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论文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11-20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263-02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高职教育要做出改革,以就业为主要的导向,其具体的目标就是培养应用性的人才,对于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给予高度的重视,要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实践培养,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找到适合人才培养的正确模式,帮助毕业生得到单位的认可,这也是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以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为基础,和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进行有效的结合,突出高职教育的专业内涵建设,将课程体系进行有效的改革,以就业为主要的导向,强化学校和企业的联系。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1.高等职业教育教育对象的特点。教育的任务就是以人的智能结构为基础,找到最合适的培养模式,将人的价值和潜能充分挖掘出来。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具有形象性和思维性,同本科院校相比较,这里的大学生层次相同,但是类型不同,其智力也没有具体的划分,主要也是智能的结构类型不同。智能类型和智能结构都不相同的人,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也不同。如果一个人具有很强的形象思维能力,那么他们也会很快就获得知识,但是他们对于陈述性的知识是相对来说比较排斥的。要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的智能类型进行准确定位,明确职业教育的特点,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

  2.培养人才的目标特点。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在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要懂法守法,要做到诚实守信,具有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毕业生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他们才会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培养出来的学生,要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其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也要给予一定的重视。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其社会能力也要得到高度的重视,这样的学生才会生存下来,并且可以很好地发展下去。

  3.以就业为主导的特点。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工作现代化的推动力,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就业,发展自身的职业生涯,促进自身全面完善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以就业为导向,遵守教育的规律,结合职业性的社会需求和教育性的个性,就业是其导向,不以系统知识的传授为目标,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学生要和市场的具体需求进行有效的结合。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问题

  1.办学的结构不够合理。职业教育学校其布局结构不够合理,由于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不断进行扩招,办学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这样一来,在同一个省区当中,同类的学校具有县级和市级的划分,还有公办和民办的划分,同类的学校越来越多,但是初中和高中的人数却逐渐减少,在职职工对自身知识进行更新,其主要目标就是追求更高的学历,但是并没有接受职业培训,这就说明高等职业院校的具体办学结构和布局不够合理。

  2.陷入节约教育资源的误区。高职教育具有大众化的特点,其主要的招生对象就是高考生和社会劳动力,以就业为具体的导向,其招生活动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当今一些高职院校开始实施扩招政策,其办学规模也随之不断增加,但是其生源素质却逐渐降低,在校生的数量越来越多,给人一种“报名就可以就读”的错觉,其教育现象主要就是“大班化、放羊式”,为了节省教育资源,一些学校的实验器材和指导教师比较缺乏,看起来好像是节约教学资源,但是实际上却浪费了教育,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危害。

  3.职业教育和社会需求出现脱节的现象。高职教育在办学体制和专业设置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我国一些高职院校是由原来一些中专学校转型过来的,高职学校为了具备一定的办学特色,将一些原来的专业坚持下来,但是和当今社会实际的需求不符,没有直面市场的需求来科学地设置专业,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只是延续传统,导致高职院校的教育和当今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矛盾。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讨

  1.结合学校教育和社会职业需求。以行业人才的需要为基础,设置具体的专业,让学生可以享受到一个好的就业环境,这也是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进行教育的主要载体就是专业,这也是学校和社会进行联系的主要桥梁,高职院校设置专业的基础就是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设置专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社会上各个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使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有效地结合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专业设置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在培养人才的源头方面,就开始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活动,让学生拥有更加广阔的就业空间,要以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基础,将高职院校的专业进行灵活的设置和调整,使其成为高职院校办学一大特点。高职院校要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掌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样才能有效地结合办学的条件,具有针对性地对专业进行调整。

  2.以社会市场为创新目标。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前提就是社会市场,要紧跟市场的变化,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具体的创新目标,在培育人才的时候要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促进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的形成。要以市场的需求为主要的创新目标,对于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要及时进行调整,灵活设置专业门类。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符合社会市场的需求,设置出来的专业要满足适销对路的需求。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内容就是进行课程的开发,课程的开发要接受市场的考验,开发课程要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内容,其主线就是专业技能的应用能力。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突出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准确的产业信息为基础,通过细致的市场调查,创办一些适应市场的新专业。高职院校创新专业设置,其主要依据就是凸显市场性的要求,确定资源结合的具体方式,满足专业设置创新的基本要求。以社会市场的需求为基础,将课程结构进行优化,要建设以就业为主要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其教学内容要及时进行更新,具体的教学方法也要进行改进,丰富其办学的具体模式,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促进学校和企业的合作,让学生毕业的时候就可以就业。   3.坚持校企合作的创新道路。职业教育的特色就决定了进行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道路,也符合高职教育的规律。近年来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学开始创办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的方式,创新职业教育的具体模式。推进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要将学校的专业课程和具体的职业岗位进行有效的结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要结合实际教学岗位,让学生通过行动来完成学习内容,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彻底转化为工作能力。对于岗位实习要给予高度的关注,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机会,对于自身的技能和知识进行充分的练习,可以逐渐满足岗位的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要进行调整,对能力的培养不断进行强化,将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使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4.构建双师型的教师团队。要加大力度建设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教师的理论知识要扎实,其教学技术要过关。当今这个时期属于知识经济的时代,无论是什么竞争其本质都是人才竞争,针对高职院校,要开发优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样才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高职院校要吸引高学历的教师,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要不断得到优化,学习能力也要得到有效的提升,大力支持在校的教师攻读硕士学位,甚至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政策。针对教师的培养和选拔,要加强学科带头人和专业带头人的作用,将先进技术引进来,提高教师团队的技能实践能力,要创新管理机制,学习国内外优秀的经验,加强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

  5.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实训条件。为了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学院的实验实训设备需要不断得到完善,高职院校可以和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建立实训基地,这样的实训基地可以实现教学和岗位实习一体化,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的学生,可以具备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和高技能,这种应用型的人才是企业最喜欢用的,这样一来,学生一毕业就可以直接就业,为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高职院校的实训课,每个班级的学生不能过多,要为学生配备包含实验和实践能力的专业考试,帮助学生掌握实际的技术,使讲练有效结合,将教学的责任进行明确。而具体教学内容要依据企业能力的具体要求,采用能力模块考核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检验。

  结束语:

  通过以上综合的论述,对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进行探讨,通过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方式,使高等职业教育具备自身的专业特色,可以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高技能人才,发挥出高职院校自身的教育功能,希望可以起到积极的借鉴意义。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论文搜索
关键字: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 导向 高等 模式 就业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