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小学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实施途径论文

小学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实施途径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12-04

小学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239-02

  我??小学从1981年开始设置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主要方面,思品课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由于所确定的课程目标过于理想化,所选教学内容较为成人化、程式化,再加上教学方法形式比较单一,过分注重单纯灌输和空洞说教,课堂缺乏互动交流,最终导致思想品德的学习回避了人们的现实生活。那么,作为小学思品教师,如何才能在教学中“回归生活”,提高思品课生活化教学的实效性。笔者认为应该从“目标引领生活、主体投身生活、方法贴近生活、过程覆盖生活和评价指向生活”等五个方面实施生活化教学。

  1 目标引领生活:确立生活化教学目标

  在思品教学中贯彻生活化的理念,首先要从教学目标设计开始,要教学目标生活化。教学目标生活化就是指能灵活反映社会现实和发展需求及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方向的目标体系。也就是小学思品教学的目标要从一维转向多维。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以知识为本位,过分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看作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有时虽然在教学目标上也注重能力的培养,但注重的也是掌握、理解、分析书本知识的能力和解题的能力。

  生活化教学目标落实到具体教学要求应是多样化的、个性化的,包括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方面。有研究认为制定生活化目标要从学生个体生活经验、现实生活的道德规则、教学材料分析等方面来考虑,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能无视学生的知识水平,漠视现实生活,否则会产生宽泛和拔高的目标,这样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自然不会有知行合一的效果了。

  2 投身生活:充实生活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要求教师要投身生活,及时将社会中新的信息、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都吸收到教学内容中,才能不断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2.1 投身生活,挖掘教材活用教材

  教学内容生活化,首先应当挖掘教材、活用教材。小学思品新教材给了教师更多的教学自由,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和组织上具有多样性的空间,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教材的二次开发能力,能够运用“生活的逻辑”,充分利用好生活教材,挖掘生活化的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建立起“生活即教育”的教材观,对教材进行适合学生实际和当地社会实际的改造和再开发。

  2.2 投身生活,联系学生生活经验

  生活化教学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将学生课堂学习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结合起来,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建构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体验,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教师要投身生活,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感受和感悟,注意将已有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经验,充分利用学生已经知道了的知识,充分发挥已有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2.3 投身生活,充实丰富的社会信息

  新课程把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在教学改革的实践里,老师应从教学内容着手,善于捕捉生活素材,充实社会丰富信息,努力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个人知识、直接经验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使课程根植于生活的土壤,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形成提供广阔的平台。由于思想品德课充满时代生活信息,这就要求教师要投身生活,在教学中及时把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和社会上普遍关注的焦点引入课堂,把思想品德课教学放到一个大的社会生活环境下进行,使学生的学习投入到绚丽多彩的现实生活中。

  3 方法贴近生活: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生活化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更多贴近生活的操作形式,让学生在这种形式中轻松愉快、主动地把学习作为自己的一种生命需要。因此,在思想品德课中,必须营造生活化语境、创设生活化情境、开展生活化活动,使学生逐步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体验社会生活,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

  3.1 营造生活化语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里,在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大胆进行探索。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师要以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在课堂上充分地尊重学生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要为学生营造生活化语境,与学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心对心的对话,不仅要向学生展示自己的知识,还要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思想、情感、心灵,袒露自己的精神面貌,让学生把学习当作自己的生活方式。

  3.2 创设生活化情境

  教学实践表明,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采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把学生置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来开展教学活动,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做的就是精心地为实现某种教育目的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这种情境,让学生自觉进入一种体验学习的境界,自然而然地通过体验来实现自我教育,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使学生由被动受教育者成为主动的自我心灵的塑造者。当然教师在创设情境中,必须注意选用的材料要贴近生活实际,而且要与课堂教学的内容有着内在的联系。

  3.3 开展生活化活动   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应充分考虑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可以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教师可采用一些生活化的活动方式,如就一些学生关注的问题,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实现从教室到社会的转移,让学生有意识地将课本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做游戏、讲故事、角色扮演、情境表演、现场直播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的课堂活动真正成为教和学的中介。

  4 过程覆盖生活:追求生活化的教学过程

  我们如果把一节课分为开始、中间、结尾三个阶段,那么,这三个阶段是各有其特点的,在整节课所起的作用也是不相同的。但是三个阶段都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都必须做到“生活化”,也就是教学过程覆盖生活。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教学过程,首先要新课导入生活化。在导入新课时一定要与现实生活贴近,以最鲜活、最贴切的材料引入课堂,体现时代性,让每个学生有话可说,并从不同的回答中寻找共性,从而引出各种问题,让学生带着生活中的疑问走进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开展好教材中所设计的探究、讨论、反思、交流、分享等活动过程,并且根据实际创设活动过程,使教学延伸到课外,使课内知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学生体会到思想品德课在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中的现实意义,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结尾阶段可以通过“生活化”小结,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升华情感,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总之,教学过程生活化要求教师要善于开展交流与探究,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活动和实践中,感受、体验、探究、领悟,提炼道德、价值的内涵,并尽可能促使学生将同时学到的其它学科知识及生活经验自然地加以应用与整合,从而避免教育与生活脱离的局面。

  5 评价指向生活:实施生活化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对教师和学生具有监督和强化作用,通过评价可以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发出的信息可以使师生知道自己的教和学的情况,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反馈信息修订计划,调整教学的行为。显然,生活化教学也需要评价方式生活化,评价方式生活化就是把评价的实施过程看成是一种生活,这个生活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的。

  生活化的评价,强调课堂生活以外的“真实生活”,把“真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作为建构评定的基础,强调学生真实经验的重要性,强调教学对真实生活的适应。它是一种重视生活历程,重视自身的体验和感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形成性评价。达到教学评价生活化,建立积极的评价体系,一是评价内容要变单纯知识评价为知行并重,过程结果并重的全面评价。二是评价主体由教师转向全员,由单一转向综合性评价。三是评价方法由终结性评价转变为形成性评价;也就是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在评价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在参与各种活动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意志品质、学习方法、创新意识、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还要采取激励性评价原则和反省性评价原则。

小学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实施途径

论文搜索
关键字:品德课 品德 途径 思想 小学 教学
最新基础教育论文
试论辅导员加强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策
探究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财政投入新模式
浅析人工智能背景下幼儿园国学教育
基于家校共育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策略
浅析信息时代家校共育新模式
小学高年段学生家校共育的思考与建议
家校共育在小学德育中的新思路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的基本形式
热门基础教育论文
论学校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功能
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语文与生活双赢
新课程背景下的农村中小学教育
小学数学课改论文
班主任工作点滴谈
关于小学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
论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及其基础
培养学生情商,树立健全人格
生活中的物理