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3G时代基于手机媒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论文

3G时代基于手机媒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4-16

3G时代基于手机媒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310-02

  在工信部的《2012年5月通信业运行状况》中显示,1-5月手机用户累计净增5 447.1万户,达到104 072.4万户,其中3G净增3 825.1万户,达到16 667.5万户,所占比例高达70.2%[1]。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多,手机带来的影响力不容小觑。据文献[2],截至2009年只有1.1%的大学生暂时没有手机。作为3G时代的主要参与者,以手机为载体的新媒体对他们的学习、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利用手机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必然趋势。

  一、手机媒体应主动占领思政教育的新阵地

  (一)手机媒体的特点

  信息化以铺天盖地之势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对传统的知识传播、交流沟通方式产生了巨大冲击,传统媒体和传播渠道已逐步淡出,取而代之的是更方便、更高效、更具挑战的新媒体方式。较传统媒体不同,手机媒体以其独有的特质为思政教育开创了全新的平台。

  手机媒体的特点及优势:1)大众性。科技日新月异,手机不再只属于少数人,已成为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之一。2)便携性。以手机为载体,可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传播,体现了其携带和使用方便的特点。3)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且成本低。全覆盖的手机网络可随时随地获取资讯。任何消息可以短信、微信等发送给收件人,用最短时间实现最大化的传播。4)强制强迫性。用户基本习惯随身携带手机,也就被迫地接收信息。5)实时交互性和内容开放性。打破了时间、地域及计算机终端设备等的限制,可随时随地且内容基本不受限制地进行交流。6)最大程度利用零散时间。传播学者藤田明久形容手机为“30厘米的贴身距离,24小时的伴随媒体”[3],独占零碎时间的优势。

  手机媒体深受大众的关注和喜爱,特别是90后学生群体,它已成为获取知识、交流信息的主要渠道,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全新的环境

  (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以90后为主体,较前几代有以下特点:(1)自信张扬,思想独立开放,行动特立独行,乐于展现才能,磨炼斗志。他们生活在网络普及率高、教育民主程度高的环境中,能更快捷地获取丰富的知识和信息,在知识结构的多样性、复杂性等方面知道或考虑得比教师还多。然而,由于社会阅历不足且心理素质和独立思维能力还未成熟,若不能进行及时正确地指导和引导,则可能会对他们健全人格的培养造成影响。2)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存在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不希望甚至讨厌被过多干涉。但90后以独生子女居多,在生活琐事、经济依赖等上对父母又存在很强烈的依赖。对网络、手机的依赖程度也非常强烈。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成熟的90后易受网上相异思想的影响,如何更好地与他们沟通,帮助他们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是当前思政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3)接受新事物能力强。90后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乐于寻求刺激、追求新鲜感,且善于不断从网络上索取和接受新信息、新知识。如果不对他们进行积极地引导,对缺乏社会经验、人生阅历,价值观激烈动荡的90后来说,就会使部分学生对价值观产生动摇和迷惑,甚至迷失、蜕变。由此,高校要积极运用手机媒体营造校园文化,主动占领思政教育的新阵地,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及时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推动思政教育事业新的发展。

  二、手机媒体对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影响和改变正愈演愈烈,也对传统模式的思政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高校应充分认识这一点,扬长避短,让它成为助推剂。

  (一)手机媒体给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

  1.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新平台。传统的模式是通过党团校理论课学习、辅导员谈话沟通和实践活动进行的。手机媒体拓宽了教育空间,已成为思政教育的新阵地。例如[4],运用短信平台,以重大事件或节日、先进人物及事件等为契机和切入点,向学生发送相关信息,有针对地开展教育,既不会让学生感到反感,又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运用手机邮箱,深入交流沟通,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手机微博、博客,对时事政治、热点焦点新闻发布观点,随时随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动态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态度。

  2.进一步加强师生的交流和沟通。如今几乎所有手机都提供了上网功能,通过互联网获取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自主、交互学习的好途径。90后是一群活跃的群体,关注的内容很广泛,他们愿意也渴望通过手机QQ、微博、博客等形式分享,并乐于发表观点。学校鼓励教师开通个人微博或博客,使得师生之间能进行零时差零距离交流。通过手机网络,学生能减少心理防卫,保护个人隐私,不论年龄、辈分或角色,畅所欲言地表达想法,探讨学习、生活上的问题,教师也可以随时随地排疑解惑,促进沟通,进一步增强师生间的情感。

  3.有利于大学生自主接受思政教育。随着上网资费的下调及移动运营商提供多样上网套餐,学生更习惯于手机上网,以及时获取信息,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也能自主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5]。网络上广泛传播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等相关著作和文献,在学习中遇到任何困难或问题,都可以快速地通过手机网络查阅资料。手机上网也进一步扩大了社会交际圈,有利于学生提前走进社会、了解社会,从而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但是,他们在知识、经验、思维认识等方面存在不足,对手机网络上的信息不一定能正确、全面地看待,需要有效地引导。   4.有利于思政工作者提高业务水平。手机媒体具有信息资源丰富、传播速度快、区域范围广等特点,深受学生喜爱。思政工作者应紧紧抓住这一点,不断拓展工作空间,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思路,加强对手机媒体的学习、了解和使用,提高育人本领,充分利用它随时随地了解并掌握最全面的信息,进而做好工作。此外,手机媒体也为教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能随时随地与同行交流,取长补短,为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手机媒体给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

