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浅析参与式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运用论文

浅析参与式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运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11-20

浅析参与式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7-0069-02

  作为国际上所通行和普遍推崇的教学方式,参与式教学强调学习者主动参与,并且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与老师和其他学习者通过对话、交流进行互动,在学习的体验中增长知识和形成个人体验,提升学习者和教学者的自信心,推动教学的良性发展,提升学习者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我国许多教育学家关于教学的阐述都渗透和融合了主体参与的思想。作为一种“已然”的教学思想,参与式教学首先是一种自我主导型的教学,是学校在对原有的“知识本位”的课堂教学范式进行改革的基础上所诞生的产物,体现了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也符合我国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目标和改革任务明确提出,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注重学思结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要求都与参与式教学的基本理念不谋而合。[1]此外,《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也指出,要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使教学贴近学生实际、遵循学生学习特点、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都为参与式教学的提出和实施奠定了理论依据。[2]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参与式教学的必要性

  作为一门融合思想性和教育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仅仅只依靠教师的讲授和知识的讲解,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实践中,探讨和研究如何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施参与式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1.参与式教学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主客体之间动态发展的一个矛盾规律,即一定的社会发展需求同客体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同时,又要考虑客体的现有水平,从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客体施加影响,使其按照主体的要求和方向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也必然遵循和依据这一教育教学规律。而参与式教学的目的和内涵就是创设和提供一个平等的平台,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以一种师生平等的方式开展学习和合作,从而形成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辅助、以活动为形式”的新型教育理念。从过去教师的“主动灌输知识”转化为“合理的引导”,更加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体性差异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个人经验、体会以及成长值。在摒弃过去唯结果论的同时更加注重对过程的体验和习惯的养成,在交流、学习和合作中促进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理解、在理解中升华,才能将其内化成固有信念,从而达到和实现思想政治课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2.参与式教学能够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思想政治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只有把握大学生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深入持久,才能够深入学生内心,内化成自身的信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不论是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以及分配方式等都受到来自市场经济的冲击。可以说,利益关系复杂化和经济分配方式的多元化对我国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要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抵抗不良思潮所产生的负面冲击,消除不良影响,靠过去在课堂上“满堂灌”的方式来解决“90后”的思想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当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没有兴趣时,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低下,即使外界给他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也很难通过强迫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塞进学生的头脑,无法达到好的学习效果。[3]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融教学的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学生更加独立地思考问题和开展思想交流,形成师生互动的良性模式。参与式教学以其独特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给予学生足够的参与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互动中平等地表达思想和诉求,在互相协作中交流思想、传递感情。同时,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也给予了“90后”以足够的尊重,让他们在尊重、平等合作的参与式教学过程中展现自我,最大程度地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力,让他在学习中了解自己,展现自己,提升自己,最终达到自我升华的目的。

  3.参与式教学是未来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改革的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2010-2020年)》中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4]信息化教学的盛行也为参与式教学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微课、慕课实现了在线化学习,也使得课堂的时间能够更多地用于学生和老师的沟通和交流。伴随着教学的信息化和技术化,学生通过课前观看视频已经对知识点和重点有了基本的了解,大量的课堂时间被节省下来,使得参与式教学成为可能。同时,按照《纲要》的思想,在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前提下,参与式教学的内涵思想更多地体现为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主地学习,自觉地学习,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受动方转化为知识主动汲取者。此外,参与式教学还解决了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单一、僵化等弊端,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引入到思想政治课中,让思想政治课变得生动、活泼、有趣,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大大地提升了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参与式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中的具体运用   1.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设置模式。首先,在课程教材的选择上,除了指定的教材外,案例选编和习题集可以由学生来自主决定。教师只负责提供相应的教材选择目录,并且对教材做出相应说明,最后的决定权在于学生。其次,在学期开始时向学生公布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和学期安排,和学生进行协商,在协商的基础上最后确定教学内容的设定以及学期末的考核形式和参加的项目。除了笔试之外,他们还可以选择撰写专题报告、口试、做项目、讨论等方式进行考核。再次,教师的选择上,学生自由决定愿意上哪一位教师的课程,接受谁的指导,而不是拘泥于班级的限制。他们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决定是否要继续上这位老师的课程。可一旦退出该教师课堂,这门课程将不再计分,而是在学生重新选修该门课程并完成学习后才给予其该课程相应的分数。最后,在学习上,学生还享有相应的重点决定权。在不违背该课程学习和考试制度的前提下,学生可以提出和发表相应的意见,并自行决定学习的重点。

  2.平等参与、共同合作的课堂组织形式。尊重学生,体现师生平等,合作共进等理念使得参与式教学模式明显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在参与式教学的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不再是信息的提供者和最后的决断者,而是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到课堂中,成为学生学习的协助者、引导者、组织者和督促者。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中进行互动,交流思想、沟通情感,和学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或者错误要平心静气,在充分理解和沟通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尊重个体的独立性和差异性,使学生成为一个积极独立思考的主体并形成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人格。

  3.尊重多元、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尊重多元化的思想,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采取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习兴趣和效果。在教学的模式上,除了既定的课堂教学,还可以根据需要采取讲座课、讨论课以及习题课等形式,自由地在花园、操场、食堂和咖啡厅进行。讨论课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发言,不拘一格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形式上,除了开展辩论赛、小组讨论等活动,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把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充分运用和展现到课堂表演上。讲座课由于理论较强,容易让学生产生乏味感,因此如何融入一些最新和有趣的案例提升讲座本身的吸引力显得尤为重要。此外,精美简洁的PPT也会让讲座更加具有吸引力。此外,还可以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4.重视过程、强调变化的考核评价方式。在考核方式上,实现重视结果到重视过程的转变。除了引导学生多参与实践外,还要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综合评定。例如:学生在实践中所体现的人文素质的增长,学生在实践中所体现的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学生的综合测评素质以及学生对于实践的感悟和心得体会都应当被认定作为考核评定的标准。在评定方法上,结合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进行评定。除了笔试外,还可以增加口试、专题讨论、课程项目等考核方式。考核的内容注重应用类、实践类题目的设置,引导学生告别“背诵得高分”的学习应考思想,注重知识的应用与实践。在考核目标上,除了要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把握程度外,更要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对于课堂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让学生在做中学,不断地在实践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对实践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总结经验,为下一次进行实践提供良好的理论借鉴。

浅析参与式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运用

论文搜索
关键字:参与式 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 理论 思想 模式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