们受到冲击的程度犹为猛烈。

  二、电影课干预模式的意义――性教育在于疏、在于导

  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在性教育方面的思想观念和方式方法相对落后,大多数教师和家长都羞于谈“性”,导致青少年对性知识一知半解,有的甚至处于浑然不觉的状态。新闻媒体对“大学生毕业撕证呼唤性教育”的报道,引起的热议和轰动效应,更是直指当前中国性教育严重缺失的现状。

  性是人类正常的生理需求,往往也伴随着繁衍后代的目的。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从青春期开始,随着体内荷尔蒙分泌的增加,性机能逐渐成熟,相应也产生了对性的需求。大学生多是18岁到22岁左右的青年,性发育基本成熟,对性的渴求也更为迫切。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对性的认识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有的人认为性是神圣的,和爱情、婚姻紧密相联。也有人认为性是快乐的,主张及时行乐。还有人认为性是罪恶的、淫秽的,是对美好情感的亵渎。现代社会发达的信息传播渠道与大学生封闭的住宿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们的情绪、意识需要释放,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将不利于其正常人格和健全心理的发展。

  在电影课实践研究第一阶段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中,有86%的学生承认,影视作品是他们了解性知识的渠道之一;97%的学生有过看情色电影的经历,其中82%的学生认为性爱场景是出于情节需要;30%的学生赞同婚前性行为。调查结果显示,当今大学生获取性知识的渠道很多,尤其容易受到电影中有关爱情与性的意识和观念的影响。然而,有一些影片过于追求艺术表现力,过分执着于情感的倾诉,而使影片的主旨显得曲折、晦涩。不少观众甚至会被片中的一些情色片段所吸引,反而忽视作品深层的人文意蕴和原有的艺术光芒。例如,俄罗斯影片《27个遗失的吻》中有大量的情色场面,关于这一现象的探讨也引起了课堂上持不同观点的学生之间的争论。一部分学生对影片中所展现的小镇上男男女女之间的疯狂性爱不可理解,认为影片主旨脱离了道德的范畴,格调很低俗。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影片对少男少女暗恋情怀的表现十分逼真,对性的刻画也有一种艺术的美感。那么对教师来说,不是评定谁的观点正确或谁的观点错误,而是通过对影片中细节的讲评和对主题的解析,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性?什么是爱?实际上,影片中的性爱并不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重心。片中展现出来的少男情怀干净而纯粹,而成人们沉沦于性爱、只追求肉体欢愉的行为则被反衬得丑陋不堪。正是通过课堂上的引导,学生对影片有了比较全面的理解,从而能正确地辨识性与爱,积极地领悟性与爱。从这个意义来说,学校应主动担负起性教育的责任,教师也理应担负起引导者的角色,将大学生的性教育活动导入到运行良好的轨道中去。   三、电影课干预模式的手段――以艺术为介质的心灵引导

  电影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化展现来表达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在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的今天,在现代人普遍理想缺失、信仰危机的当下,在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过程中,优秀的电影作品往往能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一九四二》再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大灾之年,在民族苦难中讴歌了人之为人的尊严、善良和勇气;《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借用极境中的人性和兽性,探讨了信仰和归宿的深邃命题;《桃姐》用冷静而克制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一段主仆情,在小人物的平凡中传递出大温暖;《失恋33天》直面了生活的不堪,鼓励人们在卑微中仍有勇气追寻爱的真谛……影片中那些心灵激荡的瞬间给予了年轻人极大的抚慰,对他们人生观、爱情观、伦理观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也应该注意到,在某些情色影像强烈的声色刺激下,大学生不太成熟的爱情观、伦理观很容易被瓦解,导致性爱观念扭曲、变异。影片《盲井》中交织着暴力与性,在中国矿工们的现实境遇中展现人们道德底线的痛苦挣扎。片中老唐和老宋带着小元去嫖妓的场景,被个别学生进行了错误的解读,甚至偏离到品评女性身体的角度。而实际上,妓女对小元强制性的性行为,以及造成的小元的惊惶和恐惧,恰恰体现了两个成年男人的自以为是,这荒诞的一幕正是成年男性对未成年男性的实质性伤害。可见,电影中的性爱往往介于艺术和情色之间,如果没有恰当的引导,常常会令学生产生理解上的偏差,从而导致对其身心的不良影响。又如影片《父子迷情》,同为军人的父亲和儿子之间,流露出温暖而又热烈的情感。影片富有诗意的镜头语言,将踩着情感和伦理边界的父子之情诠释得美丽动人。那么,撇开那些暧昧,感受这对相依为命的父子之间的依恋和默契,体会影像传递给我们的美感,这才是我们对艺术的态度。

  九零后大学生往往从影像中去了解爱情或婚姻,从影像中把握对待人生的态度,把影视明星作为偶像来崇拜。由于影视市场的良莠不齐、泥沙俱下,有些作品能给人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也有一些作品可能会造成误导。部分电影作品为了吸引眼球、刺激观众消费而流露出的低俗化倾向,对大学生性伦理观念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不少大学生质疑忠贞不渝的爱情观,推崇性爱至上,甚至还出现以一夜情、滥交、性虐待等为表征的性行为,这些都需要教师真正从艺术鉴赏的层面出发,感染、默化和教育学生。

