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在培育企业公民意识的路径探究论文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在培育企业公民意识的路径探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6-08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在培育企业公民意识的路径探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02

  从历史视域下来看待“公民意识”的形成,其应生成于西欧资本主义初期的市民社会,并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而逐渐发育成型。具体而言,公民意识所强调的便是责任意识,即对社会、对国家的公民责任,且能主动在行动上贯彻这些责任。通过管理学家将“公民意识”概念移植到企业管理理论之中,便形成了企业公民意识的特有概念。笔者认为,企业公民意识仍需强调“责任意识”,以及员工能在行动上贯彻这种责任意识。另外,企业根据自身的不同类型又具有不同的组织生态环境,从而在实践中培育员工公民意识的路径也应是多样性的。针对笔者所在的水电类企业而言,国企性质和项目制管理模式就决定了,需要充分应用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在培育员工企业公民意识上有所作为。

  一、对企业公民意识的内涵解读

  结合笔者的理解,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读企业公民意识的内涵:

  (一)企业公民意识的一般内涵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那样,企业公民意识也需要强调“责任意识”。那么企业作为一类生产性经济组织,其特有的组织环境所追求的责任意识是什么呢。毫无疑问,在企业内部技术组织分工形态下,员工首先应在自身的岗位上自觉、合规完成本职工作任务。而更为重要的则是,员工能将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与企业的发展相融合,自觉关注企业的发展前景并能充分参与到推动企业发展的各种事项中。从中不难看出,企业的公民意识追求的是:“以大我成就小我,并联合众多的小我来推动大我的实现”。

  (二)企业公民意识的具体内涵

  然而不同类型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组织生态环境,而不同的组织生态环境又将导致企业员工具有不同的心理素质和行为偏好,最终又将影响到思政工作的开展模式。为此,在一般性内涵解读的基础上,还需要具体到国企(水电类企业)层面进行具体内涵解读。需要指出的,国企员工普遍具有良好的责任意识,但不能将这种责任意识与公民意识相等同。原因就在于,国企员工责任意识的养成主要归因于严格的制度管理,这就意味着,当前还未能从激发起员工的主体性来培育他们的公民意识。从中可以得出,针对国企特有的组织生态环境,以及水电类企业的项目制管理模式,应通过员工主体性的发挥来形成自主、自觉的责任意识。而这里的责任意识便包括: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大局意识,以及正确的自我角色认知

  意识。

  二、国企公民意识形成的内在逻辑分析

  那么将视角具体到国有水电类企业中,其员工的公民意识又应遵循怎样的形成逻辑呢。不难知晓,只有厘清了其中的形成逻辑,才能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寻找到切入点。具体而言,内在的形成逻辑一般沿着:岗位责任意识―班组责任意识―企业责任意识的形成逻辑而展开。可见,这实则体现为员工在对自我责任意识认知的逐步深入的过程。

  (一)“岗位责任意识”到“班组责任意识”的形成逻辑分析

  员工首先应具备岗位责任意识,这里的意识建立主要通过岗前和岗中培训来实现,而员工之所以容易具备岗位责任意识大多源于,制度化管理和绩效考核的约束使然。同时,在制度化管理和绩效考核作用下,班组(项目组)责任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因此,在利益一体化情形下班组责任意识也是容易建立的。总之,从岗位责任意识到班组责任意识,在国有企业现有的制度管理和绩效考核下,已经不存在太大的难度。

  (二)“班组责任意识”到“企业责任意识”的形成逻辑分析

  众所周知,水电类企业的工作地点大多处于户外,且按照项目组进行员工管理。这就意味着,在项目组管理模式下“岗位责任意识与班组责任意识”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然而,若是将班组责任意识拓展到企业责任意识来,则会在许多员工的思想中存在疑惑。这一疑惑的形成在于,在严格的技术分工组织形态下,在任务为导向的项目制管理下,员工所展开的工作实践是一个个具体的项目,在实践中所形成的生产关系表现为小组成员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那么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关系下,水电类企业的员工缺乏企业责任意识也是可以理解的。从中可以得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应放在:推动员工从班组责任意识提升到企业责任意识的层次上来。

