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公共管理论文 >> 图书馆管理论文 >> 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8-18

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图书馆的服务也正在向智能化、移动化的方向发展。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支持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等信息[1]。截止2015年12月31日,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用户已达到6.97亿,比去年同期增长39%[2]。正如腾讯的微信广告语所言,“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微信公众平台是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通过这一平台,任何组织机构和个人都可以打造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并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的全方位沟通、互动[3]。由于微信庞大的用户群,商业、银行、政府等不同机构和组织的也相继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以提供服务。而越来越多的图书馆也加入微信,通过公众号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4]。

  1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现状

  1.1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基本情况

  笔者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检索功能,以“高校名称(全称/简称)+图书馆”为关键词对39所“985”高校图书馆依次进行检索,截止2016年4月30日,共检索到31所“985”院校的图书馆开通了微信公众账号,占79.5%。这说明高校图书馆在应用微信平台开展其信息服务方面是比较积极的。为了便于分析高校图书馆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现状,对检索到的31个高校图书馆微信账号逐个进行关注,统计了微信公众账号的名称、账号类型、是否认证、开通时间和自定义菜单方面,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从开通时间来看,在微信公众平台推出刚刚3个月,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于2012年11月6日最早开通了微信账号。之后,开通微信账号的图书馆数量不断增加,可见,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已经意识到微信平台在图书馆的应用。

  从表1可以看出,开通的31个微信公众账号中订阅号有18个,占58%;服务号仅有8个,占26%;另外还有5个图书馆同时开通了服务号和订阅号两种账号,如同济大学、南京大学、湖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由于订阅号在信息推送方面的优势更加突出,被更多高校图书馆所青睐,在图书馆微信中的应用比服务号更广泛。

  通过认证的微信账号,更具有权威性和真实性。从表1可以看出,大多数微信账号已完成认证,只有4个账号还未认证。可见,多数图书馆已经认识到微信实名认证的意义和重要性,微信认证将是一种趋势。

  设置自定义菜单,可以为用户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导航效果。从表1可以看出,仅有2个微信账号没有自定义菜单。调研发现,目前,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大多设置3个一级菜单,如个人中心、资源检索、资讯速递等,部分微信账号的自定义菜单内容独特,如重庆大学图书馆的二维码门禁等。

  1.2 图书馆应用微信公众平台的服务内容

  目前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提供的服务内容主要有信息推送、阅读推荐、我的图书馆、资源检索、自助咨询服务等,表2列出了笔者对提供服务的31个平台的服务内容进行统计的情况。

  调查发现,总体来看,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服务内容已有了一定的发展。信息推送和阅读推荐是目前图书馆微信平台的最基本的功能,图书馆通过微信平台将最新资讯和阅读推荐内容群发给用户,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我的图书馆”功能使传统的借阅服务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读者在手机、电脑上就可以进行业务处理,极大方便了读者;资源检索功能有了较大的发展,微信与OPAC系统接口对接,读者可直接输入题名、作者、主题词等关键词实现馆藏检索,部分图书馆通过微信自定义菜单设置转入移动图书馆页面,可方便地检索各类电子资源,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在自助咨询方面,可查询的信息亦更多样化。不过,总的来说,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开展的微信服务还处在尝试和摸索阶段,多数图书馆微信平台开发的服务功能还不全面,还需进一步完善。

  1.3 宣传推广情况

  为了了解图书馆微信平台的宣传推广情况,笔者对开通微信账号的31所高校图书馆的网站进行了调研,根据统计数据,图书馆网站上有相关宣传信息的有24家,占开通馆数的77.4%,在网站上查不到任何信息的有7家,占开通馆数的22.6%。各馆网站上宣传微信平台的方式及情况详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各馆网站上发布微信服务的方式主要是在网站首页设置微信二维码、微信图标或者发布新闻公告等方式。二维码是微信公众平台最重要的发布和订阅方式,最便于读者扫描和关注[5],但只有16家图书馆在网站首页发布了平台的二维码,其余8家是在新闻公告或链接的二级页面发布的,不宜于读者发现和扫描。

