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浅谈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论文

浅谈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8-03

浅谈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

  创新教育作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是以培养人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迅速转化生产力为目标的教育,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日益显示其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面向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在新时期所肩负的重要使命。

  一、创新能力含义

  创新能力指的是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在前人探索研究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视角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科学技术更新周期不断加快的当代社会,各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仅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结构,更取决于人才的质量,而人才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创新能力紧密相关的。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因此,着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造就一支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新世纪赋予高等教育的重任。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对我国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建设一个创新型国家需要持续不断的大批创新人才。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能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事关我国未来社会的兴旺发达,事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保持。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也是提高高等学校人才质量的关键。另一方面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适应时代发展、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需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迅速发展,知识经济正在逐步成为本世纪的主导型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动力的经济,它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创造、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经济对于科技进步和创造性人才的依赖,使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作用日益凸现出来,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随着我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很多企业将技术创新能力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拥有创新人才队伍无疑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武器。创新能力作为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将成为毕业生就业竞争的重要法码。

  三、当前高校大学创新教育中遇到的问题

  1.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定位不明确

  由于受旧的高等教育观念和资源分配等政策的影响,当前一些高等院校往往存在定位偏狭、定位过高、定位没有特色、定位忽视根基等问题。创新实践内容和所依托的课程体系与创新培养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集中表现在创新能力培养定位不准确。

  2.理论教学方法创新不足

  理论教学方法陈旧是大学创新教育中存在的一个问题。目前一些高校教师虽然重视创新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传授,但在传授过程中由于教学方法不当,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不起来,最终教师的教学动力也所剩无几。具体而言,不少教师只是纯粹实施灌输性教学,他们认为创新课程讲完了,学生的作业完成了,一切都万事大吉了。他们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究竟有多高,接受的知识量到底有多少。

  3.创新教育激励机制不完善

  要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除了师生兴趣方面的原因外,激励的因素也十分关键。激励机制缺失导致的动力不足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好坏的直接原因。由于没有激励,教师就没有动力把课教好,学生也没有动力把课学好,因此。能否在创新教育过程中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是考验高校体制机制运行的一大标准。

  四、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

  1.加强基层知识的学生,提升自身素质

  高校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学识不断发展的阶段,在外界环境和自身因素的作用下,他们表现出主动性、实践性、协作性、发展性的特点。大学生创新能力要关注他们专业知识的学习,更要关注对他们综合知识、思想品德方面的培养。加强学习深度、拓宽学习的宽度,扩充知识储备,鼓励学生多参与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敢于怀疑、敢于质疑,勇于向权威挑战。培养敏捷的思维理性的判断力、楚初的毅力以及强烈的好奇心。使其具备丰富广博的基础知识和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

  2.健全学校相关活动政策

  学校在关于大学生活动的政策建议上,要保证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设立社团活动专项基金;设立社会实践活动奖励基金;把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成果作为评优依据等方式对在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肯定与奖励,激发学生参与活动、实践、科研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其创新能力。

  3.加强团队合作,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俗言道,独木难成林。研究表明,团队合作可以通过头脑风暴、小组讨论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团队成员可以将自己的智慧点滴集中在一起进行加工和创造,实现自我的提高和突破。因此,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教师都可以布置以团队为基础的专业活动。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能力必然会得到提高。

  4.加强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

  指导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应鼓励学生有批判质疑精神;创设民主宽容的活动环境;注重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意识;在实践活动中要与学生经常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充分表现自己,增强自信,发挥创造性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精神,对发现新事物、掌握新方法有强烈愿望以及能运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5.加强创新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要立足于科研、教学相互促进的原则,建设校、院两级创新团队指导教师队伍,以教师专业技能竞赛机制和科研奖励机制为杠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的传统,积极培养青年教师,使其可持续性快速成长。充分发挥教师参与创新教育的积极性,在做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完成科研课题的过程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通过对教师师资的培训,提升自身指导水平;鼓励、带领青年教师参加指导竞赛、“挑战杯”和大学生创新计划训练项目,提高青年教师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水平。通过青年教师下企业实践机制,加强与产业界技术人员的交流与科研合作,提升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并直接应用于创新教育活动。

  6.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一个平等、信任、民主、宽容的学习氛围,这些都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校园文化建设来实现。良好的教学环境、轻松的课堂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温馨的宿舍布置都会起到积极作用。摈弃刻板守旧的思维,多接纳新鲜事物,尊重学生合理的个性展现,往往会对学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7.改进现有教学技术设备,保障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里很多专业对教学设备和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设备,不仅有利于激发师生攀登科学高峰的进取精神,也能为教师和学生开展创新研究提供有力的硬件支持。但如果教学设备、实验仪器不健全,那么创新教育活动就很难得到保证,教育质量也将无从谈起,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素质培养更是纸上谈兵。因此高校首先要加大投入,创造良好的硬件设施环境,为教师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与现代教育有效结合搭建平台。这样看来高校在教学设备和技术上优先实现现代化,是其成为引领社会进步的人才培养基地所必需的硬件基础。

浅谈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

论文搜索
关键字:能力 高校 大学生 问题 大学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试论大学物理教学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高校电子新闻档案管理模式构建探讨
体育教学与茶文化有效结合路径研究
浅析高校运动项群类体育课程思政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