  三、思政工作在培育公民意识的职能定位

  针对从“班组责任意识”提升到“企业责任意识”的培育过程,思政工作在其中的职能可定位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文化塑造职能

  这里的文化塑造指向思想文化塑造,其应作为企业文化塑造的组成部分。众所周知,企业文化具有增强企业凝聚力,以及培育企业员工核心价值观的功能。因此,通过企业思想文化的塑造首先发挥该文化的凝聚功能,然后通过企业核心价值的传输来形成员工共有的企业意识形态。与此同时,在群体意识影响个体意识的作用下,就不能不断强化含有“企业责任意识”元素在内的思想文化。在实施文化塑造职能时,政工干部需要在多部门的配合下来展开。

  (二)班组交互职能

  根据笔者的调研发现,在水电类企业中由于受到项目施工特点的决定,项目组之间的交流较少,即使存在也主要限于业务沟通。需要指出的,若是缺乏一种开放的心态,员工的班组责任意识则难以提升到企业责任意识上来。而且,作为大型国有企业的水电类企业,还存在着技术人员与行政人员交流过少的情形,这也将影响到双方企业责任的形成。因此,通过打破班组职能限制而举行员工集体活动,则可以在班组交互职能下实现员工责任意识的拓展和提升。   (三)意识培训职能

  意识培训职能可看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职能,但在进行宣传和培训时应科学设计其中的内容。笔者认为,传统那种说教式的培训体系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的需要,而是需要联系员工的实际和关切,订制化的进行培训内容设计。在本文开篇之处就已提到,可以联系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来做责任意识培训,从而实现“小我与大我”的融合。

  四、定位驱动下的培育路径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定位驱动下,培育企业公民意识的路径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构建。

  (一)厘清企业公民意识的培育重心

  在与兄弟单位进行工作交流时发现,国企管理层在对待“培育员工公民意识”这一问题上都显得十分重视,但却未能厘清当前公民意识培育的着力点,而是从社会学角度泛泛而谈。笔者认为,在国企普遍面临转型升级压力的大背景下,员工的公民意识应建立在:自觉意识到企业的发展难处,并能通过自我能力的不断完善来推动企业克服这些难处。毫无疑问,除了这些我们也不可能再要求员工做什么。因此,思政工作的工作重心也就明确了。

  (二)挖掘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能优势

  目前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整体处于被弱化的趋势中,这不能仅从政工干部的身上来找原因,还需要结合思政工作的当前应用要求来进行探究原因。前面已经指出,国企员工普遍具有责任意识,所以思政工作的职能就在于将这种责任意识转化为员工的能动意识。那么在当前国企反腐倡廉大环境下,通过加强党建工作的开展便能为肃清国企组织生态中的不良风气,从而为基层员工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保障。思政工作再通过文化塑造、活动开展、意识培育,就能顺势提升员工的企业责任意识。

  (三)助推具有责任意识的文化建设

  根据企业文化的圈层理论可知,由外到内企业文化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而思想文化则属于精神文化范畴,所以该文化的塑造需要得到前面三类文化的支撑。为此,政工干部应与人力资源部门、工会组织协同,完善绩效考核中的奖惩制度(物质文化),并在党委的授权下严格规范中层以上干部的行为操守(行为文化),并在强调员工的参与下来优化当前的内控管理制度(制度文化)。通过这些工作,便能增强员工的归宿感和公平感,从而激发起他们的企业责任意识。

  (四)开发员工人际交互的多元模式

  水电类企业属于集团化公司,因此在现有条件下无法做到全员之间的交互,而只能做到分公司内部之间的人员交互。建立在分公司基础上的人际交互模式,可以通过举行业务比武活动、户外联合拓展活动、班组之间的业务交流和联谊活动来开展。关于活动的开展需要得到企业管理层的支持,这样在实施人际交互模式时才具有权威性,而得到各个项目小组的配合。在活动的主题创设上,应紧密围绕着“增进企业责任意识”、“培育主人翁精神”来展开。