  2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从调研结果来看,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已经意识到应用微信开展信息服务的重要性,开通微信账号的图书馆数量不断增加,并在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方面有所发展。但总体来看,仍存在不少问题,具体如下:(1)微信平台建设不够重视,部分高校图书馆仍未开通微信服务;(2)微信平台宣传推广力度不够;(3)推送内容多采用图文形式,内容单一;(4)信息推送使用群发的方式,没有针对性;(5)没有充分利用微信的交互特性,与读者沟通和联系不强。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微信平台的作用,提升微信服务的质量和效能,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2.1 重视图书馆微信平台建设,选择合适的账号类型

  微信因其新颖的特点和极具吸引力的用户体验,一经推出,迅速受到人们的喜爱。由于微信的核心用户群是高学历的青年人,这与高校图书馆的受众相吻合,因此高校图书馆应通过微信平台来赢得读者的赞誉,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微信账号分为订阅号和服务号两种类型,订阅号每天可以群发一条消息,主要偏于为用户传达资讯;服务号每个月只可群发4条消息,主要偏于服务交互,可实现馆藏检索、自助查询、个性化服务等功能,两者各有优势。各高校图书馆应根据本馆提供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账号类型,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2.2 丰富内容形式,主动推送信息

  大部分图书馆微信在进行信息推送时,多采用文字的形式,这样比较单一。微信支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因此,图书馆应该丰富推送内容的形式,这种多样化、多层次的富媒体形式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也更容易拉近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图书馆微信在丰富推送内容形式的同时,还应该主动推送信息来增强与读者的联系。在快节奏与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中,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与获取知识,是人们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因此,即时、准确的主动信息推送可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打造读者“身边的图书馆”,让阅读无处不在。

  2.3 注重微信平台二次开发,完善服务功能和服务内容

  目前,部分高校图书馆已经将微信与OPAC系统对接,开发了基于微信的移动服务功能,但是在微信平台上完成移动图书馆的功能还不成熟,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发展。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高级接口功能,高校图书馆可以将微信平台和自己的业务系统相对接,切实绑定读者需求,提供更便捷、全面的服务,实现“移动图书馆”的功能。如同济大学图书馆的微信平台,与OPAC系统相接,进行馆藏书目查询、查询借阅记录、预约和续借等;还接入Summon系统进行学术搜索,接入阅览室座位管理系统进行查询预约座位和查询座位信息。其他图书馆在建设图书馆微信平台时可以此为借鉴,将读者的需求与平台服务紧密联系,构筑图书馆微信平台品牌影响力。

  2.4 加强微信平台的宣传与推广

  由调研结果看出,大多数图书馆未足够重视微信平台的宣传推广,仅部分图书馆在网站主页发布了开通公告、二维码或链接,专门开展微信宣传与推广活动的更少。只有被更多的用户了解和关注,微信平台才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图书馆应加强微信平台的宣传与推广,吸引更多的用户知晓和关注图书馆微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提提高微信平台的用户量:(1)在图书馆读者出入众多的地方摆放印制微信二维码的海报,提醒读者关注微信平台,如图书馆入口、借还书操作台、宣传册等位置。(2)应充分利用各种社交媒体,如图书馆网站、学校网站、QQ群、微博等平台对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3)开展专门的宣传与推广活动,在“读书月”或相关的图书馆活动中,开展关于微信的有奖活动,奖励关注微信平台的用户,使其体验到微信平台提供的便利服务。

  3 结束语

  微信这一新颖的社交工具,使传统的图书馆的被动服务方式转变为主动推送服务,实现图书馆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有机结合。目前,已经有一部分高校图书馆应用微信平台开展图书馆的移动信息服务,但仍还处于信息推送等初级阶段。高校图书馆应该充分发挥微信的互动、即时、精准的特点,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移动阅读需求。

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对策 现状 图书馆 高校 研究 图书
最新图书馆管理论文
图书馆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研讨
试论如何加强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
试论高校图书馆动态化管理建设
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探讨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影响因素探讨
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构想
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试论数字环境中图书馆管理创新策略
高校图书馆书库管理与读者借阅服务探讨
论乡村文化振兴视域下乡镇图书馆的建设
热门图书馆管理论文
浅谈数字图书馆建设
走向公共管理的治理理论
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演变
创新:迈进新世纪的图书馆管理
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探析
新公共管理: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的新趋势
高校图书馆如何为高等函授教育服务
信息资源:特点·价值·机制
浅析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