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探究论文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10-13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工业项目“面向移动智能设备的物联网中间件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编号:2015C31107),主持人:罗剑;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课题“基于学习分析的实训教学效果动态监控云模型设计与研究”(编号:2014045),主持人:罗剑;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面向学习分析的实训教学效果反馈机制研究”(编号:146231748),主持人:罗剑。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8-0081-0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到二?二?年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应用,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当代社会,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我国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生产、生活各方面对信息产业人才的需求稳步增加,对信息化人才专业技术水平的要求也在提高。信息管理专业具有理论与应用、技术与管理等交叉融合的特点,其内涵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也正是这种快速发展状态,使得信息管理专业教育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以互联网+为引领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兴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社会各行各业信息产生、传播和使用的模式日新月异,必须积极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时俱进建立长效的动态调整机制,紧跟时代步伐。

  一、信息管理专业历史沿革和面临挑战

  (一)学科的国际背景

  “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学科上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1967年Gordon B. Davis[1]教授和同事最早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开创了管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创建了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1972年,美国计算机协会(ACM)发布了首例名为“商业中的计算”硕士学位教学计划,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FIP)随之也发布了旨在“设计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的教学计划。两份重要的研究刊物――《管理信息系统季刊(MISQ)》和《信息系统研究(ISR)》于1977年和1987年分别创刊,加之1980年国际信息系统年会(ICIS)的举办,标志着此学科的正式建立。1995年信息系统协会(AIS)成立,标志着信息理学科在国际学术界得到广泛认可。

  (二)专业分布地域广需求大

  我国“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发展可以追溯到若干相关学科专业的历史沿革。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招收了国内第一届情报专业本科生,次年该专业并入中国科技大学;1978年武汉大学开始招收科技情报专业本科生,中国人民大学招收了第一批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本科生;1980年清华大学首次试办管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1981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始招收管理信息系统方向研究生,并编著出版第一本专业教材《企业管理信息系统》。1998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专业目录》,出现了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它们是由科技信息学、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等专业统一合并而成,隶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2004年起教育部每两年颁布一次高职高专专业目录,信息管理专业隶属于电子信息大类中的计算机类。全国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管理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显示,目前共有290所高职院校具备信息管理专业招生资质,这些院校坐落于除海南、青海、西藏以外的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没有统计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地理区域分布广阔,各行各业信息人才需求数量庞大。

  (三)成绩和挑战并存

  面向典型工作任务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2][3]的职业教育理念于21世纪初被介绍到国内,对中国新世纪以来职业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已经成为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模式。自2006年教育部启动高职示范和骨干校建设以来,共有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和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3所高职院校的信息管理专业被列为示范或骨干国家重点建设专业,成为本专业建设的排头兵。这些院校信息管理专业教学均按照工作过程进行了重组,打破了以学科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为主的传统学科型教育,根据现实工作的要求,设计了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内容,构建了学生为中心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方式。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经过3年的骨干建设,基于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增设和完善“供应链管理”、“会计基础与实务”、“企业管理”和“电子商务”等物流类课程、会计类课程与企业管理类课程,鼓励学生非专业拓展选课。融合计算机信息技术,优化基于物流与信息复合技能职业岗位任务与项目驱动的系统化“创新创业”IT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建成面向现代物流业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服务物流信息化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后骨干时期网络调研浙江省14所高职院校,其中绝大多数院校将信息管理专业定位于培养具备计算机技术、兼备管理素质,面向各行各业信息规划、分析、设计和实施的高技能人才。主干课程含数据库、程序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网页设计、网站建设、电子商务、会计、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等类型,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思路。也有部分院校结合自身特色和市场导向,将专业定位于某类方向,如网站建设方向、软件测试方向和电子商务方向等,适应合作企业订单式培养的要求。经过对浙江省内120家典型行业企业信息管理职业岗位任务的问卷调查发现,互联网+背景下满足企业需要的决策系统运维、物联网信息系统实施、移动办公支持等都是近期涌现的热门岗位。对比高职院校主干课程,不难发现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尚未体现互联网+变革的影响,仍然停留在互联网兴起的早期阶段,滞后于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难以应对行业企业职业岗位需求变化的大趋势。有些院校虽然已经建设有物联网系统工程、移动互联软件开发等专业,但是没有从专业互补融合的高度去探究信息加工处理手段的革新,进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目标,形成协同创新驱动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和工作过程导向的任务驱动项目式实训教学体系。   二、互联网+创新技术

  (一)商务智能实现决策智能化,提升企业竞争力

  所谓商务智能(BI, Business Intelligence),是指将数据仓库(DW)、联机分析处理(OLAP)、数据挖掘(DM)等技术与企业资源计划(ERP)结合起来应用于商业活动的综合理论与技术,此一术语最早由Gartner Group在1989年提出,力求从根本上帮助企业将数据转化为具有使用价值的信息或知识[4]。当前,电信、金融、零售、制造等行业对BI的应用需求不断上升,但这些行业在应用BI过程中出现了“ 精通人才匮乏”、“培训指导缺少”的问题。面对出现的这些问题,我国的本科院校都相继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是高职院校少有涉及到BI的课程。