  四、电影课干预模式的效果――文化的传播和健康伦理观的树立

  以往的性教育基本以灌输为特征,青少年从中能获取相应的知识,了解到危险性行为的不利后果,也能懂得一些自我保护的手段或方法。特别是大学生,基本属于成人范畴,不少人对性知识足够了解,他们欠缺的往往是对性、对爱的正确态度。电影课的目的,正是为了对大学生的性伦理建构形成有效的心理干预。

  大学生充满激情,满怀梦想,而影视恰恰是人生之梦的最佳展示形式。大多数电影作品都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化表现,揭示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带给人们心灵的慰藉。“世界各国的电影都不乏对性爱场面的描绘,尤其是欧美影片,甚至达到露骨、直接的程度。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影像艺术对性爱的表现往往隐含着深厚的人文意蕴,这就需要从文化历史、伦理、道德等多种角度去阐释。”例如,《我私人的爱达荷》表面看来是向观众展示了下层男妓的生活,以及两个男人之间似有若无的情愫。而本质上,家庭才是他们一切荒唐、颓废行为的根源,所有的放纵与任性都只是为了表达他们自己的反叛。华语同志电影通常和青春、和成长有关,混淆着自我认知的困惑。《蓝色大门》几乎可以作为21世纪台湾青春电影的旗帜,影片借两个女孩和一个男孩的成长,探讨了什么是爱情的问题。她爱的是同性还是异性,不是影片的重点。重点是,十七岁的青春尚未经历爱,还不懂爱,所以向往爱,想体验爱。这部影片干净唯美,更透露着台湾人对自身文化身份和未来发展方向的紧张、焦虑。《愈快乐,愈堕落》同样以性别和情感的认知对应身份的认知,充分反应了九七香港回归以后部分港人不知何去何从的茫然心态。《爱情万岁》直接以性的行动来反衬现代都市中人们话语的贫瘠,以性的交流来反衬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艰难,从而突出情感和内心世界的荒芜。这些电影作品都不乏对性爱场景的刻画,但爱情、性爱元素的背后,往往潜藏着深刻的人文意蕴,也累积着深厚的情感表达。对于电影中的性爱从历史学、文化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层面予以解读,不仅能有效地揣摩电影人的创作意图,更能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历史背景、社会思潮和文化心理。大学生也可以藉由课堂上的学习增加知识的积累,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力。

  五、电影课干预模式的新思路――创建性教育实践社区

  实践社区(Community of Practice,简称COP)是将对某一特定知识领域感兴趣的人联系在一起的网络。每个实践社区都有专门的主题,成员通过表现其知识而获得身份。通过实践社区,人们自发组织起来,围绕感兴趣的这一知识领域共同学习和工作,并能分享和创生该领域的知识。

  电影课的性教育也可以尝试创建一个实践社区。这个实践社区是在课堂教学之外对教学效果的分析和反馈,学生可以充分参与讨论,向教师提问,向社区当中的专家提问。并通过对课堂教学数据的分析,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的优与劣,从而对自身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知,进而有针对性地改正和提高。

  此外,实践社区的成员不仅仅涉及到教师和学生,还可以是面向社会的各个阶层参与者,对电影课性教育感兴趣的人都可以自发加入。教师上传的教学资源通过实践社区进行流通,在更大的范围内起到性教育的助益作用。这样,更多的学生能在实践社区中获得相关信息,从而达到良好的普及性效果。

  以电影课的方式对大学生性伦理观的形成和树立进行心理干预,这在国内高校尚未普及开来。本项研究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积极影响。研究中对大学生性心理状况的掌握主要采用了随机应答技术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所取得的调查数据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代表性。实践过程主要依托学校的公共选修课,通过电影艺术的潜移默化,将积极的、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传递给全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从目前的效果来看,这种艺术化的熏陶对大学生性伦理观的建立产生了更强力的触动。显而易见的是,心灵的感悟与直接的性教育相比,影响更深远。

大学生性伦理建构过程中电影课干预模式探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生性 伦理 过程 模式 大学 电影
最新电视电影论文
浅谈降低电影院运营成本的途径
浅谈融媒体时代下影视作品的发展之路
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的影像符号和象征意义
论印度当代电影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觉醒和成长
试论电视剧《欢乐颂》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基于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IP产业链开发实
新媒体环境下华语电影的纪录片营销策略分析
胶片上的中国足球——国产足球电影发展简史
福贵形象的电影美学价值
论郭敬明作品中的电影化想象
热门电视电影论文
中国民族电影业现状鸟瞰
全球化、好莱坞与民族电影
论21世纪电视传媒的责任与品格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电影剧作模式论
视觉文化研究
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上)
类型人物论
面向21世纪:国内电影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生命的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