  1.对高校现行管理制度的挑战。手机的使用极大地弱化了现行的管理制度。例如,教师授课时手机铃声此起彼伏,影响了正常课堂的秩序;教师点名时学生发送手机短信给逃课同学,削弱了教学纪律的权威;学生考试时使用手机搜索、短信作弊,降低了考试的诚信度。这些现象在高校普遍存在,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和培育学生正确文明使用手机的好习惯。我们也应充分利用它的优势,为管理带来便利。比如,教学计划(时间、地点)临时有变动,可提前发短信给每一位授课学生,而不再需要人工下达通知;期末考试期间,利用手机短信给予温馨提醒同时进一步宣传诚信考试。

  2.加大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难度。3G手机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环境,不同的思想观念都可以在网络上自由表达,以致网络上的信息难辨真假。对于价值观还未成熟、民族意识弱化、政治观念模糊的大学生,他们容易被这些杂乱无章的信息混乱,导致自我的迷失,价值观的混乱,甚至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90后大学生过分强调个人权利和个性自由,也会进一步加大开展思政工作的难度和复杂度。

  3.对大学生自制力的挑战。有一则笑话:某日某学生到教室,忘带手机,即刻返身前往寝室,又一日,该生到教室,忘带课本,想想算了,就呆着等上课。上课可不带课本却不能没有手机,可见手机影响力之大。由于手机媒体的诸多特点,再加上附属的多媒体功能,如手机QQ、微博、游戏、搜索等,使之颇受欢迎。若学生自制能力较差,极有可能陷入其中,不能自拔,最终导致学业荒废。而有的则过度依赖,造成学习能力的退化,如书写或记忆能力,进而影响了学习成绩。

  4.对高校思政工作者的挑战。虽然手机媒体的地位得到逐步提高并受到高度重视,但是由于传统媒介具有正确的信息导向和权威的信息发布等特点,使得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传统媒介在信息传播中仍将占据主导地位。手机媒体条件下,应如何将虚拟与现实有机融合,充分利用学生的积极性和内在主动性,提高工作的实效性,是思政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挑战[6]。面对手机媒体这把“双刃剑”,我们要保持冷静、积极面对,不断学习、了解和掌握知识,充分认识到它带来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学会利用它,使之成为助推剂,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不断探索新途径,从而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高校应迅速占领手机媒体的传播平台,使之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服务,同时兼顾传统的教育方式,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从而形成合力,为思政工作注入新的内涵,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三、以校务通为载体的手机媒体思政教育

  高校应高度重视手机媒体在思政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中的作用,努力整合、开发手机应用平台,打造集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的校园手机媒体体系。本文称之为校务通。校务通是一套适用于消息发布和信息接收的系统,实现了师生之间信息的互动,主要包含“校园手机报”和“校园信息推送”两种类型。

  学生将校务通手机客户端安装于手机中,以学号、班级、专业、学院等个人信息注册,就能成为校务通应用者。校务通类似于手机微博,需要登录后才能看到更新的相关等内容,但也可以将校务通在系统后台开启,如有消息,则客户端会有相应的通知提示用户,用户可自由选择随时随地查看内容。应用此平台,校务通管理员可向全体用户发送“校园手机报”,也可以按不同用户分组应用“校园信息推送”。不同于高校通、飞信、彩信,校务通管理员在有网络的情况下即能使用校务通提供的所有功能,而校务通使用者只需要确保手机开通了无线数据功能即可,省去了高校通等通信所产生的短信费用。

  通过设计制作“校园手机报”,将最新的校园资讯、时事政治、热点焦点新闻等以手机报的形式发送给所有在校学生,让大学生切身感受手机媒体带来的新时尚,这种形式能够极大地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效率。“校园手机报”主要内容可以包括国内外新闻、校园新闻、天气预报、格言小铺、温馨提醒等板块,也可以根据学校的需求,不定期对板块进行增删改。每日一则“校园手机报”,定时发送到学生校务通账户中,学生可自主选择是否登录校务通阅读消息,以这种非强迫性、又不会让学生反感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受到学生的认可或喜欢,而且也能更有效地促进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

  “校园信息推送”可以针对不同用户组,例如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干部,发布实时新闻、通知等内容,接收消息的学生可对接收到的内容与发送者进行实时交流。比如,节假日放假前,学校需要通知全体在校生有关于放假调课的安排和放假期间留校学生的统计,学校就可以应用校务通向所有学生发放节假日相关通知,而各学院则可以再专门发一条通知给各班班长、团支书,节约了人力、缩短了时间和周期,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除了以上基本功能外,高校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务通平台,开展更多的思政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学生热衷于考取等级、资格证书,如英语等级、注册会计师考试,学校可以主动将这些考试的报名、辅导、考试时间等信息发送给学生,让他们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举办优秀学生表彰大会,树立学习榜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通过校务通对受表彰候选人进行公示,广泛征求意见,不仅有教育意义,而且能增加公众监督,效果一定会更好。举办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一般都是通过横幅、海报、广告进行宣传,通过校务通推广,则可以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一般高校每年都会举办十佳歌手大赛,可尝试通过校务通手机短信投票的方式增加比赛的乐趣,更能让新生从一进校就接触校务通,为后续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鉴于人文关怀的宗旨,可以在所带班级学生生日时,通过校务通编制短信,也可群发提醒班级其他同学,给同学送上生日的祝福,拉近师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同学的温暖。还可以在手机报中加入“历史的今天”、“红色小段子”等板块,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手机媒体,以大学生熟悉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思想引领,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思政教育方式。

  四、结束语

  面对手机媒体的环境,高校必须正视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发挥其优势,合理利用之,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日常服务工作、日常管理工作,使之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手机媒体的开发和应用,既可以拓宽思政教育工作的渠道,丰富现代化手段,也能为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

3G时代基于手机媒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工作研究 思想政治 基于 思想 政治 大学生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