  (二)移动互联网井喷式发展,拉动经济增长

  近些年来,我国的互联网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普及率逐步上升,网民数量不断增加,规模和群体不断扩大。根据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6次的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6月,互联网网民的规模和普及率较2014年底提升0.9%,整体网民规模增速继续放缓。随着手机和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网民上网设备逐渐向手机端集中。由于手机方便、快捷的特点,我国使用手机的网民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在整个网民群体中所占的比例也逐年增加,而与之相比,通过电脑和平板上网的网民的数量则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商行业的发展,手机移动端方便与及时的特性等满足了广大网民网上消费的需求,手机网购、支付、网上预订等成为了手机网民上网的重要目的之一,而且这部分网民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新的引擎。

  (三)我国将物联网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面对物联网的巨大发展空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物联网列为国家首批加快培育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各级地方政府面对万亿级市场以及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支持,纷纷把物联网列入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在政府的推动下,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已组建,国家传感网标准体系框架已经形成,我国的物联网发展进入产业化、标准化的关键时期。

  三、互联网+创新驱动与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内涵建设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准确高效地处理组织内外日益膨胀的数据集合,形成优质IT资产,为组织目标服务,始终是信息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维护的驱动力,客观上促成管理信息系统(MIS)等课程在专业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一)创新开发商务智能课程,培养技能应用人才,破解组织大数据难题

  在信息技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MIS的体系结构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第一阶段MIS体系结构为主机―终端结构或称网络文件服务器形式,现已淘汰。第二阶段的MIS体系结构是Client/Server结构和Browser/Server结构,代表联机事务处理系统(OLTP),既通常所讲的业务信息系统或财务信息系统等。“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围绕C/S或B/S结构MIS的设计、开发、实施等进行教学,可以称为面向传统的MIS。随着近年来组织内外MIS/ERP等OLTP系统的持续运行,产生了海量的事务型数据,对数据的管理和利用提出新的挑战,建设为决策支持系统和联机分析应用服务的商务智能系统成为组织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不可避免地强调对此类人才的社会需求。本科院校商务智能课程源自人工智能、决策系统、数据挖掘等,比较重视基础理论。高职教育强调培养“做中学”高技能应用人才,在传统MIS课程基础上构建包容商务智能类课程的实践学业发展平台,既体现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又与管理技术等学科相融合,同时具备很强的操作性。学生通过对平台的操作学习,不仅掌握数据清洗、加载、转换、处理和展现的各个环节,还能通晓商务智能技术在组织管理领域的应用。

  (二)改革程序设计类课程,打造移动的管理信息系统

  无论是基于C/S或者B/S体系结构的MIS课程,都是面向个人电脑构建MIS桌面。移动互联网的爆炸式发展促成移动端应用占据各行各业信息化办公的相当份额,移动信息化客观要求MIS不能仅仅局限于PC端,要向移动端扩展。从目前的市场占有率看,Android OS、iOS和Windows Phone是主流移动终端操作系统,如表1。

  从国家政策导向观察,Android系统拥有的开源特性,提供给第三方开发商宽泛、自由的开发环境,允许任何移动终端厂商、用户和应用开发商加入到Android联盟中来,作为移动信息化的开发环境是较为合适的。程序设计类课程培养学生严谨的设计风格和习惯,训练编程基本技能,为开发移动端管理信息系统服务。

  (三)从互联网到物联网,信息系统数据来源多样化

  传统意义上的MIS是互联网数据采集和传输后加工信息的平台。随着物联网的兴起,MIS数据产生的来源已经从人人交互扩展到人与物乃至物物交互。物联网是互联网络的应用扩展,可以说,物联网技术基础与核心仍是互联网。它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在此过程中,定时采集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传输,由于其数量极其庞大,形成了海量信息。为了保障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必须适应各种异构网络和协议。因此,物联网是各种类型异构网络的集合,有必要对这些网络进行学习和认识,从而明确在物联网环境下MIS数据来源的多样性。有别于物联网系统工程专业胜任物联网系统集成、测试、维护、产品营销与服务等岗位的高标准要求,信息管理专业培养重点在于了解如何从物联网汇聚节点提取数据并为MIS所用,专业出发点不同因而培养目标各有侧重。

