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论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途径论文

论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途径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8-11

论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

  一、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既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又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在高等学校的具特体现和重要表现,也是一所高校的独特风貌。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分为文化活动和校园精神两个方面,其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点,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当今社会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偏差,大体可以归纳如下。

  1.对于校园文化的认识不足,建设不够

  一些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干部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认识不足,认为校园文化建设无非是唱歌跳舞或者是琴棋书画等类似的活动,看不到校园文化在德育和科学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并且在一些高校,学校管理者重视外延发展,很少提及或者看到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性,校园文化建设难以落实。学问和艺术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正如钱学森老前辈所说“这些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的理解,丰富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式。”因此,一所高校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谋得可持续发展的话,应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突出自身特色,不断加强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纵观国内外著名的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具有自身鲜明的文化特色和校本元素,这些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各异,存在形态不同,但是全都发挥着积极向上,助人成长的“正能量”。我们所熟知的《再别康桥》《荷塘月色》以及其他经典作品和人文典故又有哪一个不彰显着一流名校的文化积淀和人文色彩呢?在“一塔湖图”和“哈佛图书馆”之内,又产生多少精英名家与杰出成果呢?文化建设对于高校的发展与成长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2.把校园文化建设只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次上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必然产物, 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而目前,有些高校把校园文化的建设附属于学生管理部门,只把校园文化建设看作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一些高校把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或者是学生的业余活动等同起来,以为这只是思想教育工作人员的事。没有学校各部门的配合,没有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只能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次上。上述情况实际上昭示出这样一个现实:

  “某些高校的相关工作人员对于校园文化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和不足,单一化地理解了校园文化的形式、作用和建设路径。”而这样的管理和认知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文化建设的实际效果。高校不仅仅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与义务,更为重要的是需要为学习者提供自由、宽松、竞争、合作、思考、实践、创新、成长的环境与机会。如果思想认知层面受到局限,那么有效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必然受阻。学生管理与思想教育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毋庸置疑,但是并不代表全部内容,高校本身应当具有更为广阔的文化建设视野和更为先进的建设理念。从就业观、人生观、恋爱观、社会角色形成、独立人格塑造、个性培养以及审美取向等众多维度进行引导和培养,还要丰富校园文化内容与形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推进。

  3.只重视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建设

  硬件指的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设施、文化队伍、社团组织、文化环境等,即物质文化建设。软件则是指文化精神、文化心理等,亦即精神文化建设。当前许多高校对于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津津乐道,在物质文化建设上面舍得花钱,对这些外在的,收效快的形象建设,普遍比较重视,而对隐性的、潜在的精神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如果忽视精神文化建设,不注意日积月累的养成,校园文化建设就只能流于形式,要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是不太可能的。文化建设很多时候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部分高校相关人员和部门有时存在着“急于求成”或者“追求显性成绩”等心理,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放到物质环境的硬件建设之中,而忽视了软件建设。实际上文化的产生依附于物质环境,却不完全依赖于环境,环境只是载体,文化的存在是多元形式的,因此如果相关人员和部门仅仅将视野投放到物质环境建设上,期待通过“花园”“假山”“小桥流水”“古木巨树”“亭台楼阁”等营造文化氛围,则有“视野狭隘”之嫌。早在几十年前,大教育家梅贻琦先生就提出了“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明确阐明了“硬件建设”对大学的存在与内涵在很多时候是次要,而“软件建设”则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大师”的存在使得高校拥有了“深邃的思想”“独立的精神”和“人格的魅力”,也就使得高校拥有了“广博而精深的文化”。因此,忽视软件建设实为高校文化建设必须调整之弊端。

  二、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1.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作为重点予以特别重视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推进、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深层地研究本校实际,动态地构建校园文化脉络,不断提升、规范校园文化,以全新的观念和方法去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应该是高校的一件大事。   具体的做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行校领导负责制。由校园文化建设主管领导负责宏观事宜,对下属机构和责任人每年度、每学期的文化建设任务、主题、形式、效果等进行考核,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标准。其次,转变工作方式与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相信学生,发动学生。最后,继续深入基层,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走群众路线,倾听基层的声音,了解基层的需要,营造“有源之水,有本之木”的文化建设事业。另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当纳入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应注意克服形式主义,注重实效,要努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社团组织的作用,齐抓共管,更要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加强督导检查,定期考核评价,促进其健康发展。

  比如,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应当注意持续性和主题化,可以开办大学生艺术节、各种纪念活动等,每年的活动之间尽可能保持连续性,避免每年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争取精益求精、逐步提升质量,扩展内涵。纪念“一二?九”运动、“九一八”等活动,可以将“爱国”以及“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融入其中,举办其他类型的文化活动则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融入其中;实现“主题明确,多年持续,逐步提升,注重积淀”等文化建设原则与方向,可以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支持。

  2.建设良好学风长效机制,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学校应注重发挥物质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对校园的绿化、美化等都应该进行科学规划,只有科学规划,才能营造高品位的校园环境。要大力倡导认真学习、勤于学习的良好风气。通过加强和完善高校学生的行为规范,严格管理,狠抓考风、考纪,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他们自觉地把学习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结合起来,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等,努力形成勤于学习、奋发向上、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通过加强师德建设和学术道德教育,宣传师德建设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思想品德以及行为道德的影响力,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积极建设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优良作风,形成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

  此外,还应当积极引导学生与社会密切接触,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使每一个大学生将自己的身份角色、社会责任等内化到的内心深处,明确自身学习的目的和方向,以学习为纽带将“个人”“家庭”“社会”三者有机密切联系起来,为学习提供源自内部的动力和需要,放开眼界,提升追求,明确责任,使得“学习”成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成为高校的主流价值观念与追求。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成为良好学风的推动者和建设者、监督者。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意“软硬”结合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还要在思想上扭转只重视硬实力、忽视软实力的观点,特别是对软实力的加强更要高度重视,因其是一所高校能够永葆生命力的核心和关键。硬实力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成果,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外在反映。软实力是学校的大脑和灵魂,是一所学校的内在品质,主导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同时,也是校园文化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

  只有软、硬实力协调发展,相得益彰,一所高校的整体实力才能持续不断地得到提高。软硬结合不应只是一个口号,更应当落到实处,比如,对积极推动先进文化,传播正能量,对校园正面文化有所贡献的人员和机构 应当给予相应的支持和鼓励,这种支持和鼓励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由此提供积极的刺激和影响,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和反馈。软硬结合的前提是提供物质的硬件基础,而后以此为载体进行软件的建设和提升。当然软件的发展也会反哺硬件的建设,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需要良好的制度和管理作为保障。又如,利用网络这一低成本、大影响、快反馈、乐参与的平台,进行文化建设的软硬结合尝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路径。这需要高校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尝试。

  三、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而校园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是社会主义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先导,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以及构建和谐校园有着重要作用。我们应该以改革的精神加快校园文化的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同时不断深入校园之内,对于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给予社会性的帮助,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力度。

论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途径

论文搜索
关键字:文化建设 途径 时期 高校 校园 建设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