  (五)科学制订宣传和培训内容方案

  我们应将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教形态进行转换,转换的逻辑起点便是要与员工的关切相契合。前面反复强调了,需要将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与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在培训中建立起员工的关切。在培训的实施上,应以单方面的授课或讲解,改变为建立员工之间的交流平台,这样才能在员工群体中产生共鸣。

  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最后再次强调,企业公民意识的培育应与社会公民意识的培育相区别,前者应紧密围绕着企业的需要来展开,因此具有强烈的功利色彩。

  五、问题的拓展

  在增强国企思政工作实效性和时效性的要求下,还应思考该项工作与企业思想文化建设间的关系。根据企业文化的圈层理论可知,思想文化是最核心精神文化的组成部分,从而能够放大思政工作的正外部性。为此,在本文最后在就这一问题进行认识。

  企业实施思想政治工作的初衷,便在于构建良好的思想文化氛围。由此,结合该项工作的开展,以下将从目的、手段和效果等三个方面进行认识。

  (一)思想文化建设的目的

  思想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样承担着净化企业舆论、提升岗位意识,以及形成组织凝聚力的任务。而上述任务也就构成了思想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然而,在企业外部社会环境动态演化的情况下,实现以上目的已难以借助传统价值观点的支撑,从而在手段上的创新便成为当务之急。

  (二)思想文化建设的手段

  在企业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政工干部积累起了大量的工作经验。特别是依托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定期的政治学习,为支撑思想文化建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商品经济大潮中所存在的“拜物教”势力,也不断侵蚀着企业职工的思想。由此,传统“空对空”的建设手段需要得到纠正。因此,“手段”应在价值取向的引导下,触及到职工心中所想、工作生活所需之中。

  (三)思想文化建设的效果

  所谓“效果”就是强调,思想文化建设是否最终满足了最初的目的。从而,思想文化建设效果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那么何谓实践了。结合新时期的需要,就是要看思想文化是否增进了职工的工作热情,是否提升了他们的团队意识,是否提高了他们的岗位

  执行力。

  以上对企业思想文化建设的认识,不仅为价值取向的建立提供了思路,也为具体的建设实践提供了路径指向。而在践行过程中,应从思政工作的教育功能出发,通过模式创新来解决思想文化建设问题。另外,从根源上去探寻思想文化建设的落地效应,则在于提炼出符合新时期要求的价值取向来。而若要实现价值取向的时代性,则需要对企业所面临的社会环境进行分析。

  六、小结

  本文认为,企业公民意识仍需强调“责任意识”,以及员工能在行动上贯彻这种责任意识。具体而言,思政工作的培育路径可围绕着:厘清企业公民意识的培育重心、挖掘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能优势、助推具有责任意识的文化建设、开发员工人际交互的多元模式、科学制订宣传和培训内容方案等五个方面开展。即,促使员工自觉意识到企业的发展难处,并能通过自我能力的不断完善来推动企业克服这些难处。国企员工普遍具有责任意识,所以思政工作的职能就在于将这种责任意识转化为员工的能动意识。思想文化则属于精神文化范畴,所以该文化的塑造需要得到前面三类文化的支撑。在活动的主题创设上,应紧密围绕着“增进企业责任意识”、“培育主人翁精神”来展开。在培训的实施上,应以单方面的授课或讲解,改变为建立员工之间的交流平台。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在培育企业公民意识的路径探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思想政治 国企 路径 公民 意识 思想
最新企业研究论文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以中国
企业员工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探讨
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探讨
试论企业绩效的优化管理
浅谈体育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
关于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合理配置与管理研究
互联网时代如何提高纺织企业的销售管理
新媒体在国有企业新闻宣传中的实践和思考
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热门企业研究论文
民营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中小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我国高星级酒店服务质量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研究
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人为本——论国有企业改革
浅析企业内部货币资金的控制与监管
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成因及对策
浅谈企业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