  四、互联网+信息管理人才培养的构成要素

  (一)目标

  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掌握信息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大数据处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结合商务智能、移动互联和物联网等行业应用,面向经济、贸易、物流等信息的计算机采集、加工、整理、分析和开发利用领域第一线,从事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项目开发、实施和维护工作需要的实践能力强,拥有互联网+新业态转化传统产业的综合职业素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二)“451”与“0.5+1.5+0.5+0.5”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实现培养目标,需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分解,在与国内行业专家充分沟通和交流的基础上,制定出集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一体的专业能力标准。标准包含4个层面:一是具有本专业特色的知识结构;二是个人基本素质;三是职业核心能力;四是拓展能力。人才培养要以这四方面的能力标准为为核心,通过工作任务与行动,构建“451”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在课程设置中,通过搭建不同的课程平台,设置丰富的课程内容,提供科学的课程方案,帮助学生锻炼这4个方面的能力,培养5种工作岗位(开发员、维护员、操作员、信息采编员和产品营销服务员)人才,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以1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其次,在课程进程上面,要采用“0.5+1.5+0.5+0.5”模式,在学生的每个学期设置不同的课程,不同学期的课程之间要遵循分阶段、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将教、学、做贯穿于这个学习过程中,并将这三者紧密结合,最终实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目的。将职业能力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综合能力训练课程、毕业设计以及顶岗实习课程,依据分阶段、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根据学校的具体教学情况分配到不同学期中去。其中基础课程用1个学期(0.5年)去学习,核心课程用3个学期(1.5年)去学习,综合能力训练课程、毕业设计以及顶岗实习课程分别用1个学期(0.5年)学习。前5个学期要依托校内课堂、校内外的实训基地、校企共建生产仿真实训基地(校中企)以及云实践学业发展平台,最后一个学期则是进行顶岗实习。

  (三)系统化综合实践指引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依据专业能力标准实施职业岗位任务与项目驱动的系统化弹性综合实践教学模式[4],搭建课程专项实践――课程综合实践――毕业综合实践的实践教学框架,重构高职信息管理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既要体现互联网+创新驱动的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又要适应我国现阶段高职信息管理专业的建设要求,还要符合行动体系典型职业工作顺序,能够为专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结合人才培养目标、职业服务面向和岗位要求,课程体系鱼骨图如图1所示。

  一级项目由课程综合实践项目和毕业综合实践项目构成,并要将一级项目的内容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帮助学生获得从构思到运作的系统的训练;二级项目由6个组成,遵循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展现和决策的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以将整个课程体系有序地整合起来;三级项目基于每一个二级项目,将每个学习阶段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整合、梳理和分类,开设相关的三级项目,并以传统课程的形式出现。

  (四)大数据云挖掘构建实践学业发展平台,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实践环节是教师在指定的校内和校外场所对学生开展专项实训活动,采取现场教师演示进而学生操作的方式进行。随着互联网+环境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这种模式逐渐显露出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在同一时间面对多组学生的实训进程,由于学生经验不足,暴露的问题千奇百怪,教师并发处理的工作量很大,往往只能通过拉长教学周期缓解。第二,从人的认知出发,需要有反复思考的过程。然而实训一旦完成,由于设备的限制没有可能为学生提供巩固提高的机会,导致一些复杂的实操内容学生不容易掌握。为了培养一大批既掌握理论知识,又有熟练操作能力的信息专业高技能人才,利用大数据云挖掘构建实践学业发展平台,从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成为必然选择。这样做的好处是,实训教学过程脱离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在任意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完成教师安排的实训任务,从而辅助现场教学的多种不足。云实训使得教学关联方不再局限于有形的教学场所,极大地触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教学的主动性。进而改善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关系,更好地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和理解,满足了混合学习、非正式学习、个性化学习和翻转课堂[5]等互联网+新业态下学习模式变革的需求。

  (五)面向学习分析的人才评价和推荐体系

  学习分析是以理解和优化学习过程及其外部环境为目的,对学习者及其所处情境的数据进行的测量、收集、分析和报告[6]。其目标是建立更好的教育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瞄准危险学生群体,评估影响学生完成学业和成功的因素,进而建立人才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互联网+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决定了学习分析数据获取的多源性,依托实践学业发展云平台学习与评估模块,我们可以攫取大量的学生在线学习数据,结合实训现场收集的主客观数据,按照数据来源、数据归属、数据类型、数据名称和操作对象,归纳实训教学场景可以提供的元数据,作为结构化查询数据集模板。运用频繁项集、决策树、贝叶斯分类、模糊集等数据分析工具和算法,建立从数据集到仪表盘展现的推理规则。这里的仪表盘是指学生、教师、教学管理者等教育利益关联方查询实训教学活动的可视化报告集,既信息展现端,其中呈现的结果是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动态评价,帮助建立学业评估的即时反馈机制。学生实践学业完成后,还可以从往届和应届学生数据库中的数据获得应届学生和往届学生签约企业之间关系(相似度),辅以企业数据库中各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学生和企业的各项特征为基础,通过特定算法计算得到某一权值,并以这个权值作为依据为学生推荐合适的企业,为企业推荐合适的学生,完成基于云数据挖掘的学业推荐,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形成良性的闭环反馈系统。

  五、结语

  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创造了新的发展生态,形成或即将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大量具备互联网+综合职业素养的信息应用高技能人才是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深化信息管理专业改革力度,将互联网+创新技术与专业建设的内涵紧密结合,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校企深度融合,符合“三标一系”(三标是指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一系是指系统化综合实践)的三个维度(是指由仿到真、由知到行、由专到综)协同创新驱动的高职信息管理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和任务驱动项目式实训教学体系成为必由之路。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人才培养 高职 背景 互联网 互联 人才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新时代女性职业发展探究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济南市体验式拓展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动力链视域下功能性训练方法与传统体能训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幼教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
新时代体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机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